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圈(品牌)

時尚圈(品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時尚圈就是在特定時段內率先由少數人實驗、預認為後來將為社會大眾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樣式的領域。簡單地說,顧名思義,時尚就是“時間”與“崇尚”的相加。在這個極簡化的意義上,時尚就是短時間裡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這種時尚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衣著打扮、飲食、行為、居住、消費、甚至情感表達與思考方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尚圈
  • 外文名fashion
  • 目的:促進了人類生活更加美好
  • 領域:生活的各個方面
概念,時尚與流行的區別,眾人的定義,中國時尚變遷,

概念

“時尚”這個詞現在已是很流行的了,英文為fashion,幾乎是經常掛在某些人的嘴邊,頻繁出現在報刊媒體上。追求時尚似已蔚然成風。可時尚圈是什麼呢?

時尚與流行的區別

很多人會把時尚與流行相提並論,其實並不如此。簡單地說,時尚可以流行,但範圍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廣為流行,那還有時尚的感覺嗎?追求時尚是一門“藝術”。模仿、從眾只是“初級階段”,而它的至臻境界應該是從一撥一撥的時尚潮流中抽絲剝繭,萃取出它的本質和真義,來豐富自己的審美品位,來打造專屬自己的美麗“模板”。追求時尚不在於被動的追隨而在於理智而熟練的駕馭時尚。
總之,時尚是個包羅萬象的概念,它的觸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一直對它爭論不休。不過一般來說,時尚帶給人的是一種愉悅的心情和優雅、純粹、品味與不凡感受,賦予人們不同的氣質和神韻,能體現不凡的生活品位,精緻、展露個性。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人類對時尚的追求,促進了人類生活更加美好,無論是精神的或是物質的。

眾人的定義

每個人心中,有自己的時尚。戰爭年代的時尚是軍人武器,和平年代的時尚是體育與女性。2005年中國的時尚是超級女聲,2006年世界的時尚是世界盃,2008年中國的時尚是奧運會。
時尚又是循環更替的。每個人追逐“細節點綴”的時尚依然風行,流行趨勢不斷更替,琳琅滿目的時尚飾品也總讓人耳目一新。

