曹志剛(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恐英雄)

曹志剛(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恐英雄)

曹志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6月出生,1992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2次、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榮獲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第一屆我最喜愛的首都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2005年、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現任北京市公安局第十總隊副總隊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志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1年6月
  • 職業:北京市公安局第十總隊副總隊長
  • 信仰:共產主義
個人簡介,人物簡介,人物事跡,獲獎經歷,

個人簡介

曹志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6月出生,1992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2次、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榮獲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第一屆我最喜愛的首都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2005年、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現任北京市公安局第十總隊副總隊長。

人物簡介

曹志剛,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五支隊副支隊長,出戰時,一襲黑色作戰服,胸前寫有醒目白色SDT字母,左臂上是白底黑字的特偵圖示,頭戴防彈鋼盔,時而長槍,時而短槍,神秘而威武;多次面對持刀的綁匪,巧妙接近,神速而精準的槍法,制服綁匪,從刀尖下救出命懸一線的人質。曹志剛所在的團隊是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特別偵查支隊,這個特殊的團隊肩負著打擊首都地區綁架劫持、涉槍涉爆等嚴重暴力犯罪的神聖職責。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是這支隊伍的最大特色,從擊斃宣武馬連道搶茶城持槍劫匪到生擒通州永順髮廊的殺人惡魔,從成功解救著名演員到抓捕北新幼稚園慘案的兇犯,這些大案要案現場,這些千鈞一髮的緊要關頭,都有曹志剛和隊友們的身影,他們用忘我的工作與無私的奉獻詮釋著新時期首都公安民警的英雄本色。

