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鎮(江蘇省句容市春城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春城鎮地處句容市東南方,位於句容金壇丹徒三市(區)交界處的著名道教聖地茅山北麓,東西相距13公里,南北相距12公里,呈不規則正方形。2005年8月與原茅山鎮合併成立新的茅山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春城鎮
  • 行政區類別:江蘇省句容市春城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11
  • 郵政區碼:212404
  • 面積:93.6平方公里
  • 方言:江南吳語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中部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蘇LK
歷史,地理環境,行政區劃,社會,工業經濟,農業經濟,

歷史

春城歷史悠久,古蹟繁多,據考古學家考證,現東霞村二窯廠留有舊石器時代遺蹟,百培山在商周時代就形成了墓葬群。
三國時期吳主派屯田兵3萬人開鑿人工運河“破岡瀆”,將秦淮河水系和太湖水系連通。
春城名則始於1929年,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城蓋村南300米處破岡瀆凹內建有一座大廟鼉龍廟(1952年拆除部分,1958年全部拆除),廟門上有副對聯:“春城回北斗,煙樹發南枝”。
1929年江蘇省頒布《鎮鄉自治施行法》建立區鄉制時,取聯中“春城”二字為建鄉名稱。
春城在明、清時代稱句容鄉,明《弘治句容縣誌》記載:“句容鄉在治東南三十里,因句曲山其形如句字,地相近,故名”,清沿明制,清代亦稱句容鄉。

地理環境

春城鎮東和丹徒區寶堰鎮交界,南同茅山、後白兩鎮毗鄰,西、北和華陽二聖行香接壤。境內山岡蜿蜒起伏,地形複雜,呈中部高、東西部低狀況,屬典型的丘陵地帶,也是秦淮河和太湖兩大水系的分水嶺,耕地面積3618公頃,其中水田2200公頃。土壤以黃棕土為主,呈微酸性,pH值5.5~5.6,屬北亞熱帶中部季風氣候,常年日照總數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無霜期230天。

行政區劃

鎮域總面積93.6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117個村民小組;
1910年,句容鄉改稱東二鄉正八都;
1929年,春城地域設四鄉:春城鄉、前陵鄉、長城鄉、敬德鄉;
1934年,由四鄉合併為春城、長城、敬德三鄉;
1941年春,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機構,劃為春城、長城、敬德、前陵四鄉;
1945年10月,境內劃為春城、長城、敬德三鄉;
1946年9月,地界大部分劃給太平鄉,部分地區合併為一鄉,定名為敬德鄉;
1949年7月,又劃分為敬德、春城、長城三鄉;
1950年7月,劃分為敬德、春城、長城、華新(現茅山鎮)、前陵、東霞六鄉;
1956年4月,合併為一鄉,定名春城鄉;
1958年10月,春城併入茅山公社;
1958年12月,劃出並稱春城公社;
1962年1月,劃分為春城、長城兩個公社;
1965年10月,春城、長城合併為一,定名春城人民公社;
1968年4月,改稱春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5月,改稱春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改稱春城鄉人民政府;
1999年,撤鄉設鎮,改稱春城鎮人民政府。

社會

截至2004年底,全鎮總人口為29904人,其中農業人口26783人;男性15175人,女性14729人;主要是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數為63人,分別為滿族、壯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土家族、佤族、黎族、侗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2004年,農民人均收入4906元,人均住房40平方米,各項儲蓄存款餘額5440萬元,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370元。
在保持經濟持續、快速、跨越發展的同時,大力推進科教文衛等公共事業的發展。本著“科教興國”的指導思想,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合併成1所中學、1所中心國小、2所完小和1所中心幼稚園。根據教育現代化的整體要求,鎮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對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等設施進行建設,並整體搬遷新建了中心幼稚園。
同時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中、國小順利通過了教育現代化鄉鎮驗收,幼稚園也通過了省示範幼稚園的驗收。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引進先進設備,強化醫生素質,全面提升醫療水平,並大力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增強民眾的抗大病能力。全鎮電話用戶7743部,有線電視用戶2750戶,自來水普及率95%,農村通公路行政村達到100%。

