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行

《易水行》是明代文學家何景明創作的一首樂府詩。此詩開頭四句寫高漸離等人在易水為荊軻餞行,中間四句寫荊軻行刺秦王的情況,最後四句是詩人對荊軻刺秦王這一歷史事件及相關人物的評價。全詩語言通俗簡潔,敘事形象生動,議論不落窠臼,頗具新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易水行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樂府詩
  • 作者:何景明
  • 作品出處:《大復集·卷五》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易水行1
寒風夕吹易水波,漸離擊築荊卿歌2
白衣灑淚當祖路3,日落登車去不顧。
秦王殿上開地圖4,舞陽色沮那敢呼5
手持匕首摘銅柱6,事已不成空罵倨7
吁嗟呼!
燕丹寡謀當滅身8,田光自刎何足雲9?惜哉枉殺樊將軍10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易水:在河北省西部,源出易縣境。
  2. 漸離:高漸離,燕國人,以屠狗為職業。築:古代一種樂器。荊卿:荊軻。
  3. 白衣:送行者。祖路:餞行。古代出行時,設宴餞行,並祭祀山川道路之神,稱“祖道”。祖,祭路神名。
  4. 地圖:指荊軻帶著假裝獻給秦王的燕國督亢地圖。
  5. 舞陽色沮:秦舞陽面上變色。舞陽,即秦舞陽,少年勇士,荊軻的隨從。色沮,面上變色。沮,沮喪。
  6. 摘:通“擿”,投擲。
  7. 倨(jù):同“踞”。
  8. 燕丹:燕太子丹。
  9. 田光:燕國俠士,田光曾向燕太子丹推薦荊軻去刺秦王,太子丹請他不要泄密,田光為表明心跡,隨即自殺。
  10. 樊將軍:即樊於期,本為秦將,逃奔燕國。秦王懸賞金千斤,要得到他的頭顱。荊軻同樊於期商量,“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乘機刺死秦王,以解救燕國患準,並為他報仇。樊於期深表同意,隨即自殺。

白話譯文

晚風颯颯吹,易水泛寒波。高漸離擊築,荊軻唱著歌。
行人餞行易水上,雪白衣冠眼淚落,日落荊軻登車去,頭也不回向秦國。
秦王金殿上,打開了督亢圖。舞陽顏色變,屏息不敢呼。
荊軻投出匕首劍,誤中殿上青銅柱。行刺事已敗,謾罵有如無。
可悲啊!
燕太子丹少謀略,理當滅亡自身;田光也無安邦策,自殺何足掛齒?可惜的是被枉殺了的樊將軍。

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大概不贊成僅憑一勇之力來行刺來解決國家存亡大事的輕率衝動手段而創作了這首詠史詩,藉以表達對荊軻行刺未成的惋惜和感慨以及詩人對燕太子丹、田光、樊於期三人的看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是一首詠史之作,敘述了荊軻刺秦王的歷史事件並對其進行了評論。
“寒風夕吹易水波,漸離擊築荊卿歌。白衣灑淚當祖路,日落登車去不顧。”此詩開頭四句便重現了當年送別易水的悲壯場面。這裡,詩人選用了哀風、寒波、夕陽、白衣、悲歌等多種慘澹的景象,極力渲染訣別時的悲涼氛圍,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飛車入秦,義無反顧,壯懷激烈,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同時奠定了全詩悲中有壯、壯中含悲的基調。特別地,詩人有意把送別安排在“夕陽”、“日落”之時,放在殘陽如血的大背景之中,在設色點染上寫出了新意。若銀的寒波、如水的清淚、似雪的衣冠、如訣的悲歌,色調素淡而淒清,與如血的夕陽冷熱協調、濃淡相宣,素色和絢爛相映襯,除了增加畫面的美感之外,也和荊軻的豪氣如虹、壯心似火相和諧。
接著的“秦王殿上開地圖,舞陽色沮那敢呼。手持匕首摘銅柱,事已不成空罵倨”四句簡潔地描繪了荊軻行刺秦王的過程,寫得驚心動魄。這裡,詩人運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以秦舞陽的驚恐失色來反襯荊軻的從容鎮定,以秦舞陽的懦弱怕死來反襯荊軻的勇猛堅貞,由衷地讚頌了荊軻掃除強暴的抗爭精神。其中的一個“空”宇,飽含著對失敗英雄的無限惋惜之情。
之後,詩人又發出了“吁嗟乎”的感嘆,並以“燕丹寡謀當滅身,田光自刎何足雲,惜哉枉殺樊將軍”的議論結束全詩,用此來評論這一歷史事件及其有關人物。這三句是畫龍點睛的警策之語,與眾不同地開掘了新意,使全詩的主旨更加顯豁深沉,意味無窮。
全詩語言通俗簡潔,用韻平仄交替,敘事形象生動,重點突出,議論不落窠臼,頗具新意。

名家點評

清代沈德潛:(“燕丹寡謀當滅身,田光自刎何足雲?惜哉枉殺樊將軍。”)三語千古斷案。(《明詩別裁》)

作者簡介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號大復山人,信陽(今屬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因得罪劉瑾而落職。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事敗,復起用,累官吏部員外郎,陝西提學副使。與李夢陽齊名,為“前七子”之一。有《大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