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盔甲

日本盔甲

日本鎧甲形制是非常獨特的,而日本人對其傳統鎧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細緻——不過,必須要了解其產生和發展過程,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其特點。日本所發現的上古時代之防具,稱為掛甲,形制簡單樸素。大化革新以後,鎧式吸收了些中國的元素,隨後進行演變,盔甲多用鐵制,並穿繩塗漆。竹甲是作為禮儀服的存在,而且並不廣泛存在,也不會用於實戰。;另外日本武士頭盔的前立很有特色,全世界獨此一家。 如:德川慶喜大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盔甲
  • 其他名稱:日本甲冑
  • 國家:日本
  • 年代:誕生於三世紀後半開始的古墳時代
  • 作用:軍中抵禦外部侵襲
  • 原材料:竹條,皮革,麻繩
  • 特徵:騎馬民族征服
定義,講解,第一講,第二講,第三講,

定義

日本盔甲日本盔甲
日本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到今天為止,各處神社、博物館,甚至於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豐富的古代各個時期的鎧甲和武器,其數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謂世界之最。有人說,這是武士道精神的體現,但我卻認為陳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國人和日本人》一書中,對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結論,才是形成這一獨特現象的主要原因。陳先生認為,日本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完善的國家,因為日本的知識很多來自外國(主要是中國),這些知識和其本土文化相結合,才形成現在的所謂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當初遣唐使冒著生命危險,千里跋涉來到中國,獲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識,因為來之不易,從而逐漸轉化為日本人對各種敝帚的極度自珍。不僅僅體現在武具上面,中國古代相當多亡軼的書籍,都可以在日本找到,也正是一大旁證。此外,陳先生還認為,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血源的民族。從這一判斷可以導出,因為鎧甲和武器往往作為武士家族的傳家之寶,成為高貴血源的象徵,所以會被廣泛地收藏並保護起來。
日本鎧甲的原材料是鐵、皮革、麻繩、裝飾華麗,是上層武士才能使用的奢侈品,後面的應該是室町和戰國時代的具足,結構類似西方的板甲,但還是很少用鋼鐵, 防護力遠不如米蘭白鎧,但從美觀上講的確是很好的工藝品。另外日本武士頭盔的前立很有特色,全世界獨此一家。
日本鎧甲形制是非常獨特的,而日本人對其傳統鎧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細緻——不過,必須要了解其產生和發展過程,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其特點。

講解

第一講

日本現在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成型鎧甲,誕生於三世紀後半開始的古墳時代。這一時代,正好是“騎馬民族征服”的時代,因此其甲式和大陸各騎馬民族沒有太大的不同。甲冑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屬的小片連綴而成,偶爾也使用來料較豐富的竹木。最主要的形制是掛甲(見右圖)。所謂掛甲,是指用繩索穿連並且層疊甲片,下一片總要覆蓋上一片的底端,從而形成下層寬於上層的綴甲樣式。中國古代的掛甲也很多,據專家考證並且復原的商周時代的車兵皮甲,就基本全都是掛甲。但是中國的掛甲逐漸減少,終於被棉襖甲所取代,而在日本,掛甲(廣義上的)卻一直占據著鎧式的主導地位。而且,原始形制的掛甲,直到近代,阿伊努人仍在使用。
掛甲的主體,也即防護身體的部分,是呈環狀覆蓋,然後在胸前系帶固定的。腰部連綴較松,便於活動。此外,用懸緒和受緒系在肩膀上二重固定。整體看起來,有點象是背心(笑)。
大概是向中國學習吧,八世紀前半開始的奈良朝,出現了兩當(裲襠)式的掛甲,肩上的緒不分懸、受,而是合為一體,套頭穿著,開叉和引合的緒在兩邊肋部。
籠手的分解圖示籠手的分解圖示
奈良朝的武官標準朝服是:頭戴幞頭,身著兩當式掛甲,條帶束腰,草摺分成數塊,腳著烏皮靴。到了近世,這種原始形制的掛甲已經從戰場上消失了,只作為儀式、雅樂某些參與成員的服裝而存在。
從古墳到奈良時代,棉襖甲也同樣存在著。所謂棉襖甲,是指甲片直接縫合在襯裡上,相互間拼合精密,但不一定相疊。中國歷史上,棉襖甲所占比重逐漸增大,到了火器出現以後尤其如此。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的清代密綴鐵釘的甲式,就是棉襖甲的最終形態。左圖是掛甲和棉襖甲時代常見的兩種盔式。
最後,還有一種短甲(見右上),是將皮革連綴成整體,保護住胴體主要部分,和古代希臘、羅馬的甲式比較相似。這種甲式,在東亞是比較少見的,目前僅知道中國古代部分西南夷和台灣高山族人使用過這種甲式。

