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伴侶圖(明唐寅春山伴侶圖)

春山伴侶圖

明唐寅春山伴侶圖一般指本詞條

《春山伴侶圖》是明代畫家唐寅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全圖用水墨完成,畫中表現的是春日山間的景色。畫中山里萬樹綻青,曲欄掩映,初春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的感受。畫家畫山秀美清麗,以柔和的皴麻,著意於水墨渲染,益見明秀逗人,全圖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該圖運用元人筆墨為山川寫容,卻又具有宋代山水畫之風的。位置經營也別具匠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山伴侶圖
  • 幅式:立軸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唐寅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 規格:縱82厘米,橫44厘米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構圖,技法,名家點評,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春山伴侶圖
此畫遠處,為巒山疊嶂,有的山峰矗立,如利劍穿天,被繚繞的迷霧掩映;中景為山腰,除長有幾株樹木,其餘均為灌木叢生,較為齊整地排列。近處為成片的岩石,不高不矮,疊砌在一起,岩石上的幾株松樹,樹根粗壯而盤迴。近景右側山石上畫有一屋宇,屋內端坐二人,其中一老者身著衣袍,醮以淡紅色。左上題有七絕一首:“春山伴侶兩工人,擔酒尋花不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

創作背景

明弘治年間,唐寅因科舉舞弊案被罷為浙江小吏,後又因失錯投靠想篡位的寧王,不得不裝瘋賣傻逃出寧府,在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與官場無緣。唐寅在徹底的絕望中畫了《春山伴侶圖》。

藝術鑑賞

主題

《春山伴侶圖》雖是畫家失意之時所作,但情感表達卻達到非常飽和的狀態。一方面借著繪畫來表達自己對畫中美好生活的期盼,藉以自慰。而另一方面則更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狀態的不滿。

構圖

該圖構境並沒有那么複雜,近、中、遠景並沒有分的特別明顯,不似王蒙畫的那般曲折蜿蜒、繁複多層,而是顯得簡單平淡。大磯石塊上,一人面朝正面,另一人背對畫面與其相之,兩人盤坐一起。中景左側也有土坡山石,枯枝圍繞下,枯樹多生幾簇新芽和新葉,飽含春之暖意。在其上部左側方有一山谷,谷口懸泉如練。中部曲欄掩映,山路遷回,最右側還有一小瀑布,匯入溪流。遠景則為層疊的大峰遮住了一塊小峰,前面山勢起伏平緩,後面山勢奇峭陡立,如此對比多生趣味。整幅構境簡單洗鍊,高嶺回聳,春山吐翠,到處透露出春的氣息。

技法

縱觀此圖,景象呈蒼秀之致,整體風格清秀俊逸,畫法較北派輕、較南派重。此畫山巒秀美,山勢起伏並不是很大,山體轉折也不像他早期的山水那樣明顯方折,多的是一種柔和圓潤之美,極富空靈幽靜之境。該圖技法一改以往的方折堅硬之筆,轉為柔和圓潤之筆,線條婉轉流暢,山石輪廓清晰。用筆多為細勁中鋒,纖而不柔,剛柔相濟。效法多為短研長效,順筆逆毫,方折圓轉交替使用,變化多端。樹石參考南宋院體畫法,勾線工整嚴謹,披麻皴和亂柴皴相結合。山石運用乾筆淡墨,隨山勢、山形、山質而妙用效法,近景山石多用短披麻皴,遠景山勢多用長披麻皴,再加以淡墨進行分染,墨色多變。樹枝多取法宋院體畫,勾勒嚴整精細,樹皮用短筆皴之,樹葉兼用點葉、夾葉等筆法,枯枝堅硬有質感。整幅畫面除一人設儲石色,其餘都以水墨設色,畫面淡雅清麗,有平淡天真之趣。

名家點評

清代書畫鑑賞家吳修《青霞館論畫絕句》:“唐子畏《春山伴侶圖》……余見於蘇州薛壽魚家,後歸婁東畢氏,所見子畏山水之精無出此之左右者。”

歷史傳承

《春山伴侶圖》為龐萊臣所收藏,後流入上海博物館。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明代畫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吳門四家)。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從小聰明好學,詩文書畫,無一不精。29歲時,他考中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自詡為“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等。他的山水畫師法周臣、李唐、劉松年,風格秀逸清俊,筆墨細秀,布局疏朗。傳世畫作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秋風紈扇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