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經筌

春秋經筌

〖春秋經筌〗十六卷。宋趙鵬飛撰。鵬飛字企明,號木訥,綿州(今四川綿陽)人,其他不詳。趙氏有感於自古說解經義者多拘泥於《左傳》、《公羊傳》、《□梁傳》,各護師說,多失聖人《春秋》本旨,故作此書,力主於據經解經。其自序謂,學者應該無傳明《春秋》,不可以有傳而求《春秋》。無傳以前,其旨安在?當默與心領會也。並指出,三《傳》固不足為據,然公平吾心而論,亦有時得聖意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春秋經筌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趙鵬飛
春秋經筌〗十六卷。宋趙鵬飛撰。鵬飛字企明,號木訥,綿州(今四川綿陽)人,其他不詳。趙氏有感於自古說解經義者多拘泥於《左傳》、《公羊傳》、《□梁傳》,各護師說,多失聖人《春秋本旨,故作此書,力主於據經解經。其自序謂,學者應該無傳明《春秋》,不可以有傳而求《春秋》。無傳以前,其旨安在?當默與心領會也。並指出,三《傳》固不足為據,然公平吾心而論,亦有時得聖意者。夫三《傳》去古不遠,學有所受,其間經師衍說,逐漸喪失本意者,固亦有之。趙氏這種舍傳求經的思想,顯然是唐儒啖助趙匡及宋儒孫復思想的余脈。故《四庫全書總目》駁其:“然必一舉而刊除,則《春秋》所書之人,無以核其事;所書之事,無以核其人。即以開卷一兩事論之,元年春王正月不書即位,其失在夫婦嫡庶之間,苟無傳文,雖有窮理格物之儒,殫畢生之力,據經文而沈思之,不能知聲子、仲子事也;鄭伯克段於焉,不言段為何人,其失在母子兄弟之間,苟無傳文,雖有窮理格物之儒,彈畢生之力,據經文而沈思之,亦不能知為武姜子、莊公弟也。然則舍傳言經,談何容易?”並且,因拋開三《傳》書中所論,亦時有舛誤,如經有“成風”,鵬飛遂不知為莊公妾還是僖公妾,終付闕疑等等。與舍傳求經派稍有不同的是,孫復諸人好持苛論,而鵬飛則頗欲原情,平允恰當之論亦時時並現,尚可備後世參考,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言:“寸有所長,存備一說可矣。”天一閣藏有明刻本,另有《通志堂經解》本及《四庫全書》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