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冕鷦鶯

暗冕鷦鶯

暗冕鷦鶯(學名:Prinia rufescens):體長10-12厘米,是一種體型略小的紅褐色鷦鶯。尾不甚長,眼先及眉紋近白。繁殖期上體紅褐而頭近灰,下體白,腹部、兩脅及尾下覆羽沾皮黃。與褐頭鷦鶯的區別在尾較短,上體多偏紅色。與非繁殖期的灰胸鷦鶯的區別在眉紋顯著且延至眼後,嘴褐色較重,上體多偏紅色。虹膜褐色;嘴角質褐色;腳偏粉色。

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草地和次生林中。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結成小群。隱身於低矮密叢,活躍而好動。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暗冕鷦鶯雌雄羽色相似。夏羽、額、頭頂、枕和頭側石板灰色或灰褐色,頭側稍淡,眼生和一短的眉紋白色。背、肩、腰和尾羽紅褐色或棕褐色,尤以腰和尾較紅棕色,兩翅暗褐色,羽緣棕色。尾呈凸狀,從中央向兩側尾羽逐漸縮短,尾羽暗棕色,除中央尾羽僅具白色端斑外,所有尾羽均具黑色亞端斑、淡灰色或灰白色端斑。下體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茶黃色。冬羽尾較長,上體煙棕色或棕褐色,頭及上背較暗,腰和尾上覆羽較淡呈棕色,眼先暗灰色,眉紋較短、白色或灰白色,頭側灰褐色,兩翅暗褐色,外翈羽緣棕色。尾淡褐色具灰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下體灰白色,頰、頦、喉近白色,兩脅和肛周沾棕,腿覆羽淡棕色。
嘴黑色,腳紅褐色或肉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6克,♀6克;體長♂111毫米,♀109毫米;嘴峰♂11毫米,♀10毫米;翅♂41.5-毫米,♀30-47毫米;尾♂48-67-毫米,♀30-47毫米;跗蹠♂18毫米,♀18.3-2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草地和次生林中,也出入於農田地邊和村寨附近的稀樹草坡、小樹叢、灌叢和草叢。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結成小群。隱身於低矮密叢,活躍而好動。多在灌叢和草叢下部或地上活動和覓食,較少飛翔。鳴聲為微弱高音seep, seep, seep聲;顫鳴及重複的興奮吱叫。鳴聲為重複的一連串尖聲chewp, chewp, chewp。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蜘蛛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遊蕩:斯里蘭卡。
暗冕鷦鶯分布圖暗冕鷦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印度是1-9月,但在雨季開始時集中在5-6月。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協助。巢和縫葉鶯的巢很相似,用一片或數片大的葉子,用蜘蛛網和植物纖維將邊緣縫合起來形成一圓錐狀,然後再大裡面用細草築一杯狀巢。另一種類型的巢是用草纖維編織成一個深袋狀,外面再用蜘蛛網將數枚葉片鬆散的粘合在一起圍在巢外面,巢內再墊以植物絨毛。巢距地高多在1米以下,少數距地高1.5米。每窩產卵3-4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的為純白色或藍色,光滑無斑;有的為粉白色、綠白色、灰綠色,被有淡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平均為14.7毫米×11.7毫米。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10-1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暗冕鷦鶯(6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暗冕鷦鶯中南半島亞種
Prinia rufescens beavani
Walden, 1867
2
暗冕鷦鶯越南亞種
Prinia rufescens dalatensis
Riley, 1940
3
暗冕鷦鶯馬來西亞亞種
Prinia rufescens extrema
Deignan, 1942
4
暗冕鷦鶯泰國亞種
Prinia rufescens objurgans
Deignan, 1942
5
暗冕鷦鶯緬甸亞種
Prinia rufescens peninsularis
Deignan, 1942
6
Prinia rufescens rufescens
Blyth, 1847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