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劇場

易俗社劇場

易俗社劇場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古城內十字街東北側北大街西一路口。易俗社是秦腔史上第一個以戲劇推進社會改革的戲曲學社。1917年6月購得宜春園作劇場。1924年魯迅到陝後五次在此看戲,並題“古調獨彈”匾額。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在此組織晚會,掩護西安事變的發動。1938年丁玲率西北戰地服務團演出於此。劇場經多次維修,坐南朝北,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俗社劇場
  • 地點:西一路272號
  • 批次: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易俗社歷史介紹,易俗社地點介紹,

易俗社歷史介紹


易俗社劇場,位於西一路272號,隸屬西安易俗社,是國家現存較早的劇場,民國元年(1912年),陝西修史局總纂李桐軒孫仁玉二人發起組建易俗社,民國6年(1917年)6月,易俗社購得武廟街“宜春園”,作為演出場所。同年10月,裝置了西安最早的旋轉舞台。磚木結構、鏡框式舞台,台口橢圓,有一尺高的木欄桿裝飾、卷棚蓋頂。場內除設條凳座位外,兩側留有站票位。站票位上方設左右觀劇樓,樓下木柱支撐,可容納觀眾千餘人。宜春園從此改名“易俗社”,陝西督軍陳樹藩題書社名。該社老一代秦腔藝術工作者在此借民眾喜愛的戲曲形式,宣傳民主思想,進行通俗教育,啟迪民智,為我國新文化運動做出了積極貢獻。民國13年(1924年),魯迅先生來西安講學,6次在此觀看演出,並捐銀洋50元、親題“古調獨彈”匾額相贈。1983年12月列為市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易俗社地點介紹


易俗社劇場位於西安市關岳廟街(今西一路)關岳廟對面,坐南向北。此地原為“宜春原”,清末固原提督張志行(蒲城縣人)之子張少雲愛好二簧,購地建築室內劇場,以演二簧為主。民國五年(1916),軍閥陸建章督陝時整修,裝置了西安最早的轉台,作為京劇演出場所。民同六年賣給易俗社。該社又對原舞台進行改造修葺。由當時陝西督軍陳樹藩書題“易俗社”牌名。“宜春園”始更名為“易俗社劇場”,成為陝西最早的現代化劇場之一。劇場由前廳、觀眾廳(含樓座)、舞台、演員化妝室組成,磚木結構。設座席九百零四位。舞台為鏡槓式,台口寬十三米。高八米。總進深十七米。舞台空間高度十二米,上下場門附台面積十四平米,演員化妝室三十平米。1956年後,增施現代設備,台上燈光設備有四十三路可控矽操光台一台,聚光燈四十台,新式聚光燈三十六台,旋轉式幻燈十台,雲燈十五台,追光、造型、八格條燈備四台,紫外線燈、平閃燈、自動換色器各一台;音響設備有五百瓦主放機、五十瓦與八十瓦擴音機各一台,控制放大機兩台,並置有大幕、二道幕、三道幕和天幕,備有布景吊桿八道。電源總負荷量為十二萬伏。
該劇場長期為陝西易俗社(今西安易俗社)固定演出場所。自其建成後秦腔正式進入劇場演出,三十年代的現代燈光布景也首先在這裡出現。首場開台演出的是孫仁玉的《復漢圖》前本。現為陝西戲曲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