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佛教

明代佛教

明代佛教是從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毅宗崇禎十七年(1644)前後二百七十六年間朱明一代的佛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佛教
  • 時間:1368
  • 由來:太祖對於佛教有意加以整頓
  • 代表作:《心經》、《金剛》、《楞伽》
歷史由來,主要貢獻,對外關係,

歷史由來

明代政權建立之初,有鑒於元代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轉而支持漢地傳統的佛教各宗派,因此喇嘛教在內地漸衰,而禪、淨、律、天台、賢首諸宗逐漸恢復發展。太祖早年出身於僧侶,對於佛教有意加以整頓。洪武元年(1368)即在南京天界寺設立善世院,命僧慧曇管領佛教,又置統領、副統領、贊教、紀化等員,以掌全國名山大剎住持的任免。三年(1370)又召集各地僧耆,規定寺院為禪、講、教(包括依瑜伽教修行及應赴佛事等)三類,要求僧眾分別專業。隨後又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啟建“廣薦法會”及點校藏經,進行刻版。對於僧人普給度牒,廢除過去計僧賣牒的免丁錢,並命各地沙門講習《心經》、《金剛》、《楞伽》三經。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對於佛教的整頓更為積極,仿照宋制設各級僧司、僧官[其制在京設僧錄司,各府設僧綱司,州設僧正司,縣設僧會司。
明代佛教明代佛教
僧錄司諸僧官由禮部任命,有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左、右覺義等職。主要任務是監督僧眾行儀及主管考試等。從洪武二十五年(1392)起,僧錄司務僧官都按級給俸,最高的月給米十石,最低的五石。見太祖實錄],制定僧服色別,嚴格區分禪、講、教三類。十七年(1384)採納禮部尚書趙瑁的建議,規定每三年發度牒一次,並加考試,不通經典者淘汰。二十四年(1391)命各州府縣只許保留大寺觀一所,僧眾集中居住,限各府不得超過四十人,州三十人,縣二十人。規定男子非年達四十歲以上,女子非五十以上者不準出家見《明史.職官志》三)。復通告全國,防止僧俗混淆,規定僧人誦經儀式和施主布施金額,這就是所謂《申明佛教榜冊》,是明初整理佛教的一項重要檔案。又命各府州縣的僧官,就地調查雜處民間的僧人實數,要他們集中居住。次年(1392)通知全國各級僧司造僧籍冊,擬刊布各寺,使互周知,名為《周知板冊》。後以執行手續過煩,不久就停止了。

主要貢獻

明初以來,僧道度牒是免費發給的。但考試限制很嚴,私度因而激增。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濟四川、貴州饑荒,採納朝臣建議,實行收費發牒制度,凡僧道納米五石者,給與度牒。憲宗成化二年(1466),淮揚地方大飢,也用同法以賑濟。成化八年(1472)淮揚巡撫張鵬請給僧道空名度牒一萬道,以買米濟荒,雖一度遭到反對,但到了次年戶部卻發給空名度牒十萬道,以賑濟山東。這樣,有牒僧道既大量增加,寺觀自然隨之而增。據成化二十一年(1485)統計:
