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傅鎮

昌傅鎮

昌傅鎮是江西省樟樹市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樟樹市西側偏南,距市區35公里,地勢南平北丘,東與臨江鎮接壤,南與新乾、新余隔河相望,西與黃土崗鎮交界,北與吳城鄉、市雙金園藝場毗鄰。鎮政府駐城頭街。(1957年屬黃崗公社,1960年析出成立昌傅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 全鎮共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6個自然村,總面積6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436人(201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7.46‰。通用贛語,均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昌傅鎮
  • 外文名稱:Changfu Town
  • 別名:昌傅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江西省樟樹市
  • 下轄地區:城頭街居委會、安崗村、城頭村等
  • 政府駐地:城頭街
  • 電話區號:0795
  • 郵政區碼:331213
  • 地理位置贛中
  • 面積:69.1平方公里
  • 人口:18436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太平觀碑、太平墟會議舊址、
  • 機場:昌北機場
  • 火車站:樟樹站、樟樹東站
  • 車牌代碼:贛C
  • 特產:麻花、柑桔、藥材、茶葉、水產
  • 民系江右民系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區位優勢,集鎮建設,社會事業,人文歷史,

歷史沿革

昌傅鎮歷史文化悠久,昌傅自商周至春秋戰國,先後屬吳、越、楚。據清同治《清江縣誌》(今樟樹市)記載,唐武德五年(622),在今昌傅鎮太平圩建立了始平縣。這段時間贛江、蒙河、蕭江、袁河等流域,出現了繁榮的經濟。
據《清江縣誌》(1989版)記載,清康熙22年更改明治,昌傅鎮分屬建安鄉的3都4都以及思賢鄉的5都。
民國十七年以前沿襲清治,民國十八年實行地方自治,昌傅鎮屬蒙水區分為太平、矗湖、長藍三個鄉。
在現代革命鬥爭中昌傅同樣也是一片紅色革命土地,1930年10月,毛澤東、朱德等紅軍總前委在原太平戴家園召開了著名的“太平圩會議”,為紅軍下一步行動路線指明了方向
解放後清江縣(今樟樹市)境內幾經調整,1953年昌傅設第八區,區劃面積與今昌傅鎮大致相同,第八區分為:城頭鄉、昌傅鄉、汪南鄉、正大鄉、馬青鄉、鄒崗鄉、長安鄉、黃塘鄉、雙金鄉、長合鄉、洛湖鄉、安陽鄉。1957年先後與黃崗合併成立公社,1960年從黃崗公社析出成立昌傅公社。1984年清江縣(今樟樹市)實行政社分設,公社改鄉設昌傅鄉。1996年撤鄉設鎮,建立昌傅鎮,至此昌傅鎮一致沿襲至今。
昌傅鎮政府駐城頭街,位於市區35公里處。胡氏譜注,因處於古始平縣城前頭,名城頭山。民國十七年形成街道,故改今名。面積17.1平方千米,集鎮街道常住人口約為0.5萬人。城頭街為全鎮經濟、政治、文化、衛生、教育中心。農曆一、四、七的趕集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街道內學校、醫院、銀行、購物廣場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齊全。
昌傅鎮
昌傅鎮
昌傅鎮

行政區劃

昌傅鎮轄:雙金園藝場、城頭街居委會、安崗村、城頭村、孟塘村、太平村、港口村、馬青村、洛湖村、安陽村、藍房村、新江村、袁江村、忠心村、港東村、塘邊村、長蘭村、鄒崗村、昌傅村。

經濟發展

近年來昌傅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78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6億元,增長 5.4%;第二產業增加值 5.63億元,增長22.4%;第三產業增加值5.29億元,增長56%。工業總產值 7.35 億元,增長 26.8%。農業總產值1.98億元,增長15.3%。主要農產品有稻穀41735噸,花生2246噸,油菜籽975噸,青茶69.3噸,柑桔234噸,生豬102534頭。地方財政收入0.619億元,同比增長20.5%,支出0.48億元,同比增長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比上年增加19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388元,同比增加1326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8.2億元,增長14.4%。
工業經濟
昌傅鎮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內挖潛力,外借推力,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取得了成果豐碩,2014年被評為樟樹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農業經濟
昌傅鎮堅持把農業產業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主攻方向,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著力發展“一村一品”經濟模式,同時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培育出一大批種植、養殖及農業深加工大戶和專業村,有效地促進了昌傅農業經濟的發展。
昌傅萬畝茶園昌傅萬畝茶園

