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

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

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成立於2013年9月26日,是星河灣集團與馬偉開職業網球團隊在中國大陸地區成立的首家職業化網球俱樂部,這是企業網球俱樂部職業化的重大突破和嘗試,也是職業網球俱樂部企業化運作的大膽突破和轉型。

星河灣職業俱樂部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擁有訓練基地,培養職業球員和職業教練,選拔和培養青少年網球選手走上職業網球之路,同時創新培養模式,幫助孩子憑藉網球特長申請美國知名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
  • 英文名稱:Star River Professional Tennis Club
  • 創辦時間:2013年9月
  • 創辦地點:廣州
  • 創始人:馬偉開
  • 涉及項目:網球
  • 主要榮譽:大滿貫女雙冠軍
    大滿貫女雙四強
    WTA頂級賽冠軍
俱樂部介紹,球員列表,教練團隊,網球學校,俱樂部報導,

俱樂部介紹

2013年9月26日, 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在北京星河灣四季會宣告成立,並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成立訓練基地,培養職業球員及職業教練,這是中國大陸成立的首家職業化網球俱樂 部。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世界知名網球教練馬偉開(彭帥教練)等出席了此次成立儀式。據悉,馬偉開將被聘為該俱樂部執行長,擬在國內招16名職業球員,同時,俱樂部還將培養優秀青少年球員走上網球職業之路。
成立儀式上,馬偉開表示職業俱樂部的主要目標,在於幫助國內選手提供更多資源和渠道。他說:“俱樂部的12位教練來自8個國家,都帶出過世界排名前50位的選手,可以說俱樂部師資雄厚。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為球員提供新的成長模式,比如通過這個平台爭取美國大學的獎學金,邊讀書邊打球。”
作為網球愛好者的黃文仔董事長表示,“球緣使我結識了馬偉開教練,並碰撞出打造中國第一個職業俱樂部的念頭。希望在國際上,有我們中國男網的一席之地。目前,我們已簽約10名教練,還將召入16名職業球員。我們還初步計畫為召集世界排名前150位的ATP和WTA球員各2名,職業排名150名外的球員4名。”一旦簽約,俱樂部將承擔球員的比賽費用和部分訓練費用。“當然,也不是長年提供‘免費午餐’。”馬偉開說,“俱樂部對成績有要求,青少年球員要力爭達到世界青少年排名前20位,職業選手則以TOP100為目標。”
據介紹,星河灣網球職業俱樂部的成立對於企業網球俱樂部職業化是一次重大突破與嘗試,也是網球職業俱樂部企業化的大膽突破和轉型。當一家極具實力的企業與一隻不堅不催的職業團隊強強聯合時,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球員能夠站在四大滿貫賽和奧運會的領獎台上。
目前,星河灣網球職業俱樂部已確定簽約的選手包括中華台北網球“一哥”、現世界排名第52位的盧彥勛,世界排名第155位的19歲“小花”鄭賽賽,以及世界排名第921位的男網小將歐陽博文。此外,俱樂部還將挑選、培養職業網球教練,為中國網球發展添磚加瓦。

球員列表

1、鄭賽賽:2016年澳網女雙四強、法網八強;2015年斯坦福頂級賽女雙冠軍、天津公開賽女雙冠軍
2、徐一璠:2016年澳網女雙四強、法網八強;2015年斯坦福頂級賽女雙冠軍、天津公開賽女雙冠軍
3、Zarina Diyas(迪亞斯,哈薩克斯坦):2014年溫網女單16強,2015年溫網女單16強
4、Magda Linette(里內特,波蘭):
5、張宇璇
6、李藝璇
7、盛鈺琪
8、Danka Kovinic(科維尼奇,黑山):
9、Valeria Savinykh(俄羅斯)
10、Yauyau(吳均柔,中國香港):
11、李越女:
12、趙靈熙:
13、呂承澤:
14、馬燁欣:
15、Ayaka Okuno(中國日本):
16、孔倩欣(中國)
17、李珈慷(中國)
18、黃嘉琪(中國)
19、袁大程(中國)
20、劉傑(中國)
21、何毅偉(中國)
22、Justin Barki(印尼)
23、段家琪(目前在美國特洛伊大學就讀):
24、楊子(目前在美國UNLV拉斯維加斯大學就讀):
25、薛伽媛(目前就讀於美國特洛伊大學):