在成化十七年(1481)以前,京城內外的官立寺觀,多至六百三十九所。後來繼續增建,以致西山等處,相望不絕。自古佛寺之多,未有過於此時者。而納費發牒之舉,直繼續到明末為止(《大明會典》卷一百零四)。
明代寺院的土地雖不如元代的多,但明初對於大寺,也常有給田贍僧之舉。
如報恩、靈谷、天界,號為南京三大寺,都有許多寺田。南京報恩寺的田地塘盪就有一萬餘畝(《金陵大報恩寺塔志》)。江南各地著名寺院也都有相當多的土地。常州武進縣土豪陸衡典了彌陀寺田土三千畝,到期不肯全部交還,因此興訟,於是開始禁止買賣寺田(《欽錄集》洪武十九年條)。洪武二十七年(1394),規定全國大寺有錢糧者,設鑽基道人一人,專辦差稅,其餘僧眾都不許在外奔走,交結官司。到了景泰年間(1450—1456),令各處寺觀田地,每所限置六十畝為產業,其餘都撥給農民佃種納糧(《大明會典抄略》“僧錄司”),鑽基道人之制也就跟著廢止了。明代對於喇嘛仍給以應有的宗教上優遇。洪武六年(1373)
前元帝師喃迦巴藏卜入朝,即與以熾盛佛寶國師稱號。洪武七年(1374)帕思巴後代公哥監藏巴藏卜入朝,又尊為帝師,加國師稱號。設定西寧僧綱司,任喇嘛三刺為都綱;於甘肅河州,設定番漢二僧綱司,以藏僧任僧官。成祖即位後,對喇嘛更加重視。永樂元年(1403)遣中官侯顯入藏,迎哈立麻至京,親往慰問,請於南京靈谷寺啟建法會,給與大寶法王稱號。當時宗喀巴(1357—1419)在藏傳弘佛法,名稱普聞,成祖又派大臣四人往請,宗喀巴派遣上首弟子釋迦智(1354—1435)前來京師,成祖即給他以大慈法王稱號。後釋迦智回西藏創建色拉寺(拉薩三大寺之一),又再度至京,任永樂、宣德兩代國師(張建木《宗喀巴大師傳》)。計永樂時代(1403—1424)受封的藏族喇嘛,有五王、二法王、二西天佛子、九大灌頂國師、十八灌頂國師(《明會要》卷七十八)。憲宗、孝宗、武宗三代(1465—1521)都深崇喇嘛。來京藏僧,也多給以西天佛子、灌頂國師等尊號。武宗且通達梵語,自號大慶法王,給藏僧食茶八萬九千餘斤。神宗萬曆五年(1577)蒙古可汗俺答入青海,聞第三世達賴索南嘉措(1543—1588)至西寧附近弘法,即率眾萬人歡迎,給以“遍知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尊號(達賴喇嘛之名就從這時開始)。索南嘉措遂致書當時宰相張居正致敬,表示當勸順義王(時俺答受封為順義王)早日回蒙,並獻禮物四臂觀世音、氆氌、金剛結子等。
萬曆十六年(1588)神宗曾派人迎索南嘉措前來北京,但他於是年即在內蒙逝世了。
明初各宗派中,禪宗盛行,而以臨濟為最,曹洞次之。元末禪僧繼續傳法於明初的,有楚石梵琦、夢堂曇噩、愚庵智及。明初知名的禪僧有季潭宗泐、恕中無慍、呆庵普莊、見心來復、斯道道衍、雪軒道成、南洲溥洽等。中葉以後,則有楚山紹琦、空谷景隆、笑岩德寶、無明慧經、無異元來、永覺元賢、湛然圓澄等,各闡禪學於南北各地。
梵琦(1296—1370)和曇噩都曾參加蔣山法會,為太祖所禮重,著有《北游集》、《鳳山集》、《西齋集》及《六會語錄》。曇噩(1283—1371)著有《新修科分六學僧傳》三十卷行世。智及(1311—1378)四主名剎,為元叟行端以後的有名宗匠(《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
