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言

昌言

中國東漢末哲學家仲長統的哲學政治著作。《後漢書·仲長統傳》載,仲長統“每論說古今及時俗行事,恆發憤嘆息。因著論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餘萬言”。 原書已佚,《後漢書》“本傳” 錄有《理亂》、《損益》、《法誡》三篇。此外,《群書治要》、《意林》、《齊民要術序》、《文選》、《太平御覽》等書中保存有某些片斷。

《昌言》針對東漢末年的社會弊病,主張“限夫田以斷併兼,急農桑以豐委積,嚴禁令以階僭差,察苛刻以絕煩暴”;“政不分於外戚之家,權不入於宦豎之門”。反對“選士而論族姓閥閱”,主張“核才藝以敘官宜”。在哲學上,提出“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的觀點,反對迷信天道而背人事。

《昌言》的輯本,見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的《全後漢文》和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言
  • 拼音:chāng yán
  • 作者:中國東漢末哲學家仲長統
  • 觀點:“人事為本,天道為末”
  • 反對:“選士而論族姓閥閱”
  • 主張:“選士而論族姓閥閱”
注音,釋義,作者簡介,

注音

chāng yán

釋義

①善言;正當的言論:屢奏昌言。②直言無諱:未敢昌言|昌言無忌。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公(袁可立)乃抗疏曰:‘夫賣直者退,則不直者進;沽名者斥,則毀名者庸。朝有不直、毀名之臣,則民生休戚、人品邪正,誰復為國家昌言乎?’

作者簡介

仲長統(179—220年),字公理,山陽郡高平(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部)人。東漢末年哲學家、政論家。仲長統從小聰穎好學,博覽群書,長於文辭。少年時敏思好學,博覽群書。20餘歲時,便遊學青、徐、並、冀州之間。仲長統才華過人,但性卓異、豪爽,灑脫不拘,敢直言,不矜小節,默語無常,時人稱為狂生。凡州郡召他為官,都稱疾不就。到漢獻帝時,尚書令荀彧聞其名聲,舉薦他為尚書郎,之後,曾參與丞相曹操的軍事,但沒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書郎的位置。仲長統的思想和才華集中表現在《昌言》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