中國時尚變遷

什麼叫時尚?1978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當時的風尚”,而“風尚”一詞,又解釋為“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但是在1999年新版的《詞海》中已經有了內容豐富的解釋:“一種外表行為模式的流傳現象。如在服飾、語言、文藝、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迅速被人們採用、模仿和推廣。表達人們對美的愛好和欣賞,或藉此發泄個人內心被壓抑的情緒。屬於人類行為的文化模式的範疇。時尚可看作習俗的變動形態,習俗可看作時尚的固定形態。”從1978年到1999年,恰恰是中國對於“時尚”的價值判斷發生急劇變化的二十年。實際上,時尚的最為明顯和明確的表現,則更多在於時裝的流行上,因此,時尚又常常是“時裝流行”的另一種說法。用這個觀點來看,時尚倒是20世紀的產物。
在機械和電氣奏響的20世紀序曲中,一大批歐洲女性走上了職業的崗位。以統一的服裝來標誌職業女性的社會組織性,就成世紀初的嶄新課題。於是,縫紉機帶來了一個新時代,一個需要批量生產統一服裝的新時代,統一性,這就是時尚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20世紀才是一個真正的時尚時代,而這之前,時尚更多地表現為對傳統的固定習俗標準的努力吻合,以及無意識的追隨大流。20世紀從一開始起就表現出非同一般。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畢卡索的立體主義繪畫和鄧肯反傳統的現代舞,一切都表現出新世紀的勃勃生機,這時候的東方,“五四”新文化運動也正在蕩滌舊日的保守,要把“德先生”和“賽先生”請到中國來。有意思的是,伴隨著這么一個令人新鮮的世紀之初,東西方竟遇到了同一個極為普通又令人困惑的難題:“現在我們該穿什麼了?”西方的婦女力圖從緊身衣和維多利亞時代的長裙中解放出來,而割了辮子、摘了紅纓帽的中國人,該如何穿戴竟成了事關民族存亡的大問題。東西方世界都第一次出現了服飾文化的自覺。
解放和自覺,成為時尚發育最舒適的溫床。於是,法國美麗的女性夏奈爾發明的直線型女裝,一時從巴黎流行到整個歐洲;而寧波“紅幫裁縫”發明的中山裝,也一下流行到整箇中國。流行,終於成為了時尚的第一個概念,它把服裝從實用帶到了審美的境界,從個體行為帶到了群體的追求。更的意思的是,產生這種流行的靈感,竟是西方人對“東方情韻”的追求,和東方人對“西風東漸”的欣賞。西方設計師阿拉伯大袍和土耳其燈籠褲引入了時裝,而中國人還是從西裝中獲得了改變長衫馬褂的靈感。東西方的服裝都表現出對於對方美感的追慕,時尚的同一性趨向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基礎。三十年代以後的時尚界出現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那就是設計師與品牌的誕生。繼夏奈爾之後,法國設計師迪奧又登上了時尚的指揮台,並且分別以他們的各自的名字命名了服裝的品牌。品牌是時尚的旗幟和導向,它使原先紊亂的時尚意識向著統一的社會審美邁進。而每一個品牌的背後,都站著一位代表人類服裝美學某個理念的設計巨人。時尚的成熟,首先要歸功於追求自由和美的都市女性,她們通過時尚發現了自己。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有趣的時尚傳播現象,那就是那在個時代嶄露頭角的好萊塢電影對都市女性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明星和銀幕偶像居然歪打正著地擔當了最有影響的時裝模特。於是巴黎和上海,分別成為了東西方的時尚中心。
但是,精彩的片斷有時卻出現在意外的插曲之中,富於幻想的美國姑娘突然給世界來了個驚世駭俗的幽默,比基尼以最高的裸露程度,在一片譁然之後卻使人們豁然開朗:服裝可以解放到這一程度,還有什麼理念不能被設計所容忍呢?而在上海,中國的旗袍女郎伴隨著香檳酒、咖啡吧和高級美容院,成了東方風韻的絕妙象徵。旗袍透析出三十年代都市女性的生活嚮往,這種中國服飾傳統中的典型女裝,在吸收了西洋的裁剪技法後,悄悄地收緊了腰身,縮短了下擺,放高了開岔,勇敢地露出了女性健美的小腿。這個年代產生的兩個意義相同的新詞:“時髦”和“摩登”,把時尚的概念第一次向世界作了宣言。三十年代發表的一幅老照片叫“人間有仙子”,這是一群身著泳裝的妙齡女郎,或躺、或站、或作種種健美之狀,我們很難相信這是發生在六十多年前的事實,仿佛一掃歷史的陰霾,突然出現新的輪迴,其中的生活狀態、審美欲望、服飾打扮,幾乎與今人無異。這就是三十年代的上海,據說當時的上海街頭景象已經與巴黎、倫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巴黎與上海,代表東西方時尚的典型,這時候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流行的趨勢,第一次在典型的都市中出現了東西合一的濃烈傾向。
二次大戰是時尚的一道分水嶺,戰後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對於生命和傳統經歷了深刻的反思,嚮往起不受束縛的生活方式,盡情地宣洩著瘋狂的情感。伴隨著朋克、嬉皮士和披頭士,伴隨著瑪麗蓮.夢露和貓王,五彩繽紛和魚龍混雜的時尚,表現了戰後西方時尚激劇的變革,把時尚進一步地引向平民化、簡單化和個性化。“迷你裙”作為這一變革時期有代表作,它明白無誤的宣告:這就是時尚,這就是情感。而在中國,建國後一直弘揚著的英雄主義的召喚,使六億人民換上了統一的軍綠和灰色,這兩種前輩軍人的戰地保護色,正滿足著當時人們對幻想中的“戰爭”的熾烈情感。同樣的情感宣洩,東方和西方所分別產生的高度統一與高度個性化,使現代文明在表現上拉開了強烈反差。所以在這一時期,巴黎的權威受到了來自倫敦紐約的前衛靈感的挑戰,阿瑪尼將服裝變成了這一時代的象徵;而另一方面,在東方的中國,在這一時期臨近結束的時刻,卻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戲劇性的變化。一群敢作敢為的年輕人,趁著國門初開時窺察到了門外精彩的場面,蝙蝠衫和喇叭褲成為他們對這一窺望的最好的理解和效仿。這時候,中國的老一輩忽然幽默起來,宣稱這種新潮的服飾,據考證卻是中國唐代曾經有過的“國粹”。剛剛從“文革”陰影中解放出來的中國,立刻被一部叫《廬山巒》的電影所感動。不僅僅因為它的經典的愛情故事,而且美麗的女主人公更迭不斷的服飾,讓精神剛剛解放的中國人看到了古訓“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所表達的神奇效果。服飾作為嶄新的概念和行為,引領了中國對生活意義的新的思考。80年代的一個早春,一位名叫皮爾.卡丹的法國老人把T型舞台和時裝模特帶到了北京,時尚終於從人們悄悄議論的話題成為了現代生活的象徵。年輕人壟斷了時尚的主流,街頭的著裝方式成為了不可阻擋的時尚潮流。緊接著,中國女排以勝利者的矯健英姿,激發了中國民眾對於運動服的審美認識,儘管當時運動服的款式、面料還不盡考究,但是服裝所代表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理念,卻開創了中國時尚的個性化和多樣化時代的黎明。這時候,昔日的衣冠名城寧波再一次地為中國的時尚作出了不可抹煞的貢獻,從杉杉到法涵詩,中國自己的時尚品牌在這裡誕生了。緊跟其後的是雅戈爾、羅蒙、培羅成這樣一大批“杉杉效應”的成果,使寧波修然間變成中國服裝品牌最密集的地方,品牌林立的時代從中國東部的這座小城揭開了序幕。在中國時尚的大潮中,以往為人們不屑一顧的設計師這時候成了主流時尚的代言人,他們被召集到品牌的門下,又創造著品牌新的概念。就在短短的幾年內,中國的模特業忽然成了耀眼的新興產業,中國的時尚幾乎與世界同步地開始呼喚起綠色、關注起環境、嚮往起古典,表現出與世界接軌的強勁態勢。衛星電視的普及對時尚的傳播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當每個人躺在自已的床上就能觀看巴黎最新時裝的發布時,時尚的全球化離我們還能遠嗎?這不禁使我們想到了1858年,一個叫華爾夫(Worth)的英國裁縫在巴黎開起世界上第一家時裝店的時候,他壓根兒就不會想到,他所做的這件小事,對世界來說將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