人物事跡

打擊犯罪活動
2004年5月18日下午5點多鐘,正值下班時間,宣武區馬連道東街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一個民工模樣的男青年走到3號樓下的一個水果攤前,抄起西瓜就吃。此時,附近一所中學的三名女學生放學後到水果攤旁買冰棍。突然,這名男青年扔下啃了一半的西瓜抄起攤上西瓜刀,上前摟住其中一名女學生,把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女學生嚇壞了,大聲向西瓜攤主呼救:“阿姨,救命啊!”路過此處的居民李女士見狀,一面大喊著救人,一面跑到附近的派出所報了警,民警立即趕到現場。
劫持人質者是河南籍務工人員王某。見警察和許多的民眾圍上來,王某突然用刀在女學生的脖子上一抹,隨即將女學生踹倒在地向西逃竄。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其圍追堵截,慌不擇路的王某將路旁的居民趙某扎傷,又揮刀刺傷了一名抱著孩子的中年婦女。持刀連傷三人後,歹徒王某猛地拐進馬連道東街3號院內一處車棚的值班室,並將房門反鎖,劫持了正在裡面負責看車的17歲女青年鐘某作為人質與警方對峙。
市局立即成立特偵組,派談判專家與劫匪王某談判。這時執行解救人質任務的曹志剛已經隱蔽到位。談判組的專家,對反鎖在門裡的王某進行感化、教育和勸說,緩解現場氣氛,爭取讓他釋放人質,投案自首。突擊組的曹志剛悄悄地向車棚靠攏,觀察並了解中心現場情況。車棚面積四平方米左右,門窗朝南,屋內北側是一張單人床,西側擺著辦公桌、電視機和一把摺椅,人能夠活動的面積只有1.5平方米左右。人質面朝門的方向,王某躲在人質身後,用手中的西瓜刀架在人質的脖頸處,人質在他的絕對控制之下。
曹志剛掩蔽在離車棚一米左右,隨時準備突擊。談判仍在繼續,王某不提任何交換人質的條件,也不同意與他的家人聯繫。一個多小時後,王某的情緒漸趨平緩,接受了談判人員遞進去的煙和飲料。他提出給他五分鐘的時間考慮是否釋放人質,繳械投降。就在事態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時,突然一陣大風將車棚上的一塊石棉瓦吹下,石棉瓦“嘭”地一聲落在了地上。這異常的響聲,驚動了王某,讓他原本就沒有完全平靜下來的情緒再次亢奮。他拒絕與談判人員繼續交談,用那把西瓜刀死死抵住人質的頸部,揚言要殺了她。
而此時,人質鐘某感覺歹徒摟她脖子的手好像有些放鬆,就想乘機掙脫逃離。王某見狀,一下子摟緊人質,舉刀刺傷了她的頸部。聽到鐘某的慘叫,曹志剛馬上意識到歹徒傷害了人質。他躍起身,一腳揣開房門,就看見頸部受傷的鐘某正向地面滑去,歹徒舉刀再次刺向鐘某的瞬間,曹志剛抓住時機,舉槍瞄準一槍擊斃了歹徒,受傷的人質被成功解救。
在曹志剛的職業生涯中,他親歷過無數次的綁架現場,而每一次,他都能憑藉著過人的膽識、精湛的技能和對民眾生命安危高度負責的態度將人質成功解救。
2009年,曹志剛帶領戰友們及時解救了被綁架的僅有5個月大的幼女,將孩子安全送回父母的懷抱;2010年,解救被綁架的北京某學院教師鄒某;2011年,某駐華使館參贊之女被綁架,曹志剛迅速出擊,僅用3個小時就成功破案,人質安然無恙;曹志剛又成功解救剛剛回國探親年僅8歲的美籍華人,孩子的母親激動萬分,握住曹志剛的手連聲稱讚:“中國警察,最棒!”。
緝槍治爆
2008年,警方發現線索:房山區武某私藏27公斤銨銻炸藥。這么多的炸藥一旦流失,後果不堪構想。為及時消除這一重大隱患,曹志剛帶領民警趕赴到武某家中。當時,武某拒不說出有關有關炸藥的任何情況,炸藥究竟藏在哪裡,成了當時治爆的關鍵點。曹志剛一邊安撫武某激動的情緒,一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對武某進行勸導,逐步消除了武某的顧慮。最後,武某終於交代了炸藥的藏點,警方成功將27公斤的銨銻炸藥全部起獲。
2010年6月19日,曹志剛接到命令:公安部通緝的一涉黑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聶某正在京活動,要迅速對其展開抓捕。由於該案社會反響大,犯罪嫌疑人聶某社會關係複雜,反偵查意識極強,多次逃避當地公安機關的抓捕。面對這樣一個狡猾的逃犯,該如何將其成功抓獲呢?曹志剛放棄休息,帶領隊員反覆研究其在京活動規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順線追蹤,摸索排查,歷經三個月的時間,終於將其成功抓獲。