教練團隊

總教練:馬偉開
教練團隊:
Jun Hirasawa(技術教練/日本)
Roberto Antonini(技術教練/義大利)
Teppei Kaneshige(技術+體能教練/日本)
Mark Gellard(技術教練/英國)
Martin Torrentta(技術教練/阿根廷)
Tim Nichols(技術教練/美國)
Izudin Zunic(技術教練/克羅地亞)
Paul Sindhunatha(技術教練/印尼)
Matko Jelcic(體能教練/克羅地亞)
Eric Wang(技術教練/中國)
David Gilles(體能教練/法國)
Fabien Cosmao(體能教練/法國)
Alejandro Vial(技術教練/阿根廷)
Josipa Bek(技術教練/克羅地亞)
黃怡萱(技術教練/中國台灣)
Scott Davidoff(技術教練/美國)
Goran Tosic(技術教練/塞爾維亞)
Carlo Bilardo(體能教練/義大利)
徐漢萌(治療師/中國台灣)
Gregory Scott Kidd(美國大學教練/美國)
廖銀興(隊醫/中國)
Damien Benson(康復師/澳大利亞)

網球學校

女網名將彭帥的教練馬偉開昨天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他的身份已不只是教練,還是北京一家國際網球學校的創辦者。他瞄準的不僅是比賽,還有中國網球新的未來和新的商機。“我們網校會面向12歲及以上的孩子們,幫助他們通過網球特長申請到運動獎學金,進入美國大學深造。”馬偉開說。
求學需求催生創業點子
馬偉開教練深耕職業網壇30多年,執教過的球員超過2000人,其中不乏羅迪克彭帥鄭賽賽、迪亞斯、張玲這樣的知名球員。但馬偉開說,他很遺憾一些國內球員為了網球過早放棄了學業。
最初只是希望幫國內的孩子們趟出一條網球新路,後來馬偉開從中看到創業的機會。“國內有些孩子因為網球過早放棄學業,在我看來,這其實並不可取。”馬偉開說,他清楚職業之路的艱辛、漫長和冒險。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承受每年上百萬的投入,即便有這樣的投入,會有怎樣的產出也並不可知。
“B.E.S.T網校(北京菁英國際網校英文名縮寫)想做的和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球打得很好,書也要讀得很棒,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馬偉開說。
職業和業餘選手兩手抓
試水業餘網校,馬偉開並未放手目前的職業訓練領域。自從2013年9月加盟星河灣網球俱樂部,馬偉開目前手裡中外球員不少。如今試水業餘網校,也是希望他手中的教練資源能得到更多套用。
馬偉開的另一個頭銜是星河灣網球俱樂部的執行長。這家由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和馬偉開一起合作創辦的職業網球俱樂部是中國國內第一家職業網球俱樂部。如今馬偉開試圖盤活手中的職業訓練資源。
“俱樂部的運行模式依然繼續,就是馬教練擔任俱樂部總教練。他在職業網壇打拚了很多年,手上有高水平的球員和教練資源。黃董事長則負責提供場地、住宿和一定資金來培養選手。我們的定位是職業方向,高水平的球員都可以來這裡訓練。”俱樂部人員表示。
這邊職業訓練在繼續,那邊業餘小選手也有了接觸職業高手的機會。馬偉開不僅能調動手中的教練資源,旗下球員如鄭賽賽、彭帥等,都會是業餘學員的職業樣板。
網球有望成大學敲門磚
在進專業隊、當網球教練之外,網球學員還有沒有新路,既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又不耽誤職業夢想?在馬教練看來,藉助網球去美國讀大學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B.E.S.T網校的首要目的是幫助孩子們通過網球特長申請到運動獎學金,進入美國大學深造,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想去打職業,我們強大的職業教練團隊也會提供最大的幫助。”
馬偉開說,美國大學有超過1100支女子網球校隊和約950支男子網球校隊,有許多隊伍為熱愛網球的學生提供運動獎學金,這可以大大減輕家庭的壓力;另一方面,美國大學也有優質的訓練設施、教練、體能師、醫療和理療師,以及大學網球聯賽。“孩子們可以為未來轉向職業網球做好充分的準備。我預測,未來5-8年,美國大學裡好的球員會越來越多,念完書後轉職業的也會越來越多。”馬偉開說。
體育生不再與頭腦簡單畫等號
從彭帥到鄭賽賽,馬偉開清楚職業網球道路有多難走。“至少500萬”,這是馬偉開給網球家庭估算的投資數目。怎么讓球員家庭有更多的路可以選擇,是馬偉開創業的初心。
如何藉助網球申請美國大學,網校教育團隊主管李女士介紹,“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對托福和SAT要求很高。但如果你有網球特長,ITF排名達到300位以上,即使托福成績只有90分,招生官也會考慮你的綜合素質,願意給你機會。”
和國內目前的普遍觀念不同,美國從大學到公司很看重人在學業之外的素質。馬偉開介紹,在美國大學中打過聯賽,且文化課不錯的學生,畢業後在世界500強的公司中非常受尊重和追捧。“為什麼?孩子們如果在大學校隊里,意味著他平時要訓練、比賽,還有很重的學業負擔,這要求他有很好的時間控制能力、抗壓能力以及自制能力。很多其他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手忙腳亂,但經歷過高強度體育鍛鍊的孩子卻從容得多。”這樣看來,未來再把四肢發達的體育生和頭腦簡單畫上等號,那就是老觀念了。

