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尪

暴尪

暴尪 暴音曝,尪音汪,字亦作尫。

暴尪出自《禮記·檀弓下》:“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古代風俗,大旱不雨,則曝曬瘠病者,冀天哀憐之而降雨,謂之“暴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暴尪
  • 拼音:pù wāng
  • 出處:《禮記·檀弓下
  • 性質:漢語辭彙
基本信息,釋義,

基本信息

《禮記.檀弓》記載:
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曰:“天久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與?”“然則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徙市(音死市),則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諸侯薨,巷市三日。為之徙市,不亦可乎。”
注釋:
1. 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縣音懸。然,焉也。東漢鄭玄云:然之言,焉也。凡穆,或作繆。隋唐陸德明云:旱音汗。縣音懸。繆音穆。按:穆公,魯穆公。
2. 尫,音汪,脊椎強直之殘疾人。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鄭玄云:奚若,何如也。尪者,面鄉天,覬天哀而雨之。陸德明云:暴,步卜反,下同。尪,烏光反。鄉,許亮反。覬音冀,本又作幾,音同。
3. 曰天久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與。鄭玄云:錮疾人之所哀,暴(音曝)之,是虐。
4. 然則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鄭玄云:已,猶甚也。巫,主接神,亦覬天哀而雨之,《春秋傳》說巫曰“在女曰巫,在男曰覡”。《周禮》:女巫,旱暵則舞雩。陸德明云:覡,胡狄反。旱暵,呼旦反。雩音於。
5. 徙市,即死市,關閉交易市場之意。徙市則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諸侯薨巷市三日為之徙市不亦可乎。鄭玄云:徙市者,庶人之喪禮。今徙市,是憂戚於旱若喪。陸德明云:徙市,上音死,下音是。為,於偽反。不亦可乎,可或作善。
6. 巷市,交易於邑里之。隋唐孔穎達云:正義曰:此一節論歲旱變之事。望之愚婦人於以求之毋乃已疏乎。縣子云:天道遠,人道近。天則不雨,而望於愚鄙之婦人,欲以暴(音曝)之,以求其雨,已甚也,無乃甚疏遠於求雨道理乎?言甚疏遠於道理矣。注春秋至曰覡。正義曰:所引春秋傳者,外傳《楚語》:楚昭王問觀射父絕地通天之事,觀射父對云:“民之精爽不攜貳者,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然案《楚語》精爽不攜貳者,始得為巫。此經而雲愚婦人者,據末世之巫,非復是精爽不攜貳之巫也。注徙市者庶人之喪禮。正義曰:今徙市,是憂戚於旱,若居天子諸侯之喪,必巷市者。以庶人憂戚,無復求覔(音覓)財利。要有急須之物,不得不求,故於邑里之內,而為巷市。
7. 外傳,即《春秋外傳》,即《國語》。
【民俗】
光膀子,民國以降,底層民眾,一般到了夏天,天氣炎熱,則赤裸上身,北京俗話叫做“光板兒脊”。明清時期,尤其是乾旱的時候,京城大小官員,都是光著膀子,在大街上行走,這樣的作法,是為百姓分憂、替天子受過,祈求上天憐憫降雨,起源於西周(春秋)時期的“暴尪”(音曝汪,尪亦作尫)。

釋義

古代風俗,大旱不雨,則曝曬瘠病者,冀天哀憐之而降雨,謂之“暴尪”。《禮記·檀弓下》:“歲旱, 穆公 召 縣子 而問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 陳澔 集說:“《左傳》注云:尪者,瘠病之人,其面上向,暴之者,冀天哀之而雨也。” 唐 杜甫 《雷》詩:“大旱山嶽焦,密雲復無雨……暴尪或前聞,鞭巫非稽古。”尪,一本作“ 尩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