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沙蜥

旱地沙蜥

旱地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身體背面有發達的錐子狀鱗叢;體色變化極大,頸背部兩側各有一橢圓形紅斑,四周鑲以藍色邊緣;尾巴的下面淺藍色。主要分布在準噶爾盆地的北部各種不同類型的環境,一般生活於荒漠草原之間的戈壁灘或河邊的沙礫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旱地沙蜥
  • 拉丁學名: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鬣蜥科
  • :沙蜥屬
  • :旱地沙蜥
  • 分布區域: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白俄羅斯,中國新疆
  •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1771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亞種分化,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旱地沙蜥體形短粗,形似蟾蜍,尾較細小,頭體長42-54毫米,尾長44-52毫米,頭長約與寬度相等,眼間凹入,吻部寬而圓鈍,鼻鱗3-4枚,.鼻孔開口其間朝向前方,鼻間鱗1-2枚,偶.見3枚。頭部背面的鱗片平坦或稍隆起,以前額、眼間和枕部的鱗片較大,眶上鱗最小。鼻鱗和眼部之間有頰鱗3-4枚:.上睫鱗7-10枚,前面幾枚扁平形,覆瓦狀排列,中間4、5枚上瞼緣鱗游離緣平齊,前後方的鱗片及下眼緣鱗的游離緣呈鋸齒形。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上領稍為突出,上唇鱗14-16枚,下緣排列成鋸齒狀,下唇鱗(12)13-14枚。鼓膜部略微凹下,被有細鱗。穎鱗較大,喉褶明顯,額鱗至喉褶-縱列鱗(36)37枚。頸背有-橫形皮褶。背鱗平滑,雜有突起的鱗叢,背上和體側都有皮膚皺褶,胸鱗和腹鱗光滑或有少數棱鱗。四肢短,前肢貼體前伸時,指的基部不超越吻端,指長順序4-3-2-5-1,爪尖細、彎曲。雄蜥的後肢貼體前仲到達眼下部,雌性則只及喉摺的稍前方。第三、第四趾外側的櫛緣弱,趾長順序4-3-2-5-l。尾的背面被有小形棱鱗和錐形鱗叢,腹面基部的鱗片平滑,後部覆有較大的棱鱗。背面灰褐色或灰黑色,有6個清蜥的暗斑和許多小點。頸背部有-對橘紅色橢圓形斑,四肢和尾的背面有黑色橫紋.,腹面黃白色;領下有大理石斑紋,尾下淺藍色,雄蜥的尾梢腹面於繁殖季節呈現紅色。
鑑別特徵:背部和尾基有突起的錐狀鱗叢,尾下淺藍色,無黑色半環,頸背部有一對橘紅色橢圓形斑。須下有大理石斑紋,無腋斑。

棲息環境

旱地沙蜥是沙蜥屬中的中亞成分,由西部分布延伸至中國天山北部地區。生活於荒漠草原之間的戈壁灘或河邊的沙礫地,很少去到沙地和草地活動。棲息地的地形平坦而呈微波狀起伏,生長著稀疏的篙類、駝絨黎和駱駝蓬等,洞穴較淺,有時利用鼠洞或地面的裂縫而居。

生活習性

旱地沙蜥清晨和陰雨日很少外出活動,晴天則比較活躍,但不及其他沙蜥敏捷,遇驚時常逃竄至不遠處,隱蔽於灌叢下或躲進洞內,高溫時也可長時間伏身在陰涼處。雄蜥在繁殖期內的活動較雌體更加頻繁,有舉尾到背上成環形的習慣,也時常有四肢不停地抓土和擺動身子的表現。主要以螞蟻為食,也吃昆蟲(瓢蟲、甲蟲)及其幼蟲。文獻記載,還捕食蝗蟲、蜥蛛、尺蠖螽斯、蠍、蝶、蚊等。

繁殖方式

旱地沙蜥為卵胎生。卵的孵化期為1個月左右,在此過程中,卵的體積和重量有逐漸增加的現象。雌蜥於5月中旬至6月底產卵,每次懷卵2-5枚,少數為1-2枚。幼蜥在7月上旬開始孵出,到8月份全長可達54.0-55.5.毫米,其尾長與頭體長之比為1:1.8~1.9。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於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阿富汗、土耳其、伊朗。
中國分布:分布範圍西起新疆西北部塔爾巴哈台山之南的塔城、裕民、額敏-帶.往東沿準噶爾盆地,經阿勒泰南緣,由布爾津河達富蘊、青河至木壘等新疆東部地區。

亞種分化

旱地沙蜥分化為2個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分布
旱地沙蜥指名亞種
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helioscopus
中國新疆
旱地沙蜥伊朗亞種
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persicus DE Filippi
伊朗

保護等級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