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戰國時期楚辭作品)

易水歌(戰國時期楚辭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易水歌》一作《渡易水歌》,是戰國時期荊軻將為燕太子丹秦國刺殺秦王在易水餞別之際所作的一首楚辭。這首辭前句通過描寫秋風蕭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極天地愁慘之狀,渲染了蒼涼悲壯的肅殺氣氛,滲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後句表現主人公大義凜然、義無反顧、抱定必死決心深入虎穴的獻身精神。全辭語言簡潔、直白,情景交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易水歌》
  • 作品別名:《渡易水歌》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作品出處:《古詩源》
  • 文學體裁:楚辭
  • 作者:荊軻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易水1
風蕭蕭23易水寒,壯士4一去兮不復還。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易縣,當時為燕國的南界。
  2. 蕭蕭:秋天的風聲。
  3. 兮:語氣助詞。
  4. 壯士:在這裡指荊軻。

白話譯文

北風蕭蕭呵易水森寒,壯士一去呵再不回返。 

創作背景

戰國後期,秦國發動了兼併六國的戰爭,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繼攻韓,克趙,擊魏,破楚,弱小的燕國危在旦夕。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國的荊軻(小小的衛國早已被兼併),正在燕國作太子丹的門客。為阻止秦國的進攻,燕太子丹請荊軻謀刺秦王贏政。為報國讎,亦為了答謝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荊軻慨然應允,準備以秦叛將樊於期的首級和獻燕督亢地圖為由,接近秦王而刺之。出發時,燕太子丹同眾賓客送荊軻至易水河畔,荊軻的好友高漸離擊築(一種形狀似箏的古代樂器),荊軻高聲地吟唱出這首短歌。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這首辭僅兩句,乍一看,淺近易懂,直白如話;細細品味,卻意蘊深長,正氣凜凜,而且頗具藝術功力。
全辭仿擬《詩經》“興”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首先以西風易水起興,進而引出勇士的壯志情懷,一氣貫通,頗有氣勢。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時間、地點。蕭蕭秋風,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無情感可言,而荊軻在此寄心中之情志於眼前之景物,情滿於風,意溢於水,使其帶上濃郁的感情色彩。象聲詞“蕭蕭”和形容詞“寒”的選用,十分獨到精彩。前者訴諸聽覺,後者訴諸觸覺,營造出一片肅殺、愁慘、悲壯的自然氛圍和社會氛圍,為下句主旨的出現作好了藝術鋪墊。
末句緊承首句。點明本詩主旨。因前句蓄勢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壯士捨身取義,視死如歸的豪邁而凝重的情懷。荊軻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與執掌千軍萬馬,自幼熟習劍術的秦王對陣,無異乎以卵擊石,生還的希望幾乎為零。大敵當前,國運未卜,悲哉;以弱敵強,勝負難測,愁哉;知難生還,慷慨赴死,壯哉!荊軻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舉,倘若沒有非凡的勇氣和膽魄,怎能做到。因此,雖然他“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無復他言,卻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見《史記》)。
這首不假修飾,質樸無比的歌辭,“能寫出天地愁慘之狀,極壯士赴死如歸之情“(《歲寒堂詩話》)正是因為荊軻情動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風,動易水,驚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現出迴腸盪氣的巨大魅力。
這首辭語言十分平易、簡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過對風聲蕭蕭、易水寒涼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現了荊軻去刺殺秦王時的悲壯情懷和不完成任務誓不回還的堅定意志。

名家點評

唐汝諤:惜哉劍術之疏而奇功遂不成,令千載而下英雄為之短氣。朱子謂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特其詞悲壯有足關者。
沈德潛:至今讀之,猶存變徵之聲。
張玉谷:竟說一去不還,壯在此,悲亦在此。全妙在上句寫景,助得聲勢起,故讀之愈覺悲壯。
鐘惺: “風蕭蕭”一語悽苦難讀。
胡應麟:《易水歌》僅十數言,而淒婉激烈,風骨情景,種種具備。亘千載下,復欲二語,不可得。

作者簡介

荊軻(?-前227),戰國時衛國(今屬河南省)人。好讀書,擅劍術,有膽識。遊歷燕國時被燕太子丹拜為上卿,受命謀刺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未遂被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