宗泐(1318—1391)與來復齊名。洪武五年(1372)於鐘山建法會,太祖命他升座說法,並作《贊佛樂章》八曲,又命主金陵大天界寺,掌全國僧事。與如玘箋釋《心經》、《金剛經》、《楞伽經》,頒行全國。所著有《全室外集》九卷。無慍(1309—1386)從元叟行端出家,居台州瑞岩時,日本懷良親王慕他的名望,遣使請往日本傳教,太祖因此召他至南京,但無慍以老病辭。所著《山庵雜錄》二卷,稱為宗門七書之一(《南宋元明僧寶傳》卷十二)。普莊(1347—
1403)深於禪學,又善講說。洪武十年(1377)朝廷命各地僧徒講習《心經》、《金剛》、《楞伽》三經,他受請講授於金山寺,由是著名。又曾主江西訟E居山及浙江徑山。所著《呆庵語錄》,後湮沒不傳(《南宋元明僧寶傳》卷十三)。
來復(1319—1391)擅長詩文書法,歷主寧波天寧及杭州靈隱諸大剎,曾被召至京,受四眾歸敬。後因丞相胡惟庸案牽連被殺。著有《四會語錄》及《蒲庵集外集》六卷。道衍(1335—1418)號逃虛子。成祖起兵時,任為軍師,即位後,論功授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1404)任太子少師,複姓姚,命名廣孝。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還仍緇衣。他除監修《太祖實錄》及監修《永樂大典》外,著有《道余錄》一卷、《淨土簡要錄》一卷、《諸上善人詠》一卷、詩文《逃虛子集》
十卷(《明史》卷一百四十五)。溥洽(1346—1426)博究教典,並通儒書,曾任僧錄司左善世。建文帝出奔時,成祖疑他與聞其事,把他拘禁十餘年。後因道衍臨終之請,始釋其獄。寂後,楊士奇為撰塔銘(《補續高僧傳》卷二十五)。
道成(1352—1432)出於萬松法嗣雪庭福裕一系,嘗住金陵天界寺,永樂初曾出使日本。
紹琦(1404—1473有語錄四卷曰《笑岩集》。德寶門下出幻有正傳,正傳門下有密雲圓悟、天隱圓修、雪嶠圓信三名僧,各傳道一方,時稱為臨濟中興。圓悟(1566—1642)重興寧波天童寺,為明末禪宗著名宗匠。嗣法弟子有漢月法藏、浮石通賢、破山海明、費隱通容、木陳道忞 等十二人。其法系蕃衍,遍於全國。
慧經(1548—1618)住江西新城(今黎川縣)壽昌寺,倡導農禪,重振曹洞宗風。其法嗣四人,以博山元來、鼓山元賢二系最盛。由此二系的蕃衍,使曹洞一宗在江西、福建、廣東三省和天童一系的臨濟禪形成對峙之勢(《五燈會元續略》卷一)。元來(1575—1631)開法江西博山,門下出宗寶道獨、棲壑道丘、星郎道雄等,其法系頗盛於廣東。元賢(1578—1657)住福建鼓山,大唱曹洞禪,著有《補燈錄》、《繼燈錄》、《永覺禪師廣錄》(三十卷)等二十餘種。圓澄(1561—1626)在法繫上與元來、元賢為同門昆季。他開法紹興雲門顯慶寺,法席大盛。門下麥浪明懷、石雨明方、三宜明孟、瑞白明雪等,都是禪宗知名者。
著有《慨古錄》、《宗門或問及語錄》八卷(《南宋元明僧寶傳》卷十五)。
華嚴宗在正德至嘉靖之間(1506—1565)稍弘於北方。無極(明信)由魯庵(普泰)傳授賢首教旨歷二十餘年,門下出雪浪洪恩(1545—1608),盡傳其學,著名於江南。雪浪弟子知名的有巢松慧浸和一雨通潤。一雨的弟子有蒼雪讀徹和汰如明河。慧浸(1566—1621)善於講說,通潤(1565—1624)精於著述。明河(1588—1640)曾疏《楞伽》、《楞嚴》二經,並著《補續高僧傳》二十六卷。