2008-2010年間,曹志剛帶領隊友們共偵破綁架、涉槍、涉爆及領導交辦的案件1486件,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327人(其中公安部B級逃犯2人),打掉犯罪團伙23個,成功解救被綁架人質32名,收繳一批槍枝和各類子彈,有力地打擊了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了首都的安全穩定。
刻苦鑽研
曹志剛深知,只有掌握戰術和技能的制高點,才能更好地打擊犯罪、服務民眾。學習沒有止境,學習沒有國界,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加強國際間的交流,才能有效提升警務技能和國際化水平。
2004年,組織選派曹志剛參加公安部在深圳舉辦的為期一個月的全國抓捕教官培訓班。2005年,他參加了法國黑豹特警培訓班,使他在查緝戰術上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2006年3月,他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辦的反恐培訓班,通過與培訓班來自27個國家警察的交流研討,開闊了他的國際視野。曹志剛多次參加處置綁架程式與指揮、抓捕與談判等業務技能培訓班,大幅提升了他的組織指揮能力和處置突發案件的水平,成為市局刑偵領域優秀人才。與此同時,他深入研究近幾年綁架案件的規律特點,認真學習全國公安機關偵破此類案件的突出做法和先進經驗,並結合工作實際,參與制定了有關處置辦案工作預案、流程、規範等。
由於業務技能超群,2003年,曹志剛受邀為治安總隊、海淀、石景山分局等8個單位的民警講授實戰抓捕課,並多次以教官身份到警察學院為學員授課,把多年來他的所學、所思以及寶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身邊的戰友們。他說,減少犯罪,維護穩定,保障人民民眾安居樂業就是他和戰友們最大的心愿!
智破劫持案
院子裡安靜得有些壓抑,所有人都盯著那把弩,一起劫持案,嫌疑人手臂扼住一名年輕女子的咽喉,肩膀扛著一張弩,沖幾十個民警吼。曹志剛挪到張熙鵬身邊,掩口悄聲說“找個民警去大門口守著,這小子腰上有鑰匙,可能要跑。”“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人質和隨時可能扣動的扳機上,誰會去注意那鑰匙。”張熙鵬回憶。最後,男子果然要拖著人質上車,幸好有民警事先埋伏在大門口,人質被解救。案子過去了十幾年,張熙鵬還是感慨,他佩服曹志剛的眼力。
曹志剛“眼裡揉不得沙子”,在哪兒都一樣。兩台電腦、兩部電話、插著幾支筆的筆筒,辦公桌上除此別無他物。辦公室不大,靠門的牆邊支著張單人床,格子床單看不出一絲褶皺,加班的夜裡,這就是歸宿。
一天的工作通常以收拾房間開始,在三軍儀仗隊當過兩年兵,曹志剛的習慣延續至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他常跟年輕民警念叨。張熙鵬2000年從警,正好跟曹志剛同宿舍,從刑偵到反恐,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張熙鵬覺得曹志剛判斷現場的能力,多少跟平常注意細節有關係。
一起兒童綁架案就是例證,出警後,線索只有一張紙條,留在孩子家的門上,“你們孩子在我手上,趕緊準備錢”。“熟人幹的。”曹志剛很快就判斷,張熙鵬問為什麼,曹志剛捏著紙條分析,那么多住家,紙條被準確放在事主家,說明嫌疑人知道他家住址。用紙條而不用電話,因為嫌疑人怕他的聲音被認出。後來案子破了,作案人正是事主的鄰居。
從警22年,同事們背後都叫他“工作狂”,張熙鵬說,曹隊有個“神技能”,一聊天不管是什麼話題,三兩句話立馬轉到工作上。今2014年6月份曹志剛生日,大家買了個大蛋糕,他捧到值班室,咔咔幾刀把蛋糕給大伙兒分了,也沒有祝福許願,小警察們端著蛋糕還沒吃完,“曹總”一抹嘴,“行,吃完了,大家幹活兒吧。”
處理暴恐事件
第一次採訪,見面地是在一家賓館的天台上。那是曹志剛的辦公地,工作特質,讓他必須無限接近鬧市區。
2013首都“10·28事件”後,為應對反恐新形勢,北京市公安局成立反恐總隊,在刑偵崗位上打拚17年、積累豐富涉爆、涉槍案件偵破經驗的曹志剛被委以重任。原本在刑偵,一年平均600多起警情,到了反恐崗位,雖然人手增加了一些,但接到的警情數也成倍上翻。
兩個崗位區別
“原來看日曆就是日曆,現在看都是重要節點。”曹志剛掰著指頭算,元旦、春節、兩會、五一……還有一些重大宗教節日。因為暴恐分子多會選在一些節日製造事端,民眾享受假日時,也是曹志剛和隊員們最緊張的時候。
