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節

春牛節

春牛節又稱立春日,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用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

傳統民俗,在“立春”日要進行迎春儀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長的“句芒神”,鞭打春牛;由地方官吏行香主禮,叫做“打春”或“鞭春”。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向有殘冬出土牛送寒氣的習俗,《周禮·月令》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氣”出作也。

在周代立春日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牛節
  • 別稱:立春日
  • 節日時間:2月4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
  • 節日起源:周朝
歷史沿革,西周時期,宋代,文化擴散,元朝,明代,康熙年間,舞春牛,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興起於西周時期,高承《事物紀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到了漢代,鞭春牛風俗已相當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著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於城門外,官員執鞭擊土牛,以示勸農的迎春,這種儀式,已經固定下來,並傳到了各郡縣。鞭春牛之後,老百姓哄搶碎牛的散土,認為“土牛之肉宜蠶,兼辟瘟疫”。
春牛在迎春儀式中為主角。舊時曆書和民間木版年畫上,常印有春牛圖案,大體都是按古時“打春牛”的情景描繪,寓意迎春天,農事始,五穀豐。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句芒鞭春牛。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語的兩部曲。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 。

宋代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東京夢華錄》:“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武林舊事》:“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造進大春牛,設之福寧殿庭;及駕臨幸,內官皆用五色絲彩杖鞭牛。……預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分送殿閣”。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鞭春牛之風日益活躍,由宮廷、官署而遍及鄉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一詩生動地記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動。
宋代鞭春牛時四門均都打開,各出土牛,牛身飾彩,鼓樂相迎,由人妝扮成主管草木生長的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禮。一方面宣告包括農事在內的一年勞作的開始,一方面祈禱當年的豐收。宮中也舉行由皇帝主禮的“鞭春”儀式。市民們則紛紛上前搶奪春牛等物,以兆利市。時人認為,“得牛肉者,其家宜蠶,亦治病。”街市上多有泥制的小春牛出賣。為了滿足百姓喜歡春牛的美好願望,彌補了市民未搶到土牛的遺憾,府前左右還專門仿效製作的小春牛出賣。這些小春牛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非常漂亮。人們爭相購買,或將其帶回家中當作藝術品欣賞,同時以求吉祥如意。《歲時廣記》載:“立春之節,開封府前左右百姓,賣小春牛,大者如貓許,漆塗板而牛立其上;又加以泥為樂工,為柳等物。其市在府南門外,近西至御街。貴家多駕安車就看,買去相贈送。”於是春牛不僅是迎春儀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際的吉祥物。而在不搞鞭春儀式的廣大鄉村,人們盛行在牆上貼上春牛圖,以觀四時節序。

文化擴散

鞭春牛活動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區進行,是以漢族為主的迎春習俗。唐代以後逐漸向全國各地擴散,而且直接影響並傳入到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之中。遼穆宗應歷九年(969年)正月己丑,也就是1040年前立春這一天,便備好酒,“命殿前都點檢夷臘葛代行土牛禮”(《歲時廣記》)。契丹人並於立春這一天舉行“立春儀”:皇帝入殿,拜先帝畫像、進酒,臣僚再拜。然後皇帝代“幡勝”(冠上的巾飾),並以等第贈臣僚幡勝,“於牛前上香,三奠酒”,由司儀“報春至,鞭土牛三匝”,還有“撒谷豆”、“擊土牛、食春盤”等儀式。同樣,金朝也繼承了鞭春牛這一迎春的習俗。《金史·海陵紀》明確記載:“立春,觀擊土牛”。而在金人的詩歌中記載鞭春牛的習俗更是屢見不鮮。“爭牛擊鼓欲驚雷”(岳春甫:《立春》)、“土牛已著勸牛鞭”(朱弁:《善長命作歲除日立春》)是金代在立春時節鞭春牛風俗的真實寫照。

元朝

春牛的風俗,也傳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受漢地風俗的影響,元代宮廷中亦有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活動。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報立春具體日期,並且移文宛平縣或大興縣,準備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農司請中書省宰輔等官員一同在大都齊政樓南迎接太歲神牛。立春當天清晨,“司農、守土正官率赤縣屬官具公服拜長官,以彩杖擊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析津志輯佚·歲紀》)中書省戶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諸王、宰輔及各種中央官衙進送春牛。

明代

到了明代,迎春禮儀更加廣泛。《明會典》中明確規定了《有司鞭春儀》,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來,通過驗占散病逐疫、祈求豐收、祈求吉利財旺以外,鞭春牛的習俗更加引起人們的重視。認為鞭春牛之土一可以塗灶卻蟲蟻,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為吉。[1]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康熙年間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舞春牛

“舞春牛”是瑤族過節的一種民俗文藝活動,在春節期間舉行。活動分3個部分:迎春牛、耍春牛、送春牛。春牛由兩個青年男子扮演,扎黑綁腿,穿緊身衣,牛頭為竹扎框架紙糊而成,牛身由一塊青土布製成。基本動作包括牛走路、過橋、喝水、搔癢、撒歡、發怒等。春牛進寨時,全寨的男女老少都在寨前相迎,燃放鞭炮、敲鑼打鼓,還高聲念《迎牛詞》。春牛進到表演場中,便開始撒歡、“滾水”。這時,大家都爭著摸春牛的眉心,討開年吉利。送春牛像迎春牛那樣,全寨人列隊依依不捨地將春牛隊送往別的寨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