蒼雪(1588—1656)別號南來,善講《華嚴大疏》,並工詩文,有《南來堂詩集》
行世(弘方《賢首宗乘》)。
天台一宗,宋元兩代盛傳於江浙。入明以來,只有東溟慧日、原璞士璋、白庵力金(一作萬金)等數家。慧日以後,繼述的有無礙普智、萬松慧林、千松明得、百松真覺諸家。至萬曆間無盡傳燈(1553—1627)住天台幽溪高明寺,始重立天台祖庭,大開講席。他著有《法華玄義略輯》一卷、《天台傳佛心印記注》
二卷等,時稱為天台中興。其後智旭繼之,著有《法華綸貫》一卷、《法華會義》
十六卷、《大乘止觀釋要四卷》等,為明代天台最後的一大家。
慈恩宗典籍,宋元間漸次失傳,至明初幾乎成為絕學。正德年間(1506—1521)魯庵稍弘於北方,無極繼之,漸傳於南地。雪浪從無極學《華嚴》,旁及《唯識》,輯有《相宗八要》。其門人巢松曾領學徒在焦山專攻《成唯識論》三年;一雨著有《成唯識論集解》十卷,可知其學風的趨向。後紫柏盛讚慈恩一宗,學者復繼起研究。明昱(1527—1616)曾講唯識於南京、北京及杭州等地,著有《成唯識論俗詮》等《相宗八要解》(王肯堂《成唯識論俗詮序》)。王肯堂(?—1614)亦治《成唯識論》,因感慈恩著疏亡失,乃輯藏中經論及《華嚴疏鈔》、《宗鏡錄》諸典正釋唯識之文,編撰《成唯識論證義》十卷。崇幀年間(1628—1644),祩宏的弟子紹覺(廣承)講唯識於杭州蓮居庵,其門下有靈源(大惠)、辯音(大基)和新伊(大真)等。廣承著有《唯識音義》八卷,未成而寂,由辯音補輯成書。大惠著有《成唯識論自考錄》十卷。新伊著有《成唯識論合響》十卷(《靈峰宗論》卷八之一)。新伊的法嗣智素,又撰《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十卷。此外,當時的唯識學者還有古德、內衡等(錢謙益:《上內衡法師書》,見《有學集》卷四十)。
律宗自明初以來,也很衰微。正統間(1436—1449)朴原主杭州昭慶寺,奉命開壇傳戒,時稱宗師(《新續高僧傳》卷二十八)。萬曆初,如馨(1541—1615)在南京古林寺傳戒,三昧(1580—1645)繼之,律學大振。晚年應請入南京寶華山傳戒,著有《梵網經直解》四卷。其法嗣見月繼制《傳戒規範》,古林遂成律宗道場。同時福州鼓山元賢,廣東鼎湖山道丘、弘贊等,均盡力於律學之復興。弘贊著有《四分律如釋》十二卷、《四分律名義標釋》四十卷(《鼎湖山志》
卷二、三)。
淨土法門,自宋元以來成為各宗的共同信仰。明初梵琦、大佑、慧日、妙葉、普智、道衍等,都弘贊淨土,各有著作。
嘉靖至萬曆間(1522—1619)宗本、傳燈等都宣揚淨土法門。
特別是雲棲祩宏,專志淨業,廣受緇素的歸向,建立了淨土一宗的道場。智旭精究各宗教義,亦以淨土為三學(禪、教、律)的指歸。他的弟子成時,選編有《淨土十要》,流傳很廣。
此外,慧經、元來、元賢、圓澄等曹洞宗匠,也都提倡禪淨雙修。其影響一直延至今日。
明代中葉,自宣宗至穆宗(1426—1572)一百多年間,各宗都衰微。但到神宗萬曆時期(1573—1619),名匠輩出,形成佛教的復興氣象。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是雲棲祩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藕益智旭(1599—1655),號稱明末四高僧。
