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學

晉學

“晉學”一詞,當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蒙文通先生在他的《經學導言》講義(後由商務印書館於1933年出版,更名為《經學抉原》)中提出的。蒙文通先生提出的“晉學”概念,是以先秦三晉地區的史學、經學以及諸子思想學術為研究內容。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晉學也如同徽學、藏學、楚學、蜀學等其它地方學一樣,重新被列入學術研究日程。

基本介紹

  • 書名:晉學
  • 又名:經學抉原
  • 作者蒙文通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1933年
圖書介紹,文化研究,

圖書介紹

晉學”一詞,當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蒙文通先生在他的《經學導言》講義(後由商務印書館於1933年出版,更名為《經學抉原》)中提出的。蒙文通先生提出的“晉學”概念,是以先秦三晉地區的史學、經學以及諸子思想學術為研究內容。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晉學也如同徽學、藏學、楚學、蜀學等其它地方學一樣,重新被列入學術研究日程。

文化研究

究竟什麼是晉學?它研究的對象、範圍是怎樣的?至今仍是學界普遍關切的問題。有人認為,晉學就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學,是研究晉國的學問;有人認為是研究晉文化的學問;有人認為是研究戰國時期三晉的思想學術問題,等等。
“晉學”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基於當代學科發展的新趨勢而提出來的一個學科概念。晉學概念屬於地方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有專家認為,晉學是關於晉地的學問。所以稱之為“晉學”,而不叫“山西學”,是因為山西自古皆有稱“晉”之名。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受封於今天山西南部的古唐國(今曲沃、翼城一帶),其子爕父即位後,改唐為晉,這是山西最早稱晉的由來。其轄地範圍不過是“河、汾之東方百里”(《史記·晉世家》),也就是今天山西南部的臨汾、運城一帶。春秋以降,晉國的版圖不斷擴大,包括今天山西的全部、河南的北部、西北部、河北的東南部和陝西、山東的一部分。戰國時期,晉國雖然被其內部的三家強宗大族韓、趙、魏所瓜分,建立起三個獨立國家,但時人和文獻常以“三晉”稱之。秦漢以後,山西雖然常有河東、并州等名稱的變化,但是,“晉”作為人們對山西區域的一種指認則是不言而喻的。明代始用山西省名至今,以“晉”作為山西的簡稱卻是代代沿襲,至今不變。因此,以“晉”名學,是人們普遍可以理解的概念。至於晉學研究的範圍,應該以晉地不同時期的疆域變化為依據。秦漢以前,以晉國和韓、趙、魏疆域為研究的空間範圍;秦漢以後,以山西地區為研究範圍。晉學研究的時間範圍,當是自山西的上古時期至當代山西。
晉學主要是研究山西地區歷史文化和社會變遷的學問。其研究的內容主要有:山西區域的歷史變遷、政權組織、民族文化交流、生產生活、文化教育、思想學術、宗教信仰、民俗風情、文學藝術(包括戲劇、民歌、繪畫、雕塑等)、文物考古、生態環境、山西人的精神、當代山西發展中的問題與出路等等。所涉及的學科主要有:歷史學、考古學、哲學、人文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文化學、生態學等多種學科的相關領域。雖然說它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但確也是將人們生活的空間區域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必然面對的問題。因為人類生活的空間區域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既離不開自然的,也離不開人文的,既包含物質的,也包含精神的。這就決定了晉學這一學科所具有的多樣性、交叉性和綜合性的特點。
分析與綜合是晉學研究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沒有分析就沒有綜合,分析是綜合的基礎;沒有綜合,分析就不會深刻,就得不到升華,對研究對象就形不成整體認識,就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憾。晉學是以晉地整體歷史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的,對它所涉及的諸多學科領域進行分門別類的深入研究,是晉學研究的基礎,沒有這些分門別類的研究,晉學研究將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分門別類的研究越深入、越細緻,對晉地社會發展演變的認識就越深刻、越全面。同時,晉學的學科特點要求對多學科分門別類進行研究,必須以整體史觀予以觀照,用綜合的、聯繫的方法加以研究。也就是說,既應該將它們置於晉地這樣一個特定的空間區域中進行綜合分析,也應該將它們置於整箇中華民族文化的空間區域中予以審視,從而發現它們之間的種種聯繫和晉學研究的核心,揭示晉地整體歷史發展演變的規律和特點,增強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整體認識。
晉學內容豐富,學科體系龐大,面面俱到的深入研究尚待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專家認為,在目前,晉學研究則應該從三晉區域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和最能體現三晉思想精神的方面予以考慮,諸如華夏文明探源、晉與三晉國家的歷史與文化、三晉地區的學術思想、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晉商與移民、晉地藝術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以及當代山西社會的發展等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