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唐代黃滔詩作)

《書事》是晚唐詩人黃滔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前四句言兵役勞苦,賦稅繁重,揭露了晚唐時期無止境的兵役和繁重的賦役給廣大農村帶來的毀滅性災難;後四句言戰爭酷烈,士卒戰死,將軍獲功,在對比鮮明中揭露了統治者的兇殘和腐敗情感沉痛而悲憤。全詩語言犀利,對仗工整,蘊含了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書事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黃滔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書事1
望歲心空切2,耕夫盡把弓3
千家數人在,一稅十年空4
沒陣風沙黑5,燒城水陸紅。
飛章奏西蜀6,明詔與殊功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書事:記敘當前所見之事。
2.望歲:盼望收成好。切:迫切。
3.耕夫:農民。盡把弓:指被征當兵。把弓,持弓,謂當兵打仗。
4.“千家”二句:這兩句說,千家只剩了幾個人在(因為都被抓去服兵役),征一次稅就使得農民家裡十年貧窮(極言捐稅苛重)。言人少稅重,受剝削之深。
5.沒陣:陣亡,戰死。
6.飛章:奏章如飛地傳送。西蜀:成都一帶。當時皇帝避難入蜀。《舊唐書·本紀》卷十九載:“中和元年六月,車駕幸成都府。”
7.明詔:皇帝的詔書,古代封建文人稱皇帝所發的命令叫“明詔”。殊功:極大的功勞。

白話譯文

儘管眼看著今年是個好年成,農民們心中卻只能空自焦急,所有的丁壯勞動力都被強征去當兵了。
千戶人家中只剩下了幾個人,官府一次徵稅就足以使農民家中貧困十年。
士兵們紛紛戰死,戰場上風沙漫捲,昏暗無比。城頭燃起了大火,沖天的火焰,映紅了水面和陸地。
領兵將領的奏章迅速地傳送到四川成都,皇帝隨即下詔稱譽嘉獎他們勞苦功高。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僖宗中和元年至三年(881—883年)間,時唐僖宗在成都。據《舊唐書·本紀》卷十九載,廣明元年(880年)底,黃巢軍攻入長安,僖宗逃往成都,下詔各路兵馬圍攻長安,此後戰事頻繁,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沙陀、忠武、義成、義武等軍收復長安。此詩即寫這段時間的社會現實。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以“書事”為題,既是記敘當前所見,亦包含有詩人的批評。在此詩中,詩人對封建統治者壓迫勞動人民的現象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
“望歲心空切,耕夫盡把弓。”此句詩人描繪了農民們盼望好年成的心理,一個“切”字表現了他們好不容易盼來了好年成,卻不能去耕種獲取一個好收成的急切心情。一個“空”字又道盡了廣大農民心中的多少無奈與悲哀。無止境的兵役給廣大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千家數人在,一稅十年空。”此句深刻地揭露了晚唐時期無止境的兵役和繁重的賦役給廣大農村帶來的毀滅性災難。“千家”與“數人”,“一稅”與“十年”,對照鮮明,感情濃烈,勾勒出一幅讓人慘不忍的蕭索、荒涼的兵荒馬亂時代的農村背景圖。“沒陣風沙黑,燒城水陸紅。”這兩句描繪了當時戰事的慘烈,一“黑”一“紅”這兩個極具視覺色彩的形容詞,更是把這場戰爭的殘酷場面渲染得驚心動魄。“飛章奏西蜀,明詔與殊功。”這兩句暗含對“明詔”、“殊功”的否定,極富諷刺意味。
全詩語言犀利,對仗工整,蘊含了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社會深深的不滿,寄予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無限的同情。

名家點評

清代文人陸次雲《五朝詩善鳴集》:紅兼水陸,說得烽火薰天,可駭可畏。
原上海教育出版社總編曹余章《歷代文學名篇辭典》:詩歌對唐末混亂政局痛心疾首,對人民的悲慘命運深表同情。詩中抓住民生凋弊、戰禍慘烈的普遍現象,作具體描繪。篇末則指責將兵者殘民以逞,朝廷賞罰顛倒,對晚唐社會作出了深刻的概括。“沒陣風沙黑,燒城水陸紅”,形象驚心動魄,為本篇警策。

作者簡介

黃滔(840—911年),晚唐詩人。字文江,莆田(今福建莆田縣)人。唐乾寧二年(895年)進士,光化年間(898—901年),任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里行。五代時,為閩王王審知召為推官,對審言多所匡正,有政績。工詩能文,擅長哀辭。其詩多寄贈送別、感傷身世之作,但也有少量詩篇對唐末戰亂有所反映。詩風平淡曉暢,“若與人對語,和氣鬱郁,有貞元、長慶風概”。有《黃御史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