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守信得原衛

晉文公守信得原衛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孔子聞而⑩記之曰:“攻原得衛者,信也。”

晉文公與軍士們約定攻打原國,以十天為期,十天打不下原國,便撤兵。晉文公說:“如果不離開,這就是失了信用,我不乾。”於是撤兵。原國人聽到說:“有像那樣守信用的國君,能夠不歸順他嗎?”於是向晉文公投降。衛國人也向晉文公投降。孔子聽到後記載這件事說:“攻打原國而又得到衛國,是因為守信用。”可見“守信”是事業成功的基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文公守信得原衛
  •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類別:文言文作品
  • 注釋:原:原國 
古文註譯,原文,注釋,譯文,出處,啟示,

古文註譯

原文

晉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糧,遂與大夫期③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擊金④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諫曰:“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遂罷兵而去⑦。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衛⑧人13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⑨降公。孔子聞而⑩記之曰:“攻原得衛者,信也。”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1.原:原國 。
2.裹:攜帶。
3.遂:於是,就。
4. 期:約定。
5.金:鐘。
6.姑:姑且。
7.亡:失去。
8.去:離開。
9.衛:衛國。
10.乃:於是,就。
11.聞:聽說。
12.下:攻克。
13.左右:身邊的人。
14.衛人:衛國人。

譯文

晉文公攻打原國,攜帶供十天食用的糧食,於是和大夫們約定十天攻下原國。到原國十天卻沒有攻下原國,晉文公鳴鐘退軍,收兵離去。有一個從原國出來的人說:“原國三日就可攻下。”晉文公身邊的群臣也勸說:“原國的糧食已經吃完了,兵力也用盡了,請國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文公語重心長地說:“我跟大夫們約定十天,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我辦不到。”於是撤兵回晉國去了。原國的百姓聽說這件事,都說:“有像那樣守信用的國君,能夠不歸順他嗎?”於是原國的百姓紛紛歸順了晉國。衛國的人聽到這個訊息說:“有像那樣守信用的國君,能夠不順從他嗎?”於是向文公投降。孔子聽說了,就把這件事記載下來評價說:“攻下原國而又得衛國,是因為守信。”

出處

《晉文公守信得原衛》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非”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自漢而後,《韓非子》版本漸多,其中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尤為校注詳贍,考訂精確,取捨嚴謹;梁啟雄的《韓子淺解》尤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功力深厚。

啟示

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能夠彰顯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它可以把恥辱變成光榮,把困窘變成通達,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誠信。做人只有守信用,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做人只有講信義,才能廣交天下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