明代在家居士對佛教的研究,也形成一種風氣。宋濂、李贄、袁宏道、矍汝稷、王宇泰、焦竑、屠隆等,都於佛學有相當理解,遺有許多有關佛學的著作。
宋濂為明初翰林學士,曾三閱大藏,著有《宋學士文集》。所撰高僧塔銘等文字三十九篇,祩宏輯成《護法錄》,為元末明初佛教史傳的重要資料。李贄出入儒釋之間,尤好禪宗。著有《文字禪》、《淨土訣》、《華嚴合論簡要》等書。
袁宏道與兄宗道、弟中道三人,俱以文章知名。他初學禪於李贄,後歸心淨土法門,撰有《西方合論》,宣揚淨土。矍汝稷博覽內典,匯集禪門宗師語要,撰《指月錄》三十二卷,盛行於世。王肯堂精於醫學,學佛研習唯識,著有《成唯識論證義》。焦竑長於文字,舉進士第一,與李贄往來論學,因歸心佛法。著有《楞伽》、《法華》、《圓覺》等經的《精解評林》各二卷。屠隆是著名的文藝家,晚年學佛,著有《佛法金湯錄》三卷,駁宋儒排佛言論。
其他如嚴訥、虞淳熙、莊廣還等,多從祩宏習淨土法門。
莊廣還編有《淨土資糧全集》六卷。紫柏、密藏之倡刻嘉興藏,多得力於袁了凡、陸光祖、馮夢禎、陶望齡等的護持。這些居士對於明末佛教之復興起著很大的作用(《居士傳》卷三十七至四十六)。
明代佛教教義的研究,以《楞嚴經》為最盛。現存明代研究《楞嚴》的著述,尚有數十種,著名者為真鑒《楞嚴正脈疏》十卷、德清《楞嚴通議》十卷、通潤《楞嚴合轍》十卷、智旭《楞嚴文句》十卷及《玄義》二卷、錢謙益《楞嚴經疏解蒙鈔》十卷、曾鳳儀《楞嚴宗通》四卷等。《心經》、《金剛經》、《楞伽經》,自明太祖指定為僧徒必須講習的三經後,註解極多。除宗泐、如玘所釋以外,《心經》有宋濂《般若心經解義節要》一卷、真可《心經註解》一卷、德清《心經直說》一卷、李贄《心經提綱》一卷等;《金剛經》有真可《金剛經釋》一卷、德清《金剛經決疑》一卷、智旭《金剛經破空論》一卷、曾鳳儀《金剛經宗通》
七卷等;《楞伽經》有德清《觀楞伽經記》八卷、通潤《楞伽經合轍》八卷、智旭《楞伽經玄義》一卷及《義疏》九卷、曾鳳儀《楞伽經宗通》八卷等。《法華》、《華嚴》、《起信論》,亦極流行。天台著述,有一如《法華經科注》七卷,如愚《法華經知音》七卷、通潤《法華大竅》七卷、德清《法華通義》七卷,智旭《法華會義》十六卷等。華嚴有德清《華嚴經綱要》八十卷、方澤《注華嚴經合論纂要》三卷等。戒律的著述,以《梵網經》為最盛。現存的有祩宏《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五卷、寂光《梵網經直解》四卷、智旭《梵網經音義》一卷及《合注》七卷、今釋《梵網戒疏隨見錄》一卷等。
明代撰著的佛教史籍,現存的有玄極《續傳燈錄》三十六卷、文琇《增集續傳燈錄》六卷、加惺《大明高僧傳》八卷、明河《補續高僧傳》二十六卷、幻輪《釋氏稽古略續集》三卷、元賢《繼燈錄》七卷、《建州弘釋錄》二卷、傳燈《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如卺《禪宗正脈》十卷、淨柱《五燈會元續略》八卷、通容《五燈嚴統》二十五卷、通問《續燈存稿》十二卷、朱時恩《佛祖輩綱目》
四十一卷及《居士分燈錄》二卷、黎眉《教外別傳》十六卷、郭凝之、圓信合編《先覺宗乘》(輯錄居士入道機緣語要)五卷、《優婆夷志》一卷、心泰《佛法金湯編》十卷、屠隆《佛法金湯錄》三卷、夏樹芳《名公法喜志》四卷等。其他禪僧語錄,為《嘉興藏》及日本輯《續藏》所收的約有百餘種。
