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族史

智氏族史

智姓源出於姬姓,得姓始祖智莊子

春秋時期晉國中軍元帥荀林父的弟弟荀首采邑於(山西省永濟市西北一帶),卒謚,史稱智莊子。荀首生荀罃[yīng],公元前566年荀罃出任中軍將,荀林父之孫荀偃擔任上軍將,為了區分帥旗荀罃就以先父的采邑,別為智罃,追尊先父智莊子為智氏始祖,智氏從此薪火相傳

智氏是春秋貴族之一,世為晉國六卿智莊子為中軍佐,智罃智躒[lì]、智伯三代為中軍將。智伯執政時,率韓氏魏氏二卿圍攻趙氏晉陽公元前453年三月丙戌日[5],韓氏魏氏臨陣反戈,聯合趙氏擊敗智氏智伯兵敗身亡,智氏因此失勢。豫讓為報智伯知遇之恩,伏橋如廁、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趙襄子,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千古絕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氏族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晉國
春秋家族,家族起源,智氏族史,立家與創業,中衰與復興,稱雄與覆亡,

春秋家族

智氏
智莊子 智首(荀首) 逝敖之子
智朔(荀朔) 武子之子(英年早逝,無諡號)
智悼子 智盈(荀盈) 智朔之子
智文子 智躒荀躒) 悼子之子
智宣子 智申(荀申) 文子之子
智襄子 智瑤(荀瑤) 宣子之子

家族起源

智氏,姬姓,出於荀氏。荀氏之先為晉國公族。荀氏始祖荀息,原氏,名黯,字息。曲沃代翼後,任晉武公大夫。武公滅荀國,將荀國舊地賞賜給原氏黯為邑,原氏黯別為荀氏。荀息晉獻公肱股之臣,侍奉獻公近三十年。獻公末年,發生內亂。獻公臨終前將兒子奚齊(驪姬之子)託付給荀息。但獻公去世後,大夫里克、丕鄭發動政變,刺殺奚齊。荀息又立卓子驪姬妹之子)為君,里克等人又殺卓子。荀息深感有愧於獻公,遂自殺。後來晉文公即位,以荀息長孫荀林父為中行將,荀林父之後皆稱中行氏。晉成公時,荀林父幼弟荀首有寵於成公,被封在智,其後稱智氏。

智氏族史

立家與創業

智首(智莊子
智氏始祖智首,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荀首開始時任大夫,後因功封在智,立智氏。
公元前597年,兄長荀林父擔任中軍將,安排智首為下軍大夫,率三軍六卿開赴前線,與楚莊王大戰於邲。此戰,晉軍內部因進退發生分歧,荀林父打算退兵,但中軍佐先榖不聽軍令,與趙氏將領獨自渡過黃河。當時智首與趙同同為下軍大夫。智首不見趙同,十分焦急。此時司馬韓厥見狀,勸說荀林父事已至此,只好全軍過河了,否則孤軍深入是十分危險的。於是荀林父倉促下令進軍。與此同時為了防止趙同勢單力孤,又派侄兒智罃率戰車二十乘,步卒兩千人,前去接應。但此時,荀林父還沒有意識到,智罃(kuàng)對的是楚軍主力,結果智罃寡不敵眾,被楚軍擊敗。而智罃所乘左驂中箭倒地,智罃來不及反身,被楚將熊負羈俘獲。此時,晉軍路路皆敗,奔向河邊,搶船渡河。此時智首已經上船,但是看不到兒子智罃,這時有士兵報告智罃被俘。智首聽後,棄船登岸,率領荀氏家兵企圖奪回智罃荀林父急忙制止他,說“罃已陷楚,往亦無益”。智首回答“得他人之子,可換回吾子,怎說無益!”。於是率家兵殺了回去,儘管沒有找到智罃,但智首彎弓搭箭射殺楚將連尹襄老,楚將公子榖(gǔ)臣前來援救,魏錡與他廝殺,智首又是一箭,射傷並俘虜了公子榖臣。在得到連尹襄老的屍體和公子榖臣之後,智首終於鬆了一口氣,說了一句“有此二物,可贖吾子矣!”。回國後,智首思子心切,多方活動,爭取贖回智罃。後來在鄭國大夫皇戍的調解下,楚莊王同意交換戰俘。就這樣,智罃回到了闊別九年之久的祖國------等待他的會是什麼呢?------他還有前途嗎?--------他也不清楚,不清楚!
智罃(智武子
智罃莊子之子。在邲之戰被俘後,被囚禁在楚國。一晃就是九年。公元前596年,經過多方斡(wò)旋,晉國連尹襄老之屍和公子榖臣換回了智罃智罃回來了!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見到了慈祥的父親智首。歸國後,他沒有受到任何處分,相反智首竭力為兒子消除被俘的政治影響。歸國後不久,智罃被冊立為智氏宗子。此時晉國擴軍,由三軍六卿擴為六軍十二卿。荀氏占去三席。公元前583年,欒書、郤錡誣陷趙氏作亂,結果晉景公下令攻擊趙氏,趙氏幾乎被滅族。同年,智首去世。晉景公藉機縮小軍隊編制-------取消新上下軍,改組為四軍八卿。智罃接替父親進入八卿,開始了自己的卿士生涯。此時,欒郤兩家爭權,欒書與郤錡矛盾表面化,勢不兩立。公元前577年,智罃的堂兄中行庚去世。按照慣例,原為下軍將的韓厥應升為上軍佐,而身居下軍佐的智罃應升任下軍將。但這兩個人素來不參與諸卿的黨同伐異,因而欒書試圖拉攏中行偃,對抗郤氏,因而破格提拔了中行偃為上軍佐,而郤錡也不甘示弱,他對失去大宗保護的趙旃下手,用自己的叔叔郤犨取代趙旃,晉卿衝突一觸即發。隨著公元前578年,晉軍在麻隧之戰擊敗秦國,外部壓力減弱,內斗開始加劇。先是晉厲公攻殺三郤,接著欒書、中行偃弒君,厲公被弒後,欒書等人立公孫周為君,即晉悼公。新君即位後,賢臣韓厥升任中軍將,智罃升任上軍將。不久,韓厥智罃才能出眾,便主動引退讓賢。這樣公元前566年,智罃榮登執政,擔任執政大夫兼中軍元帥,他是智氏第一位正卿,從此,智氏成為晉國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就在事業輝煌之時,晚年的智罃又遭到一次沉痛打擊-------他的嫡子智朔不幸先他而去,但幸運的是智朔給他留下一個孫子------智盈-------智氏家族的希望!公元前560年,一代賢臣智罃壽終正寢,諡號“武”。但是兒子早亡,孫子年幼,一個幼兒無法為卿。智氏有家道中衰的危險。不過此時,中行氏的幫助十分及時,智氏度過了危機。公元前548年,18歲的智盈出任下軍佐,智氏似乎要在這位年輕宗主的領導下續寫輝煌,但很快,智氏再次陷入危機當中,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中衰與復興

