旯旮(上海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旮旯(gālá)是中國方言辭彙,是北方、南方許多省份居民生活中常用的一個詞,指屋子裡或院子裡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按照《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詮釋,是“狹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 近年,北京人藝演出了話劇《旮旯胡同》,說的就是北京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巷子裡發生的故事。

"旯旮子"在上海話中意指"夾肢窩",與粵語中的“旮旯底”一詞同義,讀音亦很相似,
"旯旮" 子:"la ga" zi,"旮旯" 底:"gak la" dai。
那么,漢族是怎樣借用旮旯這個詞的呢?又怎樣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詞,演變成一個表示邊遠小地方以至角落的呢?我想從我們現實生活的一些辭彙演化過程,推測出過去演化的情況。例如,我們原本鄭重地稱來到中國的外國人為國際友人、外賓、外國人,後來,外國人越來越多,民間就稱他們為“老外”了。旮旯一詞的演變也應該符合這個規律。開始,阿勒泰語系某旅人來到漢地,問他們從何處來,他們自然說某某格勒。後來,來的人多了,都說是來自某某格勒。時間長了,就演化為不發達的鮮為人知的邊遠、偏僻的地方,語音也打趣地變為“旮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