工業經濟

春城工業經濟基礎差、底子薄、起步遲。為加速工業經濟的發展,春城鎮邀請東南大學專家組對位於集鎮南面的工業集中區進行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首期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實施滾動式開發,一期開發53.3公頃,投資1800萬元對區內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實施“三通一平”“築巢引鳳”。現落戶區內的企業有:江蘇金巨龍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句容市排印廠、句容市興春化工有限公司、百斯特複合材料有限公司、春天日用品有限公司、科教設備儀器廠、澳中針織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中外企業,工業集中區項目聚集效應初步顯現。
在抓好園區建設的同時,立足強抓招商引資,強化項目落戶,如福建正盛集團自創辦第一家企業春發鋼木有限公司以來,已相繼投資春天日用品有限公司、鎮江塑膠有限公司、金春華化纖織造有限公司和占地21公頃的金巨龍汽車配件項目。

農業經濟

春城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春城地處丘陵地帶,境內山丘起伏,又是秦淮河、太湖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水資源貧乏,自然種植條件較差。為改善現有種植條件,鎮政府加大對小流域治理及河道清淤等水利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業基礎配套設施,對土地進行綜合整理,持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穩步發展。2004年,糧食總產17638噸,油料總產4892噸,蔬菜產量3116噸,水產品產量614噸,出欄生豬24590頭。
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圍繞農民增收這一核心,以創建特色為切入點,大力引導“一村一品”,形成特色規模,促進農業增效,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丁莊千畝葡萄科技示範園在全國勞模方繼生的帶領下,逐步發展到現在173公頃的規模,在此期間,鎮政府給予了大力扶持,累計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對園區的道路、水系等配套設施進行建設。該園採取協會、合作社的管理方式,實現了優勢資源共享,生產的葡萄具有穗粒大、色澤純、口感好的優點,並統一品牌推向市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畝收效達萬元。本著“以質量保品牌、以品牌拓市場”的理念,產品銷售一路看好,諸多消費者更是慕名上門訂購,遊覽葡萄園的美景。為做好這個項目,該園還引種美人指、雨露等幾十個優質品種,提升產品檔次和錯開交易時間,進一步提升葡萄園的知名度,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永興村在鎮江市勞模、優秀農民經紀人李忠玉的帶領下,瞄準苗木種植的潛在市場,在村支部的積極引導下,幾乎家家都種植苗木,並湧現出像華林林一戶就種植14公頃的大戶,規模連年擴大,成了遠近聞名的苗木特色村,每年經李忠玉之手銷售出的苗木都在200萬元左右。有了經紀人這座“橋樑”,村民們種了不愁銷路,小小苗木成了永興村的“搖錢樹”,有效地帶動了一方民眾的增收致富
台商投資建設的句容鄉親飲品有限公司,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基地開發、資金扶持、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不斷引領民眾發展,自2000年落戶以來,已帶動民眾種植桑椹173公頃。農戶生產的桑果全部由公司回購,進行深加工,開發系列桑椹飲品,產品絕大部分銷往國外,有效促進了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實現了公司利益和民眾利益的雙贏。下一步公司將投資建設桑椹酒項目,桑椹面積將逐步擴大到333公頃的規模。
何莊奶牛養殖場採用公寓化養殖奶牛600頭,帶動周邊民眾發展苜蓿、黑麥草種植133公頃。憑藉老虎洞水庫優良的生態環境,引進了江蘇省最大的中華鱘養殖基地,發展勢頭良好。蘇春敖綠生態園租賃崗坡旱地100公頃,從營造環境到發展養殖業,打造集立體種養業於一體的綜合農業開發園,已初具規模。南山農莊、聖妙茶莊則藉助當地的真山真水,主動融入茅山大旅遊圈開發,營造環境,建設集休閒、餐飲、觀光、娛樂於一體的現代農莊。南山農莊已投入運營,聖妙農莊正在加速建設,並逐年形成規模。
全鎮已引進“三資”2億多元,落戶龍頭企業20餘家對農業進行綜合開發,推進全鎮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提升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水平。這些項目的建設,將會把春城這個農業大鎮建設成為瓜果飄香、繁花似錦的特色農業大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