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甲魚

星甲魚

星甲魚是當今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脊椎動物化石,因其頭甲的細微構造類似異甲類,因此也歸入本亞綱之中。本亞綱從來沒有繁盛過,都是在鸚鵡螺的尖喙和板足鱟的螯肢下苟延殘喘,取得一線生機。是早期魚形動物的代表(因為化石比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甲魚
  • 拉丁學名:Astrasp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甲冑魚綱
  • 亞綱:星甲魚亞綱
  • 生存年代:中奧陶世至早志留世
  • 天敵:鸚鵡螺類、板足鱟類以及其他大型食肉動物
  • 食物:海藻、泥沙、微生物等
  • 共生動物:三葉蟲類、棘皮類、腕足類
  • 競爭對手:三葉蟲綱的球接子目(球接子在奧陶紀末滅絕)、其他甲冑魚類等
  • :甲冑魚類
華可特(Walcott) 1892年描述的Astraspis(星甲魚)標本發現於北美科羅拉多、懷俄明和蒙呂拿中奧陶世哈丁砂岩(Harding Sandstone)中,都是一些小骨片,僅有極少兩塊相關聯的骨板可知Astraspis的頭部為一塊骨板覆蓋,其他關於眼、鰓、鼻和鰭的位置等形態特徵均無法得知。
英國《自然》(Nature)在1976年3月4號上報導在斯匹茲卑爾根早奧陶世的地層中發現有此類化石的碎片,比Astraspis還早約2000萬年,但是無法復原其形態。
本類群始於中奧陶世,在晚奧陶世數量增加(但未繁盛,雖打敗三葉蟲的球接子目)並度過奧陶紀末的滅絕事件,可能演化出了早期盾皮魚綱和棘魚綱,並於中志留世被更高級的魚類取代。
星甲魚和其他甲冑魚一樣,有骨片(可能為躲避諸如鸚鵡螺類的天敵),沒有成對的偶鰭,通常都是在20厘米左右。覆蓋軀幹的骨片小而密實,形成一塊完整的頭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