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魚

昭魚是懷王朝的一位重臣,曾兩度出任令尹。 生卒年不詳。

昭獻在陽翟,周君將令相國往,相國將不欲。蘇厲為之謂周君曰:「楚王與魏王遇月,主君令陳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韓之遇也,主君令許公之楚,令向公之韓。今昭獻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國往;若其王在陽翟,主君將令誰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昭魚
  • 性別:男
  • 所處朝代:懷王朝
  • 職位:令尹
《魏策一》的記載,原文,評析,《韓策二》的記載,原文,評析,《魏世家》的記載,原文,評析,《韓策一》的記載,《東周策》的記載,原文,評析,

《魏策一》的記載

原文

張儀欲並相秦、魏。故謂魏王曰:「儀請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間約南陽,韓氏亡。」史厭謂趙獻(即昭魚,獻為魚之誤)曰:「公何不以楚佐儀求相之於魏,韓恐亡,必南走楚。儀兼相秦、魏,則公亦必並相楚、韓也。」

評析

時為前322年,張儀由秦入魏為相之時。史厭勸此時正為令尹的昭魚與張儀合作要挾韓國 ,以求兼相楚韓。但此後不久昭魚就將令尹讓給了風頭正勁的大司馬昭陽了。
昭魚第二次任令尹,在前312年。

《韓策二》的記載

原文

楚圍雍氏,韓令冷向借救於秦,秦為發使公孫昧入韓。公仲曰:「子以秦為將救韓乎? 其不乎?」對曰:「秦之言曰,請道於南鄭、藍田以入攻楚,出兵於三川以待公,殆不合,軍於南鄭矣。」公仲曰:「奈何?」對曰「秦王必祖張儀之故謀。楚威王攻梁 ,張儀謂秦王曰:『與楚攻梁,魏折而入於楚。韓固其與國也,是秦孤也。故不如出兵以勁魏。』於是攻皮氏。魏氏勁,威王怒,楚與魏大戰,秦取西河之外以歸。今也其將 揚言救韓,而陰善楚,公恃秦而勁,必輕與楚戰。楚陰得秦之不用也,必易與公相支也 。公戰勝楚,遂與公乘楚,易三川而歸。公戰不勝楚,塞三川而受之,公不能救也。臣 惡其事。司馬康三反之郢矣,甘茂與昭獻遇於境,其言曰收璽。時期猶有約也。」公仲 恐曰:「然則奈何?」對曰:「公必先韓而後秦,先身而後張儀。以公不如亟以國合於 齊、楚,秦必魏國於公以解伐。是公之所以外者儀而已,其實猶之不失秦也。」

評析

此時正是張儀出使楚國後,秦楚達協定,秦以商於之地讓予楚換取雙方聯合,楚懷王 名義上置相璽於張儀。但由於秦未履行協定,雙方關係惡化,但暫時還沒有完全破裂。 於是甘茂與昭魚借收張儀之相璽的機會在邊境會面,嘗試修復秦楚關係。 昭魚任令尹直至前310年以後。

《魏世家》的記載

原文

魏相田需死,楚害張儀、犀首、薛公。楚相昭魚謂蘇代曰:「田需死,吾恐張儀、犀首 、薛公有一人相魏也。」代曰:「然相者欲誰而君便之?」昭魚曰:「吾欲太子之自 相也。」代曰:「請為君北,必相之。」昭魚曰:「柰何?」對曰:「君其為梁王,代請說君。」昭魚曰:「柰何?」對曰:「代也從楚來,昭魚甚憂,曰:『田需死,吾恐 張儀、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梁王,長主也,必不相張儀。張儀相,必右秦而左魏。犀首相,必右韓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齊而左魏。梁王,長主也,必不 便也。』王曰:『然則寡人孰相?』代曰:『莫若太子之自相。太子之自相,是三人者皆以太子為非常相也,皆將務以其國事魏,欲得丞相璽也。以魏之強,而三萬乘之國輔之,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見梁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評析

此年魏相田需死後,張儀(剛被秦武王逐回母國)、公孫衍、田文爭奪相位。由於他們都不是楚國利益的代理人,所以昭魚設法支持了魏太子自任魏相。此後,昭魚還曾憑藉與韓權臣公叔的關係,一度任韓相。

《韓策一》的記載

楚昭獻相韓。秦且攻韓,韓廢昭獻。昭獻令人謂公叔曰:「不如貴昭獻以固楚,秦必曰 楚、韓合矣。」鄭強載八百金入秦,請以伐韓。泠向謂鄭強曰:「公以八百金請伐人之與國,秦必不聽公。公不如令秦王疑公叔。」鄭強曰:「何如?」曰:「公叔之攻楚也,以幾瑟之存焉,故言先楚也。今已令楚王奉幾瑟以車百乘居陽翟,令昭獻轉而與之處,旬有餘,彼已決。而幾瑟,公叔之讎也;而昭獻,公叔之人也。秦王聞之,必疑公叔為楚也。」

《東周策》的記載

原文

昭獻在陽翟,周君將令相國往,相國將不欲。蘇厲為之謂周君曰:「楚王與魏王遇月,主君令陳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韓之遇也,主君令許公之楚,令向公之韓。今昭獻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國往;若其王在陽翟,主君將令誰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評析

前299年,公叔將齊軍召入韓都,驅逐了受楚國保護的公子幾瑟,於是楚王讓昭魚奉幾瑟居於韓之別都陽翟,伺機復辟,此時昭魚已經是在諸侯中享有很高聲譽的人物了,以至於東周君對他的禮遇竟超過了國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