俱樂部報導

馬偉開在2010年認識網球選手鄭賽賽的時候,她還是個一頭短髮、帶著黑框眼鏡的“假小子”。作為教練的馬偉開當時給她定了一個規矩:一年不能剪頭髮,比賽必須穿裙子。
“他說如果你想走國際化,最好還是穿得比較正規,學一下世界前十的選手怎么穿衣怎么練球。”鄭賽賽告訴懶熊體育。
現在,鄭賽賽在WTA的單打排名為85位,雙打排名為24位。賽場上,她一頭長髮,身著耐克新款網球裙和奧克利運動眼鏡。賽場外出席活動時,她也常身著禮服,形象與之前大不相同。
“這就是職業規劃(career planning)的一部分。”馬偉開對懶熊體育表示。現在,他想要將他用以“改造”鄭賽賽的模式,運用在更多的網球選手中。
一家職業網球俱樂部
據官方介紹,星河灣網球俱樂部是馬偉開和地產集團星河灣在2013年共同創立的中國首家職業網球俱樂部。這家俱樂部不僅為球員提供職業網球培訓服務,還會負責球員職業生涯的方方面面。
1984年,20歲的馬偉開一邊在美國天普大學學習國際金融,一邊開始了他的第一個暑期網球培訓班,開啟了他迄今為止32年的網球教練生涯:在美國他創辦過網球學校;目前擔任ATP教練培訓GPTCA中國區總裁;帶出過近百位職業網球選手……
最近幾年,馬教練的頭銜又多了一個——星河灣職業網球俱樂部執行長。
據官方介紹,星河灣網球俱樂部是馬偉開和地產集團星河灣在2013年共同創立的中國首家職業網球俱樂部。這家俱樂部不僅為球員提供職業網球培訓服務,還會負責球員職業生涯的方方面面。
馬偉開舉例,一個職業網球運動員每年平均要為教練支付10-15萬美金的薪水。此外,他們還需要在體能師、康復師、訓練基地等項目上花不少錢。對於大多數獎金並不多的職業球員,這是相當沉重的經濟負擔。
而在星河灣,教練和球員的關係不再是常規情況下的直接、固定的關係。球員直接和俱樂部簽約,根據個人需求支付25萬-100萬人民幣的費用,由俱樂部提供訓練場地、食宿、教練、體能康復服務,合作時間視球員需求和成績而定。
目前,星河灣有16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職業教練,以及3名體能師。俱樂部會為球員配備教練,一名技術教練負責1-3位球員。體能師也可以同時為多名球員服務。俱樂部這種“共享式”的合作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球員每年的開支。
除了能夠在俱樂部進行訓練,球員可以通過俱樂部定製適合自己打法特點的球拍,還可以尋找商業贊助、獲得職業規劃指導。俱樂部的球員鄭賽賽和徐一璠在今年奧運會之前都拿到了耐克的贊助。
鄭賽賽在俱樂部剛組建的時候就加入其中,她表示,相比於職業球員獨立訓練參賽的方式,她更喜歡俱樂部里的多元化和集體氛圍。“團隊裡面有很多教練,你就可以換著訓練,”鄭賽賽說,“可能這段時間力量練好了,需要練習靈活性,就可以跟其他教練練習。而且大家一起出去比賽,一起加油,很團結。”
從“星河灣”走向“菁英”
馬偉開長年跟隨球員征戰世界各地。他說,“超人狀態”下的自己,每周工作100-106小時,每天的任務清單上有200多項要做的事,一周不會在床上睡覺超過兩次,還練出了隨時隨地都能睡覺的能力。
不過,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他在慢慢從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中抽離,事業的重心也從全球各地的網球場上匯聚到了他目前安家的城市——北京。
2014年底,馬偉開和朋友共同出資,成立了菁英(北京)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在原有的星河灣網球俱樂部基礎上,這家公司圍繞著網球發展出了更多條線的業務。
今年,菁英體育和北京RTG國際網球俱樂部合辦了全日制的菁英國際網球學校,並與教育交流機構萬維銳鑫合作,為學生提供網球培訓、文化課教育、食宿等綜合服務,培養12歲及以上青少年網球選手,將來通過網球特長去美國大學讀書。今年9月1日,這所學校迎來了第一批6名學員,每人每年的學費約30萬人民幣。
RTG網球俱樂部的創始人藤本龍一郎對懶熊體育表示,之所以選擇和菁英體育合作,是因為看中馬偉開在業內的眾多資源給球員培養和比賽帶來的便利,例如幫助低排位球員參賽獲得外卡,更便捷地和美國大學對接等。
馬偉開稱自己和團隊為“educator(教育者)”。在他看來,網球選手需要的教育不僅限於網球場,還包括正規系統的文化教育。
