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瞶

昏瞶

昏瞶,漢語詞語,拼音hūn guì,釋義:謂眼睛昏花。糊塗;認識模糊。迷糊;昏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昏瞶
  • 拼音:hūn guì
  • 注音:ㄏㄨㄣ ㄍㄨㄟˋ
  • 解釋3:迷糊;昏迷
詞目,引證解釋,

詞目

昏瞶,拼音hūn guì

引證解釋

1、謂眼睛昏花。
清李漁《凰求鳳·先醋》:我七旬已過,適當謝事之年,昏瞶雙眸,不辨屏間雀影
2、糊塗;認識模糊。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若戒懼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瞶,便已流入惡念
清黃鈞宰《金壺浪墨·醫理》:後檢方書, 明有萊菔可解參毒之說,何昏瞶一至此耶!
清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摺子後頭歸結到兩江總督身上,說他年老多病,昏瞶糊塗,日惟以扶鸞求仙為事,置吏治民生於不顧。
3、迷糊;昏迷。
明張敬修等《文忠公行實》:已而天子聞太師不粥,遣中使問太師天下大計。太師迷惑昏瞶。
清東軒主人 《述異記·托體復生》:吾乃嘉興北門外某姓之女,年十七,尚未適人,偶患病昏瞶,似一夢然,今始甦醒
《獅子吼》第二回:目前如見無數夜叉,驅殺千百地獄人,驚悸之餘,時作昏瞶。
葉紫 《夜的進行曲》:眼睛一朦朧,頭腦就覺得更加沉重而昏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