明代的刻藏事業,前後共有五次。即洪武年間(1368—1398)初刻於南京的《南藏》,永樂年間(1403—1424)再刻於南京的《南藏》和刻於北京的《北藏》,在這以後有刻於杭州的《武林藏》,乃至萬曆年間(1573—1619)開雕而完成於清初的《嘉興藏》。前三藏是官板大藏,後者是私刻大藏。
《武林藏》是中國最初刻成的方冊大藏經,開刻年代不明。《嘉興藏》是真可及其弟子密藏計畫,幻予繼之主持,經德清、袁了凡、陸光祖、馮夢禎等支援刻成的《方冊大藏經》。初開刻于山西五台山,後褹E至浙江徑出,而由嘉興楞嚴寺發行。故依刻經處所稱為《徑山藏》,依發行地稱為《嘉興藏》。
此外,明代還有藏文藏經(甘珠爾)的刊行,在永樂和萬曆時代,前後曾翻刻過兩次。此甘珠爾原系十四世紀之初由嘉漾比丘刻成,藏於藏地奈塘寺,世稱奈塘版。永樂八年(1410),成祖遣使藏地訪求經典,即取其經藏全部翻刻,又翻刻其丹珠爾(論藏)部分要典《般若》、《中道》、《律論》、對論、二種《比量論》六論隨經藏發行,稱為永樂版。這是明代初刻的“蕃本”大藏經(見永樂八年“藏經贊”)。其後萬曆三十三年(1605),又翻刻永樂版蕃本,以黑字印行,稱為萬曆版(呂澄 《西藏佛學原論》,深浦正文《佛教聖典概論》第十章)。

對外關係

明代建國以後,為實行和平外交政策,於洪武三年(1370)命僧慧曇出使國外,開了以僧為使的創舉。慧曇率領使節團一行二十餘人,訪問西域各國,於洪武四年(1371)秋到達僧伽羅國(今斯里蘭卡)。他以高齡勞瘁,到僧伽羅後不久即患病,自知不能復命,預向僧伽羅王留下遺表而寂(宋濂《覺原禪師遺衣塔銘》)。洪武十年(1377),宗泐又繼慧曇遺志,奉命率領佛徒三十人,再使西域。往返六年,至洪武十五年(1382)歸國,從印度取回《莊嚴寶王》、《文殊》
(真實名義)等經。
其次是對日外交。當時日本為南北朝時代(1336—1396),南朝太宰府懷良親王曾遣日僧祖來來中國致書通好,洪武四年(1371)十月至京。太祖即命禪僧祖闡、天台講僧克勤等送祖來還國(《明史日本傳》)。迨達九州時,懷良親王已出奔,新任地方官懷疑祖來乞師中國,把祖闡等拘留在九州太宰府。後經京都王朝得悉其事,派輿馬來迎。足利義滿欲請祖闡主持天龍寺,克勤未允,只為日本僧俗演說佛法而已。洪武七年(1374)五月,祖闡、克勤等回至南京,太祖以他們不辱使命,給以嘉獎,並令克勤蓄髮拜官(宋濂《送無逸勤公出使還鄉省親序》)。建文三年(1401)日本足利幕府也遣僧祖阿等來明。建文四年(1402)
祖阿歸國時,惠帝亦遣僧道彝(天倫)、一庵(一如)赴日還聘。次年(1403)
二月,明使歸國時,足利義滿又遣僧堅中圭密為正使來明。時惠帝出奔,成祖即位,日使適到稱賀,逐遣趙居任、張洪及僧道成等,送日使者還國並贈書通好(《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
明代中國和尼泊爾的外交往來,也以僧人為使節。洪武十七年(1384),太祖命僧智光與其徒惠辯等齎璽書彩幣出使尼八刺國(今尼泊爾),其王馬達納羅摩遣使隨智光入京,送金塔、佛經及名馬方物,於洪武二十年(1387)到達南京。
太祖報以銀印、玉圖書及幢幡彩幣等。智光在尼泊爾時,曾從麻訶菩提上師受傳金剛曼陀羅四十二會,歸國後譯有《八支了義真實名經》、《仁王護國經》、《大白傘蓋經》等(《明史》卷三百三十一《西域列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