萬維銳鑫的國際項目總監李若琦曾經是史丹福大學女子網球隊的隊長,她告訴懶熊體育,在美國約有兩千多支大學網球隊,專業度都很高。球隊每年能夠從學校獲得數百萬美元的投資用於訓練和比賽,隊員還能拿到獎學金。此外,學生球員的文化教育和體育訓練是並重的,他們在訓練之餘,課業要求也很高。這樣的學生,即使將來沒有走職業化道路,在常規工作中也是很受用人方青睞的。
馬偉開從事教練工作以來,已經幫助500多位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進入到他們心儀的美國大學。最近3年,星河灣俱樂部每年都會在廣州星河灣舉辦美國大學網球雙選會,選拔推薦亞太區優秀的網球學員去美國讀大學,目前他們輸送的學員已經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內華達大學等就讀。對於職業球員,俱樂部也會建議他們在正規的訓練和比賽之餘,線上學習美國初高中課程,為日後發展做準備。
據菁英體育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球員繳納的訓練費用和星河灣、耐克、尤尼克斯、運動飲料百淬等贊助商的贊助費。
但是馬偉開想做的事不止於此,賽事組織、體育旅遊、教練員培訓、高端網球俱樂部都在他的計畫之列。“我的招兒多了去了。”
網球場上的“無限遊戲”
“別人都說我瘋了。”每當馬偉開將自己的計畫向別人和盤托出的時候,收穫的不解多於支持。
中國網球是一片職業化剛剛起步的土壤。曾經附屬於國家隊、地方隊的運動員正在像他們的前輩李娜一樣,嘗試著“單飛”。他們可以保留更多的收入,但是要自己制定比賽日程和尋找教練。而且,球員個人的職業化道路要面對的是冷冰凍的經濟數字,自己承擔大部分的訓練和出行費用,如馬偉開所說,這筆費用對於球員來說不是小數目。
另外,中國網球的民眾基礎還是很薄弱。在2015年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體育報告》中,網球的全民參與度只有4.5%,不僅被跑步、羽毛球、桌球甩在身後,還落後於廣場健身、桌球。
無論是頂尖選手,還是基礎民眾,馬偉開都想要通過自己的事業對其產生推動雖然現實看起來不甚美好,但是他還是挺有信心的。他的自信,一定程度上來自30年網球生涯積累下的各路人脈和資源。
在採訪中,馬偉開雲淡風輕地羅列著自己散布在全球各地的熟人:在美國大學率隊贏過10年NCAA網球冠軍的朋友;給大威小威當過醫療師的朋友;WTA董事會中有他的學生;商界名人是他的合作夥伴;甚至還有在台灣福茂唱片擔任總經理的哥哥……
不過,更讓馬偉開有信心的,還是網球這項運動本身的魅力和經濟效益。在他看來,網球每年的賽季長達11個月,這是足球籃球沒有的優勢;數量龐大的球迷和覆蓋率極大的電視轉播能夠帶來相當大的收益。在2013年的一項統計中,美國網球公開賽期間觀眾和球員給紐約地區帶來了7.2億美元的收入,而美國“春晚”——超級碗給紐約帶來的經濟效應為4.3億美元。
未來雖然美好,但是當下,馬偉開可能還得關注自己的事業。目前,菁英體育除了教練團隊外,只有馬偉開在內的三名行政工作人員。除了教好學生和球員,他最大的任務可能就是給自己找更多的幫手,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事業上的合伙人。
和馬偉開合作的藤本龍一郎向懶熊體育表示,菁英體育為職業球員提供的服務,如果運營得好,能夠充分利用資源,達到極高的效率。不過,這種模式對於團隊統籌、執行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驗。他表示,俱樂部十幾個球員和教練散布在世界各地比賽訓練,俱樂部需要實時跟蹤記錄他們的形成和狀態,才能為每個球員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安排。
據懶熊體育了解,隨著網球學校的開設,菁英體育已經計畫著擴大團隊,並且已經找到了一家較大規模的合夥公司。
馬偉開喜歡用紐約大學歷史學教授詹姆斯·卡斯提出的“有限遊戲(finite games)”和“無線遊戲(infinite games)”來區分自己和別人做事的不同。
在《有限和無限的遊戲》一書中,詹姆斯·卡斯提出,有限遊戲,具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遊戲規則要保證遊戲會結束,贏家奪取勝利;而無限遊戲,則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目的在於將更多的玩家帶入遊戲中,從而使遊戲得以延續。
“我玩的是無限遊戲。”馬偉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