近兩年暴恐事件多發,不管哪裡出事,他的神經都要緊繃好一陣。與普通犯罪不同,恐怖活動計畫性、目的性更強,“過去面對一個人或幾個人,現在面對的叫勢力,這就是區別。”除了隨時會響起的兩部座機,手機24小時開機,民警們說,任何時候打電話,響兩聲曹隊肯定接。手底下三個支隊,誰負責什麼案子,進展到哪一步,他立馬能說出來。以前是“不知道明天會出什麼事”,如今是“不知道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
北京市反恐總隊成立時,上級要求,未來本市14個重點繁華區域突發事件將在1分鐘之內處置。“留給我們的時間是按秒計算的。”
他形容自己就像“每天走在刀尖上”,這壓力來自上級,也來自內心。“過去乾刑偵,抓一個犯罪分子,救的是一個家庭,現在做反恐,腦子裡出現的名詞變成了國家。”有時,曹志剛會在半夜給劉國長打電話。劉國長,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副總隊長,兩人同時從警,“生死兄弟”。
“他這人心思重,有時一聊就大半個鐘頭,內容大多數還是工作。”劉國長說。只有一次,曹志剛跟劉國長說,他最大的願望是能把手機關掉,找個沒人的地方呆上三五天,“什麼也不想,就那么呆著,就美死了。”
但一切都只是“想想”,上次出去玩的記憶還停留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現在哪怕讓我去趟河北(休假)我也願意”。
不願意開槍
等待“下一秒未知”之後,還要面對生死。
同事們都把曹志剛的“四槍”奉為傳說。2004年5月,馬連道劫持人質案;同年8月,通州髮廊劫持人質案;2006年11月,女大學生被綁架案。擔任狙擊手的他冷靜射擊,眨眼間救下人質,救下一條性命,也結束了另一個生命。
後輩們津津樂道的傳說,曹志剛卻不願回憶,“我特別不願意開槍。”一直低頭的他揚起臉,擠出了這句話。“狙擊手不是職業殺手,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意發出那致命一擊。”他想起被擊斃的一名嫌疑人,“只有20歲左右,年紀輕輕乾點兒啥不好,幹嗎要傷害別人?”
張熙鵬記得,2004年執行完任務後,局裡特地給他安排了幾節心理課程,但他去了一次就不去了,“我是個警察,這點兒心理素質都沒有就別幹了。”還是有微小的變化,曹志剛本不抽菸,執行完那次任務,有老警察遞過來一根煙,他抽了幾口,嗆得咳嗽,開始抽菸就是從那一次案子開始。這些年,他抽菸越來越凶,碰到案子沒頭緒,“一兩包煙小半天兒就沒了。”
也有不變的習慣,但凡現場還有一絲可能,他都不願意拿生命做了結,2007年前後,也是起綁架案,曹志剛跟嫌疑人談,家庭、責任、生活,談到第7個小時,嫌疑人最終鬆開了抓緊人質的手,他自己也面對過生死。
對方是一個十幾人的持槍團伙,上級下了命令,抓人,三十幾名特警持槍突擊,劉國長也參加了那次任務,現場,大家腳步放輕,漸次而行,相互給出向前的手勢,最先到門前,劉國長跟曹志剛互相遞了個眼神,踹門,一起出的腳,用力過猛,門的質量也太差,兩人的腿瞬間被卡在踹出的洞裡。
“那不是演習,生死兄弟就是這么來的。”劉國長說。好在那次抓捕,槍聲沒有響起。
為奶奶守靈
曹志剛的老家在山西長治。五月和七月,他回了兩趟家,一年不到,往返四張車票,創下了從警以來的記錄,一次是老師去世,一次是奶奶去世。
他自幼跟爺爺奶奶長大,孫輩中是最受寵的那個。自從17歲當兵,家鄉最多一年回去一次,一次也就一天,而且都不在團圓的節日。
兩年前,奶奶生病臥床,而後慢慢糊塗,最後家人都很難認清了。但回家探望的兩次,奶奶總能準確無誤地叫出這個常年不見的孫兒的名字。
奶奶去世那天是7月2日,臨近“七五”,是任務最重的時候,要火化的前一天,曹志剛趕回了家,他守在奶奶靈前,一夜沒睡。
“我也不知道怎么表達那種感受。”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做了個嘴笨的示意。“心裡絞著疼,對我最好的人,我卻沒機會報答。”曹志剛從來不認為這算“犧牲”,“不孝就是不孝,我就是沒做到。”但他也說,不在這個位置上,或許永遠不會明白“忠孝難兩全”。
至於為什麼當警察,回憶起兒時奶奶帶他上街,看到一位女警察在集市上按住了一個小偷,圍觀的人都在鼓掌,他跟奶奶說,“我長大也要當警察,也要當大英雄。”
守靈那天,曹志剛一遍遍地想這些年的經歷,“不能為奶奶盡孝,只希望我的這些年,沒讓老人失望。”

獲獎經歷

第五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首批20名候選人
曹志剛(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反恐英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