區位優勢

昌傅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境內浙贛鐵路 、滬瑞、贛粵高速公路、清宜公路及2017年1月通車的東昌高速公路均穿境而過,在此形成互通立交,並設有昌傅互通。同時規劃建設集鎮城頭街至昌傅互通高速連線線,方便全鎮人民及企業出行,加快昌傅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為昌傅未來的發展插上翅膀。現在到達省會南昌全程只需1個多小時,全鎮12條鎮村公路平坦寬闊,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捷通暢。
昌傅山多地廣,水田肥沃,有耕地面積0.32萬公頃,水面面積0.02萬公頃,有林面積0.037萬公頃,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越條件,精製大米、紅壤花生、良種生豬、商洲枳殼、茶葉、吳茱芋等昌傅特產在省內外享有盛名。
境內袁河由西往東沿南纏流44華里,有蒙河穿境而過。 自然資源豐富。山多地廣,土地肥沃,昌傅鎮土地面積109500畝,其中山地草坡11800多畝,(這些山地草坡85%的面積已植樹造林),灘涂地2400餘畝,可養水面4000畝。現有耕地43000畝。昌傅鎮主要農產品年產量分別為優質稻穀23000噸,花生1700噸,大豆500噸,油菜籽600噸,茶葉70噸,水果300噸,中藥材60噸;生豬9.6萬頭,禽出籠60000羽,水產600噸。
昌傅互通昌傅互通

集鎮建設

集鎮功能齊全。境內城頭、太平兩個集貿市場占地面積分別為46667平方米和20000平方米,其中交易棚分別為16667平方米和7334平方米。鎮機關所在地的城頭街方圓13萬平方米,街域內有省市駐鎮單位12個;街道內的硬化、綠化、花化、亮化到位,並有一個35畝的客貨停車場;三套日總供水480噸的自來水設施;一條工業小區供電專用線,功率400KVA。街區的水、電、路、汛、環衛、文化娛樂設施和占地9.3萬平方米的廠房、店房、民房構成一個環境優美,結構新穎,功能齊全的新型集鎮。
昌傅鎮昌盛路昌傅鎮昌盛路
昌傅鎮
購物廣場購物廣場

社會事業

文化、衛生、通訊事業發達。境內現建有有線電視站、調頻廣播站和聯通、移動電信塔,組建了移動通訊集團;文化站各類藏書6000餘冊。教育事業形勢喜人,昌傅鎮現有國中一所,國小11所,在校學生2982人;昌傅國中和昌傅中心國小被命名為宜春市示範性國中和示範性國小,昌傅國中初升高考試錄取率連續三年居樟樹市農村中學首位。醫療衛生工作不斷改進,現有中心衛生院一所,衛生院醫務人員43人,科室14個,病床40張;另有農村衛生所8所,從醫人員36個;昌傅鎮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21480人,占農村人口的87.8%。
昌傅鎮
昌傅中學昌傅中學

人文歷史

人文景觀別致,文化資源豐富。境內有著名的太平觀碑位於樟樹市城區西38公里昌傅鎮太平觀舊址,距今1300多年,為江西省第一批省級保護文物。該碑立於南唐,是樟樹市保存較好的一千年古碑。 碑頂至底座通高4.07米,碑身高3.75米,寬1.25米,厚0.31米。青石質,平面圓頂方足。頂端雕刻披雲,兩側起凸棱三道,額中開一圓孔,直徑0.10米。石龜為座,形體豐盈,刀法粗獷,姿態雄健,碑身莊重肅穆,碑銘陰刻南唐禮部侍郎江文蔚創修太平觀序文,凡1200餘字。歷經千年風化,字跡多已漫滅,可見者無幾。字大如卵,勒石甚精,書體端莊,筆力挺撥,是研究南唐時期碑碣造型、雕刻書法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1957年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學生在太平墟會議舊址接受紅色教育學生在太平墟會議舊址接受紅色教育
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太平街召開著名的“太平圩會議”,揭開了共產黨歷史新篇章。歷經數百年久盛不衰;忠心團坊村的古宅清泉,飲益後人;袁江中村朱氏祠堂的“雌雄石獅”,栩栩如生;長蘭敖村的“乾隆鐵井”,令人觀賞;下房村的明清建築群和村莊四周殘留的城牆,重見昔日風采,特別是門樓上鐫刻的石字、屋內“雙獅戲珠”、“情侶麒麟”等各式各樣的木雕,展現了當時歷史文化。
昌傅鎮
太平觀碑太平觀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