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士為

曹士為是唐代中期的曆法家。著有《符天曆》。當時上元積年計算繁複,分數運算也很麻煩,曹士為完成了這兩項改革。他的曆法在民間受到歡迎,一直流傳到南宋時代。《符天曆》曾傳入日本,得到行用。代曆法中一般都設有曆元,經過曹士為、楊忠輔等作嘗試性的改革以後,元代郭守敬在創製《授時曆》中廢除了上元積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士為
  • 出生日期:不詳
  • 逝世日期:不詳
  • 職業:唐代中期的曆法家
  • 主要成就:改革上元積年計算繁複,分數運算
  • 代表作品:《符天曆》
  • 活動時間:公元780~783年
簡介,貢獻,創製《符天曆》,曆法舉例,

簡介

生卒年不詳,曾任大中大夫職位,活動於唐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曹士為創造《符天曆》。這個曆法以顯慶五年(公元 660年)雨水為曆元,不用上元積年;以萬分為日法。當時上元積年計算繁複,分 數運算也很麻煩,曹士為完成了這兩項改革。他的曆法在民間受到歡迎,一直流傳到南宋時代。但因這些改革違反了官行曆法的傳統,所以他的曆法受到攻擊,被貶稱為“小歷”。《符天曆》曾傳入日本,得到行用。
曹士為曹士為

貢獻

創製《符天曆》

古代曆法中一般都設有曆元,作為推算的起點。這個起點,習慣上是取一個理想時刻。經過曹士為、楊忠輔等作嘗試性的改革以後,元代郭守敬在創製《授時曆》中廢除了上元積年。通常取一個甲子日的夜半,而且它又是朔,又是冬至節氣。從曆元更往上推,求一個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天象的時刻,即日月的經緯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個方位的時刻。這個時刻稱為上元。從上元到編歷年份的年數叫作積年,通稱上元積年。上元實際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點。有了上元和上元積年,曆法家計算日、月、五星的運動和位置時就比較方便。中國推算上元積年的工作,首先是從西漢末年的劉歆開始的。劉歆的《三統曆》以 19年為1章,81章為 1統,3統為1元。經過 1統即1,539年,朔旦、冬至又在同一天的夜半,但未回復到甲子日。經 3統即 4,617年才能回到原來的甲子日,這時年的乾支仍不能復原。《三統曆》又以 135個朔望月(見月)為交食周期,稱為“朔望之會”。1統正好有141個朔望之會。所以交食也以 1統為循環的大周期。這些都是以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為起點的。劉歆為了求得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條件,又設 5,120個元、23,639,040年的大周期,這個大周期的起點稱作太極上元。太極上元到太初元年為 143,127年。在劉歆之後,隨著交點月、近點月等周期的發現,曆法家又把這些因素也加入到理想元中去。
郭守敬和《授時曆》郭守敬和《授時曆》

曆法舉例

五星各有各的運動周期,並且有各自理想的起點,例如,太陽運動的冬至點,月亮運動的朔、近地點、黃白交點等等。從某一時刻測得的日、月、五星的位置離各自的起點都有一個差數。以各種周期和各相應的差數來推算上元積年,是一個整數論上的一次同餘式問題。隨著觀測越來越精密,一次同餘式的解也越來越困難,數學運算工作相當繁重,所得上元積年的數字也非常龐大。這樣,對於曆法工作就很少有實際意義,反而成了累贅。後經曹士為、楊忠輔等作嘗試性的改革以後,元代郭守敬在創製《授時曆》中廢除了上元積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