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外形格

書法外形格

書法外形格是由山東省萊蕪市青年書法家亓尚峰先生在發現漢字外形規律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一款新型習字格。

該習字格於2013年申請取得了國家專利資格,專利號為:201230377632.1 。

該習字格彌補了傳統田字格米字格的不足,比較而言,它能更準確的標示筆畫起收筆的位置和行筆方向,在格中練字實現了“筆筆皆有參照”的基本目標。從學術價值方面說,該習字格推翻了“漢字外形無規律可循”的傳統認識,解決了“前一筆寫完後,後一筆從哪裡下筆、到哪裡收筆”的入門第一難題。從教學套用方面說,該習字格“格中有漁”,它避開了傳統結構教學的誤區,原理簡單,自成體系,學生很容易的對漢字造型規律形成整體的把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書法外形格
  • 發明者:亓尚峰
  • 類別:一款新型習字格
  • 專利號:201230377632.1 
規律研究,研發過程,教學套用,效果驗證,

規律研究

感性認識下,漢字外形複雜多變,絕無規律可循。筆者自幼臨帖,對傳統教程中的結構教學一直心存芥蒂,總覺得把握起來難度很大。因此習書過程中,便刻意留心結構之外的觀察,一直想另闢蹊徑,尋求練字的更好方法。筆者上追鐘繇、二王,中研唐楷,近學沈尹墨、田英章,綜合了歷史上數百位規範字楷書大家的落筆習慣後,對漢字外形形成了一種推斷:字是按照筆順一筆接著一筆寫出來的,第一筆寫完後,第二筆從哪裡下筆到哪裡收筆一定有"法"可依。書法家之所以稱之為書法家,與常人的區別就在於書法家對每一筆畫的起筆點、收筆點都心中有數,這個"數"便可以理解為"外形規律"。進一步推論驗證後,筆者得出了得出幾點結論,本文以全新硬筆行書字型為例進行說明。
結論1:漢字外形看似複雜,取其實體,其實是一種形狀發生的旋轉。如圖所示,其中兩邊近似平行,可定義為近似梯形。根據兩近似平行邊所處的位置進一步細分,上短下長的定義為近似正梯形;上長下短的為近似倒梯形;左短右長的為近似右梯形;左長右短的為近似左梯形。
書法外形格
結論2:近似梯形在旋轉的同時也在不停的組合,由此便形成了漢字的複雜外形。
書法外形格
結論3:因為每個人的落筆習慣不同,同一個字有可能寫成不同的近似梯形,如“秋”字,可以禾小火大寫成近似右梯形,也可以禾大火小寫成近似左梯形。又如“至”字,下橫寫長時呈近似正梯形,上橫寫長時呈近似倒梯形。

研發過程

書法外形格
由上圖可以看出,書法外形格是在四種近似梯形重組的基礎上,又對個別邊線進行減省、延長、移動、美化後設計而成的一款新型習字格。因為其功用在於控制漢字外形上,所以定義為外形格。

教學套用


第一類:近似正梯形的字要上窄下寬,左邊沿AC起筆,右部沿BD收筆,使字呈左放右收之勢,AD與BC的交點要保證落在外形格的豎軸線偏上的位置。否則重心不穩,鬆散偏斜。
第二類:近似倒梯形的字要上寬下窄,左邊順EG起筆,右邊順FH收筆,使字呈左收右放之勢,EH與FG的交點要保證落在外形格的豎軸線偏下的位置。否則重心不穩,鬆散偏斜。
第三類:近似左梯形的字要左邊部首高右邊部首矮,上部沿IJ起筆,下部沿KL收筆,KL傾斜度小於IJ傾斜度,IL與JK的交點要保證落在外形格的橫軸線偏右的位置。否則重心不穩,鬆散偏斜。
第四類:近似右梯形的字要左邊矮右邊高,上部沿MN起筆,下部沿OP收筆,MN傾斜度小於OP傾斜度,MP與NO的交點要保證落在外形格的橫軸線偏左的位置。否則重心不穩,鬆散偏斜。

效果驗證

一、學員短時間內學會了“練字方法”。 學員普遍反映,第一筆寫完後,第二筆從哪裡落筆,到哪裡收筆,心中有了標準。因為有了標準,練字有了方向,不用再自己探索,精力上減少了浪費。
二、練字效率提高。用外形格教學法代替結構教學後,易學好懂,學員在控制好外形的基礎上,再把筆畫寫均衡,很快就消除了重心不穩、寫字拘謹、“一窩草”等常見的字病。
三、練字不反彈,外形格教學法格中有“漁”,表面是控制的漢字外形,實際是學會的漢字造型之法,因為學會了方法,所以絕大多數學員寫字沒有出現反彈的跡象。
筆者也發現,外形格較傳統的習字格雖然有很多的優點,但書法“處處求變”的美學原則決定了外形格適合於楷書、行書、魏碑等規範字型,不適合於率性而為的個性字型,適合於書法愛好者入門初學,不適合於更高階段的研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