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大姜

昌邑大姜

昌邑大姜,山東省昌邑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昌邑大姜種植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初年。昌邑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熱同季、乾濕明顯。境內土層深厚,土壤結構好,土質疏鬆,透氣性好,適宜於生薑種植。昌邑大姜外皮金黃,皮薄塊大,大小均勻一致,清潔、不乾皺。

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昌邑大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邑大姜
  • 產地名稱:山東省昌邑市
  • 品質特點:肉質鮮嫩,辛辣適中,姜味濃郁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67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1月22日
產品特點,生物學特徵,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生物學特徵

昌邑大姜品種屬疏苗類型,生長勢強、植株中等偏矮、莖桿粗壯、分枝少、葉色深綠、葉片肥厚,根莖節少而較稀,姜塊肥大,顏色鮮黃,薑汁含量多,纖維少。一般株高80—100厘米,生長旺盛者可達100厘米以上,每株分枝8—13個。單株根莖重一般1000—2250克,重者可達4000克以上。姜球常呈品字型排列,生長期200天左右。
昌邑大姜

外在感官

昌邑大姜在長期的栽培和自然選擇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徵,其品種上以“金昌大姜”為主,生產出的肉質鮮嫩,粗纖維少,口感脆,辛辣適中,姜味濃郁。

內在品質

昌邑大姜內在營養豐富,乾物質≥5.0%;鈣≥18.0毫克/100克;鋅≥1.5毫克/千克;鐵≥8.0毫克/千克;硒≥7.5×10—3毫克/千克;維生素C≥2.0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山東省昌邑市南臨峽山水庫,北臨萊州灣,地形由南向北逐漸變低,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南部為低山丘陵區、中部是平原區、北部是濱海平原區。土壤類型以河潮土、褐土為主,占土壤總面積的81.71%,土層深厚,土壤結構好,土質疏鬆,透氣性好,pH值為6—7,土表0—20厘米
內為中性土壤,容重為1.29克/厘米,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益於大姜生長的營養,有機質(12.9克/千克)、全氮(1.10克/千克)、全磷(1.12克/千克)、速效氮(116.5毫克/千克)、速效甲(57.8毫克/千克),並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土質結構疏鬆,土層較厚,含氧充足。

水文情況

昌邑市境內灌區為峽山水庫昌邑灌區。市域內淺層地下水類型以鬆散岩類孔隙水為主,含水層為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含水層結構因地導岩性、分布部位以及埋藏條件不同,其水文地質特點也有明顯差異。自南部山前至濰河沖積扇中部為淡水分布區;往北濱海平原下部有鹹水體向淡水區侵入,將淡水分成淺層淡水與深層淡水,鹹水體項底界面呈“喇叭”形向北展布;北部濱海平原至沿海地帶深部均為鹹水,部分地段賦存滷水。

氣候情況

昌邑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降雨集中、雨熱同季、乾濕明顯。常年≥0℃積溫4278.6℃;無霜期195天;年平均降雨量604.5毫米,且年內、年際時空分布不均,春季3—5月份降雨量占13.96%,夏季6—9月份降雨量占73.48%,秋後10月至次年2月占12.56%,形成冬春乾旱、夏澇、晚秋又旱的典型氣候特徵;年平均蒸發量1337.5毫米;最大凍土層深度為50厘米。優越的生態地理環境,適宜的土壤和氣候,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條件。
昌邑大姜昌邑大姜

歷史淵源

“昌邑大姜”追述其淵源,最早栽培的是昌邑市都昌街辦的伍塔村。伍塔村位於濰河西畔,立存於明代之初,因村東南有五座和尚塔而得名。因此,昌邑大姜生產歷史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昌邑大姜是昌邑市農民種植的傳統品種,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明代初年。相傳為一化緣和尚從武夷山帶來,為報恩送給昌邑市伍塔村馬姓村民,然後廣泛種植。
2010年,昌邑市大姜協會制定了科學嚴格的大姜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在管理上實行“六統一”:統一環境質量,統一生產資料,統一管理技術,統一產品標準,統一監測方法,統一產品標識。在大姜栽培上,合作社成員由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產品統一購銷,每年統一對土壤測土一次,根據測驗結果調配肥料使用。儘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確保產品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從而有效地改善了大姜種植生態環境。在產品質量檢測上,2010年山東宏大生薑市場在山東省商務廳的支持下,投資820餘萬元,成立了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對進入市場交易的農產品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
2014年,在國家商務部、山東省商務廳的指導下,昌邑市政府編制發布了“中國·昌邑大姜指數”,被商務部授權落戶于山東宏大生薑市場。
2017年,昌邑市大姜生產區域申報為“中國特色農產品生薑優勢區”。

生產情況

2005年,昌邑大姜種植面積不足2萬畝。
2011年,昌邑大姜地域保護種植面積為1萬公頃。
2018年,昌邑大姜種植面積達了21.2萬畝,單產平均6000千克,總產已達130萬噸。

產品榮譽

2011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昌邑大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5年,浙江大學發布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100個產品中,昌邑大姜以17.66億元排名86位,在全國所有大姜公共區域品牌中位列第一。
2017年,昌邑大姜入選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8年,“昌邑大姜”被原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昌邑大姜昌邑大姜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昌邑市位於山東省昌邑市位於濰坊市東北部,地處北緯36°25′—37°08′,東經119°23′—119°34′,東與萊州、平度市交界,西同寒亭、坊子區接壤,南與安丘、高密市為鄰,北臨萊州灣。轄3個街道,6鎮1區,691個行政村(居)。全市耕地總面積5.8萬公頃,其中昌邑大姜面積10000公頃。地理坐標為北緯36°25′—37°08′,東經119°13′—119°37′,海拔為7米—30米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選擇排灌良好、地力肥沃的地塊深翻20—25厘米後進行地膜、小拱棚覆蓋,行距80厘米。要重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搭化肥,促進大姜根系發育,提高抗性。昌邑大姜產地環境標準符合NY5010—2002無公害食品的蔬菜產地環境條件。
(2)品種選擇與指定要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當地品種“金昌大姜”,選用質量符合國標要求的種薯。
(3)生產過程管理:為加強昌邑大姜農產品地理標誌各項工作,使昌邑大姜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農產品標準要求,生產高質量的大姜,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特制定以下各項管理制度,進行生產過程管理。一是基地生產管理制度。二是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三是技術指導和推廣制度。四是培訓制度。生產中嚴格按照NY/T5226—2004無公害食品生薑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
(4)產品收穫:10月上旬即可收穫上市,根據春季栽培季節上市或交售、貯藏時間適期收穫。收穫後馬上放入姜窖貯藏。銷售時按規定要求包裝。
(5)生產記錄要求:對產品生產地點,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農機具,所施用肥料名稱、施肥方式、施肥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施藥方式、施藥時間及施藥對象,產品收穫、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專用標誌使用

在包裝方式上採用箱式包裝。標誌明顯,標清產品、品名、等級、重量(毛重、淨重),並標明“昌邑大姜”地理標誌及地理標誌圖案。註明檢驗人員姓名或代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