智朔
智朔 智武子荀罃之子,智莊子之孫,是智氏三世祖。與荀吳等同為晉國重臣,與欒氏黨羽故交,早卒。
智盈(智悼子)
智盈,武子之孫。智盈是一個不幸的人。公元前566年,智盈降生,但他對父親沒有什麼印象,他出生後不久,父親智朔便去世了。年幼的智盈只能和祖父智罃相依為命。六歲那年,慈愛的爺爺又離開了人世。幸好堂叔父中行偃護佑,小智盈才得以長大成人。而智氏的卿位暫時由荀氏的另一個小宗程鄭代理。公元前548年,18歲的智盈進入六卿,開始自己的卿士生涯。但令人意外的是公元前533年,智盈一病歸西,時年33歲。智盈留下一個15歲的孩子-----智躒。智氏再次面臨失去卿位的危險,但這次又有人幫了他們一把------還是中行氏------這次是智的堂叔父中行吳-------
智躒,悼子之子。公元前533年,智盈去世。晉平公企圖廢掉智氏卿位,但堂叔父中行吳念及同宗之情,幫助智躒,使當時還未成年的智躒擔任下軍佐。但隨著中行吳的過世,智躒必須學會獨立了!智躒一面侍奉晉頃公,同時不參與諸卿的爭鬥。公元前501年,智躒接替范鞅出任正卿。但四年後,晉國內亂,趙氏與小宗邯鄲氏火併,中行氏、范氏圍攻趙氏。智躒聯合魏侈、韓不信奉晉定公之命,攻擊范氏、中行氏。最後驅逐二家,公元前493年,智躒壽終,時年56歲,其子智申嗣(sì)位。智躒四十多年的努力使智氏實現了復興大業,為他的孫子智瑤的輝煌打下了基礎。
智申(智宣子)
智申,文子之子。在范氏、中行氏衰亡後,趙氏勢力大增。智躒死後,趙鞅成為正卿晉國縮小軍隊編制-----二軍四卿。此時趙鞅權傾朝野。史載趙鞅“名為晉卿,實專晉權”,趙氏已經完全走出“下宮之難”的陰影,蓬勃發展。而智申相比之下就黯淡地多了。對一個家族來說,一個好的嗣子對家族的興衰至關重要。在冊立誰為智氏宗子的家庭會議上,智申想立智瑤,族人智果反對,說“荀瑤不如荀宵”,智申回答“荀宵面相兇狠”。智果回答“荀宵狠在表面,荀瑤狠在內心!”“荀瑤有五種優點,這樣本來就容易遭人忌恨,而他又沒有仁愛之心,這樣的人,誰能容忍的了呢?”“如果立荀瑤為繼承人,智氏家族必有滅門之禍!”但智申不聽,固執己見。遂立智瑤為宗子智果於是到太史那裡,另立輔氏。公元前475年,趙鞅病故。智瑤登上執政寶座,成為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智氏的騰飛開始了!!!

