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學派

德國歷史學流派,又稱小德意志學派,活躍於19世紀的,同蘭克學派對立的歷史學術派別。其創始人為約翰·古斯塔夫·德羅伊森(Droysen,Johann Gustav,1808-1884),他主張史學方法的本質是“理解”,認為歷史學家的目的在於根據當時的需要和問題去理解歷史和解釋歷史。就是說為了現實政治需要可以篡改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魯士學派
  • 又稱:小德意志學派
  • 活躍於:19世紀
  • 創始人為:約翰·古斯塔夫·德羅伊森
19世紀40年代,德意志政治矛盾尖銳,民族統一成為當務之急。這時出現一歷史學家明確地利用歷史普魯士王國的擴張和戰爭政策服務,主張在普魯士領導下統一德意志,故而得名。主要代表有聚貝爾、達爾曼和特賴齊克。主張由政治關懷變為鼓吹民族主義,宣揚強人政治,通過歷史著述論證普魯士統一德國這一政治使命的學者。他們崇尚強權政治,不少人走向了沙文主義。但他們在德意志統一中也成為一批文化先鋒,對後來德意志的歷史甚至於哲學都留下了非常深的積累。
弗里德里希·克里斯托夫·達爾曼(Dahlmann,1785-1860):《丹麥史》(1840-1843)《英國革命史》(1844)
《法國革命史》(1845)
海因里希·馮·西貝爾(sybel,1817-1895):《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歷史》、《威廉一世創建德意志帝國史》、
參與創辦西方最重要的史學雜誌《歷史雜誌》
德羅伊森(Droysen,1808-1884):《普魯士政治史》《史學理論》
海因里希·馮·特賴契克(Treitschke,1834-1896):《19世紀德國史》,他對後來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有很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