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搓蹉

普米族搓蹉

“搓磋”為普米語,“搓”意為(這種)舞,“蹉”意為跳,即跳(這種)舞之意。舞時,領舞者按一定節奏擊羊皮,起到鼓聲的效果,因而也叫“羊皮舞”。此外,還有“四弦舞”或“普米鍋莊”之稱。主要流傳於蘭坪縣的通甸、河西、啦井、金頂及石登等鄉鎮普米族聚居的村寨。

2006年6月7日,雲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申報的“普米族搓蹉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675 Ⅲ-7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米族搓蹉
  • 批准時間:2006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 遺產編號:Ⅲ-11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藝術形式,藝術特點,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搓蹉”起源歷史無文字可考,民間傳說在一次戰爭中,普米族先民在夜間燃起篝火,通宵達旦跳“搓蹉”舞,令敵人誤以為他們人馬無數,最終智退敵人。傳統的“搓蹉”舞據老藝人說,原有72調,即72套舞步的變化,現保留下來的只有“團聚舞”、“碗筷舞”、“相近舞”、“鞋底相碰舞”、“臂部相撞舞”、“結尾舞”等12套。

藝術特色

藝術形式

搓磋舞,傳說原有十二套,但經過長期流傳,各地的舞步都有發展,不同的舞步日趨增多。不過表現手法大同小異,音型、節奏基本固定。現介紹的是六十年代以前,通甸龍塘、水俸一帶跳的十二套舞步。其主要特徵是:踏跺的力向為縱的關係(力點在重心腳前腳掌),跨步(走步)的力向為橫的關係(力點在胯部),退步時前俯,上身和下身力向相反,上前時(自然)後仰,上下身力向亦相反(力點在小腹部位)。力向為縱向關係的代表性節目有“登呸楞拉”(一邊兩腳);力向為橫向關係的代表性節目有“陡拜需徐蹉”(臀部相接舞),力向(上下身)相反的代表性節目有“綜蹉”(團聚舞)的第一種跳法。
速度,一般為中速。速度慢時,舞步輕盈、飄灑,仿佛微風有節奏地牽動著衣裙。速度加快時,舞步粗獷、有力。
隊形,主要有(手牽手的)單圓圈、雙圓圈及半圓圈,一般習慣逆時針方向跳,也可順時針方向跳。若圍成雙圓圈時,同方向和不同方向跳均可。舞時不受時間、地點和人數的限制,參加跳舞的人可隨時介入,也可先後起步,也可部分人舞,另一部分人邊走邊唱(民歌)。待唱完後,又隨之起舞。

藝術特點

“搓蹉”舞保留了古代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特點,舞蹈套名繁多,隊形、舞步變化豐富,有張有弛。它是普米族人民最喜愛的舞蹈,流傳面廣,多用於各種自娛、喜慶健身活動,不受參與人數的限制,少則幾十人參與,多可上萬人齊跳,表達民族團結和歡樂的情緒,有一定的藝術性。

傳承意義

《搓蹉》是一種象徵團結友愛、吉祥幸福的歡快的民間舞蹈,為普米族及周邊各族民眾喜聞樂見,並在國內創下了較高的知名度。其基本內容和形式為:在羊頭四弦琴的伴奏下,領舞一人按節拍敲擊卷裹的羊皮,以舞步變化產生伴奏的節奏型樂曲,連臂踏歌、蜿蜒起伏地變化出“龍開門”、“龍出水”、“龍翻身”、“龍鑽洞”、“龍擺尾”、“龍抱柱”、“龍關門”、“龍歡騰”等藝術造型,隊型變化快速流暢,剛健明快,氣勢磅礴,一瀉千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