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非物質文化遺產

普寧英歌普寧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樣式,迄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據考證為當時的人民民眾勞動之餘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所創造,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有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的美譽。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正在申請中的名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批

第二批

普寧嵌瓷作為潮汕三大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一,也是中華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嵌瓷中最負盛名者,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萬曆年間,具有色彩濃艷,質感堅實,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永不褪色的特點。在普寧一些工藝者的努力下,嵌瓷也流傳到[台灣、東南亞一帶。普寧嵌瓷工藝人才輩出,自古就有“嵌瓷之鄉”的美稱。
廣東省普寧市 普寧嵌瓷廣東省普寧市 普寧嵌瓷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批

第二批

潮劇在四百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流行於廣東福建香港台灣東南亞一帶。普寧潮劇在此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劇本立意和藝術表現手法刻意求新,善於吸取新作曲技藝和樂器以設計出新穎動聽的唱腔和音樂,近現代甚至把聲光藝術(如魔術、特技、機關布景)引入戲曲來豐富潮劇舞台效果,在潮劇上都是獨樹一幟。著名的劇團有上世紀中葉普寧的梅正潮劇團和一枝香潮劇團以及解放後的普寧潮劇團。
木雕作為自成體系的潮州木雕工藝的一部分,普寧木雕有著領先的藝術水平和獨特風格,廣泛套用於建築、家具、禮儀性器物,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匠師和名作坊。其中以溪南木雕最為出名。
普寧春節習俗內容豐富,有生活習俗、祭拜習俗和遊藝習俗三大類,體現了延續幾百年的民俗民風,也是維繫世界各地近1000萬普寧人家鄉情誼的精神紐帶。
鑼鼓鏢旗巡遊普寧大鑼鼓標旗巡遊活動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大鑼鼓標旗巡遊活動是陣列式綜藝活動,大鑼鼓標旗精緻,鼓樂整齊,氣勢宏偉,充分展示了僑鄉文化風貌。

第三批

:
貴政山茶葉陶罐製作技藝 貴政山茶葉陶罐出產於普寧市池尾街道貴政山村,是一種頗有傳奇色彩的貯存茶葉傳統器具,列普寧四大名產之一,富有地方特色,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民間工藝品。始創於清朝中葉,以師承形式代代相傳,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老香櫞製作技藝 嚴格遵循傳統而古老的加工工藝路線加工的老香櫞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保健作用顯著,具有藥用和食用價值。
普寧廣東漢樂 源於“中州音樂”,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中國民間音樂藝術寶庫中的優秀遺產。普寧廣東漢樂是湖北漢劇流入廣東的第一個落腳點,於18世紀至19世紀最為興盛。
潮州音樂 包括鑼鼓樂、笛套古樂、細樂、廟堂音樂、弦詩樂、漢調音樂等,有著“唐宋遺音”、“華夏正聲”之稱,是中國民間音樂中的瑰寶。普寧樂風鼎盛,風味濃郁,一直是普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娛樂,並世代相傳,人才輩出,清代潮樂宗師洪沛臣更是為潮州音樂的豐富和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著名樂社有市區的晨風樂社、洪陽的鈞天樂社等。
鐵枝木偶戲 又稱紙影戲,是我國傳統戲曲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劇種之一,傳入普寧已有七百左右年。木偶戲從屬地方劇種,當地皆為潮音班,至今仍十分活躍。
賽龍舟 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和深厚的地方特色,是慶昇平盛世,物阜民豐和禳災驅疫的民間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和民間體育競技活動,[每年端午節一般都舉辦賽龍舟]。從龍舟建造到下水、上水和參賽都十分考究,體現地方的文化特色。
工夫茶藝 以民眾日常生活為生存特徵,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色、香、味俱佳,沖泡方法講究,老小皆宜,有著歷史文化美學價值,社會家庭文化價值,健身益智價值,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許多外地人來到普寧的第一印象。

正在申請中的名目

方言燈謎 普寧謎風之盛自明朝開始至清代,出現許多頗有名氣的謎家。謎語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體現了民眾的智慧,是百姓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民間文學藝術。
橫溪龍 橫溪村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六日舉辦的民俗活動獨特的表現形式,村民製作各式各樣的花燈、飛禽、走獸、水族與龍形成一條長長的火龍舞動遊行,橫溪龍沸騰飛舞,動作嬌美,讓人陶醉,氣氛熱烈。
洪陽盆景 歷史源遠流長,迄今有250多年的歷史。盆景藝術既給人們以藝術薰陶,喚起人們愛美之心,又為人們家居、生活及環境帶來美的享受,被喻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普寧豆乾製作技藝 普寧豆乾是著名食品,它是用大豆、薯粉、石膏、滷水、清水等原料製成。普寧豆乾依據漢民族祖先所承傳,以普寧特色水質為依託,結合本地的人文、地理、水土獨步創造而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洪陽酥糖製作技藝 洪陽酥糖為洪陽老字號“利合齋”所制,有120多年歷史,現衍傳七代。制時選用優質豬油、花生、白糖為原料,經獨特的製作方法製成,具有鬆脆有香味,點火能燃,下水即浮的特色,馳名海內外。
普寧豆醬製作技藝 豆醬是一種用優質黃豆泡蒸(煮)熟後經天然發酵製成的食品或調味佳品,歷史悠久。普寧豆醬遵循古法精製而成,起源年代久遠,並早在明末清[初(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專門生]產普寧豆醬的醬園和銷售作坊。普寧豆醬為潮菜以至粵菜的形成和興起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
普寧南枝拳 由清末海豐人陳南枝首創,少年時學習家傳武術,後[得福建少林寺雙禪]法師的第三代傳人松先生的真傳。功成後首在普寧流沙(今市城區)設館授徒,後遷往揭陽時將之帶往今天的揭陽市榕城區一帶。“揭陽南枝拳”已由揭陽市(榕城)申請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南枝拳分南北兩脈:起源於揭西,傳於揭陽的北脈:利劍穿心拳、少林勢步、十字步、踏四蹲拳,起源於普寧,傳於潮陽、澄海,並由澄海古港傳向海外的南脈:連環拳、四步拳、飛舞拳、蓋日拳、削竹拳、十二步仿、天罡地煞、娘子梳妝、百鳥朝鳳、猛虎出洞。由於揭陽、普寧行政糾葛上的關係使拓展名目帶上很多不確定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