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吳

晏子使吳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代齊國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跡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晏子春秋》所表現的“重民”“民本”思想以及晏子的一系列經世致用的主張,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客觀上反映了人民的一些願望和要求。

相傳為晏嬰撰,現在一般認為是後人摭集其言行軼事而成。書名始見於《史記·管晏列傳》。《漢書·藝文志》稱《晏子》,列在儒家類。全書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內、外篇。主要記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語言簡煉,情節生動,寫出了晏嬰形象,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書中寓言多以晏子為中心人物,情節完整,主題集中,諷喻性強,對後世寓言有較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晏子使吳
  • 別名:名嬰
  • 出生地: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
  • 逝世日期:前500
人物簡介,原文,翻譯,注釋,評點,

人物簡介

晏子(?—前500),名嬰,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齊國大夫,後為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三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他主張以禮治國,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於諸侯。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原文

晏子使吳,吳王謂行人曰:“吾聞晏嬰,蓋北方辯於辭、習於禮者也。”命儐者曰:“客見則稱‘天子請見’。”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請見。”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請見。”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請見。”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將使於吳王之所所以不敏而迷惑,入於天子之朝。敢問吳王惡乎存?”隨之吳王曰:“夫差請見。”見之以諸侯之禮。

翻譯

晏子出使吳國時,吳王對行人說:“寡人聽說晏嬰是北方長於言辭、熟悉禮制的人。”(吳王)下令給手下導引賓客的官員說:“晏嬰求見時,你讓行人對他說‘天子請你相見’。”第二天,行人(對晏子)說:“天子請你相見。”晏子流露出局促不安的樣子。行人再次(對晏子)說:“天子請相見。”晏子仍然局促不安。行人(第三次對晏子)說:“天子請相見。”晏子還是局促不安,(並對行人)說:“我接受齊王的命令,出使到吳王所在的國家,因為不明事理而糊裡糊塗地走進了周天子的宮廷,冒昧地請問吳王他在哪裡呀?”這之後吳王(馬上改口)說:“夫差請你相見。”(於是)以合於諸侯身份的禮儀接待晏子。

注釋

行人:官名,主管禮儀。
擯:同“儐”。
天子:指天下當時的共主,齊、吳均屬諸侯,名義上還奉東周天子為天下的共主,此處指吳王欲以天下共主自居。
蹴然:局促不安的樣子。蹴,同“蹙”。
見:接待。
敏:明白。
習:熟悉。
惡:哪裡。

評點

這個寓言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的才幹,同時也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品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