稱雄與覆亡

智瑤(智襄子)
智瑤,宣子之子。荀瑤一生南征北戰,武功列烈。但他始終沒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原因是晉國政出私門,各家都想損害別人,保全自己。公元前468年,晉國伐鄭,智瑤與趙襄子趙無恤同征。智瑤令趙襄子攻城,趙襄子拒絕執行命令。智瑤大怒說“你這個人啊,招人討厭又沒有膽量,趙簡子怎么立你為嗣卿呢?”趙襄子反駁道“因為我能隱忍,這樣對趙氏應該沒有壞處吧!”在回師途中,諸卿一起飲酒,智瑤將酒杯砸向趙襄子,趙氏家臣被激怒了,要上去和智瑤拚命。關鍵時刻趙襄子攔住他們說“父親選擇我就是因為我能隱忍,算了吧!” 後來有一次,智瑤伐衛歸來,在開慶功宴時,趁著酒興,對韓康子韓虎及家臣段規一併侮辱。此時,智果勸誡智瑤“兄弟,你今天侮辱了人家,只怕他們哪天要向我們發難啊,還是早做準備吧!”智瑤聽後傲慢地說“難將由我,我不發難,誰敢興之!”
果然,不久智瑤就發難了-----他向實力最弱的韓氏下手。他要求韓氏交出一個萬戶的地盤給國君。韓康子韓虎想拒絕,家臣段規問他為什麼不給,韓康子回答“無緣無故討要土地,所以不給!”。段規勸告“如果不給,他肯定會興兵攻打我們。如果給他,他還會向別人要,別人不給,他就會攻打,那樣的話,我們可以避免被攻擊,等待形勢好轉,相機而動!”於是韓虎交出了一個萬戶。智瑤又向魏桓子魏駒要地,魏桓子想拒絕。他的家臣任章問他為何不給。魏桓子回答“無緣無故地索要土地,所以不給!”任章聽後對魏桓子說“如果不給他土地,他肯定要發兵來打,如果給他,他會更加驕橫。無緣無故地索要土地,諸大夫勢必十分恐懼,大家會由於害怕而親近聯合,這樣一旦發生衝突,我們極有可能獲勝,不如給他!”魏桓子聽後也交出了一個萬戶。之後,智瑤又向趙襄子趙無恤要地,他要趙襄子交出趙氏先祖勃興的宅皋狼。趙襄子斷然拒絕,回復智瑤“土地是先祖留傳下來的,不能隨意贈予他人!”。智瑤得知,就挾持魏桓子、韓康子興兵攻打趙氏,一場長達3年的內戰拉開了戰幕。三家聯軍圍攻晉陽城,久攻不下。智瑤心生一計------以水淹城-----將晉水導向晉陽城。一夜之間,晉陽城一片汪洋。此時智瑤十分得意地說“原來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啊!”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魏都安邑、韓都平陽都臨大河,莫非他日,智瑤打算······
此時,魏桓子和韓康子想到了一起,魏桓子用肘拐了韓康子一下,而韓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腳。此刻,晉陽城已經析骨而炊,易子而食了!在此危急時刻,趙氏家臣張孟談趁夜潛入魏韓兩家帥帳,說之以唇亡齒寒之理,勸說兩家倒戈,與趙家共滅智氏。結果韓魏兩家決定倒戈。他們在夜間派親兵殺死了守衛堤壩的智氏親兵,隨後掘開堤壩,將晉水導向智瑤帥營,而趙氏乘亂從城中殺了出來。此時從睡夢中驚醒的智瑤試圖組織戰鬥。但此時韓、魏兩家左右夾擊,趙氏則從正面攻了上來。在混亂當中,智瑤丟盔卸甲,奪路而逃,結果被趙襄子生擒處死。此後,三家剿滅、受降了智氏的殘餘部隊,智氏主力盡滅。在聽到智瑤兵敗被殺的訊息後,智氏族人一片譁然。在經過一年半的抵抗之後,智氏寡不敵眾,被迫離開晉國
就這樣,智氏集團退出了晉國的政治舞台。
從智首立家,智罃創業,智朔、智盈中衰,智躒、智申復興到智瑤稱雄,書寫了一段家族政治的傳奇,但智瑤嚴重的性格缺陷不僅使他成為一個悲劇人物,也使一個原本應有所作為的家族流散各地。“三家滅智”後,智氏的土地、財產被三家瓜分。智氏族人大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
從此,這個曾經稱雄一時的豪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之中,很難再見他們的蹤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