第二講

大鎧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它大約誕生於平安中期,到鎌倉末和室町初達到大成。室町幕府後期,因為戰爭的頻繁化和平民化,火藥武器的引進等種種原因,大鎧的地位逐漸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右邊這幅圖並不是真正的大鎧,而是當代作為藝術品製作的十比一的大鎧模型。這件“緋色威之鎧”,究其形制,是屬於江戶以後的裝飾性甲冑,和真正大鎧繁盛時代、實用化時代的形制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也好,正好用它來對比,更方便說明真正大鎧的樣子。
首先是胄,日本人在大鎧誕生以後,習慣稱之為兜或缽。日本的兜獨具特色,是用長條狀的竹、皮、鐵等紮成,再環向固定,並上漆,通過這樣的步驟做成的。到了平安時代,出現了最日本化的“沖角付胄”(見中下圖)。而大鎧,乃至於後來具胴、具足時代,各種形形色色的頭盔樣式,都是從這種“沖角付胄”變化而來的。
請對照左下圖這具筋兜,這是當世具足的兜,但是除了天辺封死,和吹返縮小外,和大鎧的兜沒有太大區別。大鎧誕生之初,在“沖角付胄”的基礎上,其所鑲之鐵釘變大,產生了“嚴星之胄”,也就是後來星兜的雛形。而鋂(應寫作左革右每,中文和現代日文都無此字,故暫時用鋂字來代替)的覆頰部分翻轉,變為吹返,眉庇變大——這就是日本兜的基本形制了。
兜非完全的半圓形,腦後微凸,頂上有口,稱為“天辺”——古人在戴盔前是要先戴上烏帽子的,烏帽子上部扭折後,從天辺伸出,如一個上尖下圓的桃子狀(看圖片的時候,千萬別以為那是黑色的纓子)。盔的前端,有一到三條下端呈花瓣狀的條形加固帶,稱為“篠垂”。“眉庇”上飾以華彩,並裝有可拆卸式的前立。
武田信玄の甲武田信玄の甲
也許因為盔頂要開口塞烏帽子,所以日式兜不能象其它各國的頭盔一樣,把裝飾品放置在頭頂,就只好獨闢蹊徑,插置於頭盔的各個位置:最多的是在前部,稱為“前立”,在左右的稱為“脅立”,在後的稱為“後立”。就算後來天辺沒有了,也只有一小部分頭盔在頂上加裝飾,稱為“頂立”。
大鎧時代,最常見的裝飾是前立,最常見的前立是“鍬形”。鍬形種類樣式很多,初期則多作狹長形,裝在雕鏤精美的“鍬形座”上面。後來鍬形座乾脆做成獸頭狀,稱為“獅齧”。兜上的吹返非常大,並飾有花朵形的金色扣狀物,這種裝飾在整套大鎧的各個部位都可能出現,稱為“居文金物”。鋂分多層(一般為五層,稱為五枚綴),最上連線兜的,叫“缽付之板”,下面分別叫“二之板”、“三之板”、“四之板”……最底下為“菱縫之板”。武士們割據相爭的時代,是沒有統一鎧甲制服的,所以為了區別陣營,笠印和笠標就先後出現。大鎧的基本形制,是要在腦後結以笠印,因此即使沒有笠印,笠印付環和其上的“緒”(繩帶)結成總角,還是都要保留的。
大鎧的主要質地是竹、革,間亦用到金屬。胴甲分連綴的胸板、主體的沖胴,以及後背的逆板等數部分,連綴成一個整體。除去用緒通過胸板在肩上打結外,還圍攏身體,在一側(一般是左側)用“脅楯”來固定。脅楯包括兩部分,上面的壺板,和下面的草摺——這草摺,和聯繫胴甲的草摺是一樣的,結束以後,可以很完美地成為一個整體,另外它還單獨有一個名字,叫作“馬手”。
和此後的具足等鎧式不同,胸前所垂掛的兩條甲片——“栴檀板”與“鳩尾板”是大鎧最明顯的標誌。而如此明顯地左右不對稱,在各國的古代盔甲樣式中都比較罕見,也正體現了日本獨特的審美意識吧。“栴檀板”防護右胸,較寬且長,一般明顯地體現出連綴的甲片;“鳩尾板”防護左胸,較短且狹,一般蒙以布帛,除鑲邊外呈色調素潔的一個整體。兩片甲板都只有頂端與胴甲主體相連,隨著人的活動,會左右變換位置。據說現代人做過實驗,當武士伸長左臂,側身拉弓放箭的時候,鳩尾板正好遮蓋住心口;而當在馬上用右手揮舞太刀的時候,栴檀板也可以防護最大的破綻——右胸或右肋。因此,這兩片甲板的出現,不僅僅因為裝飾和美觀的需要,也是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
日本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的盔甲
肩部連繫前後胴甲的除了“緒”以外,還有一片“障子之板”,和肩甲(又叫“馬手袖”)頂部的“袖之冠板”,以緒相連。胴甲下面連綴草摺,分為前面的草摺、左右的弓手,和後部的引敷三個部分。
通過左圖,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兜的分解,和甲的連綴形制。
請回過頭來,再看上面的那幅圖。首先,大鎧除去存在的最後階段,一般沒有很華麗的前立,既然已經有了鍬形,再加金色龍形前立,多少有點不倫不類。其次,喉倫(護頸)和脛當(護大腿),這都是具足的部件,在大鎧上是沒有的。大鎧以外的防護,只有籠手(防護小臂)、手甲(防護手背)、臑當(防護小腿)而已。穿大鎧的武士,一般著馬上沓,是以麻或草編織的鞋子,鞋面覆以毛皮。
大鎧從產生到在實戰中消亡,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他的形制也是在逐漸變化的,我們將在下講中詳細介紹其演變。但是,突然想到,央視的電視劇集《三國演義》中,竟然給曹操和周瑜的頭盔上加了鍬形,給他們套上陣羽織,或者胸前也垂兩塊板,真是怪異莫名。設計者也許認為這樣好看吧,但這些部件都是日本盔甲所專有的,照搬過來實在不妥啊!

第三講

胴丸出現於平安中期,來源於掛甲,初始時,是下級武士著用的鎧甲式樣。
初始胴丸是沒有袖甲和胸前那兩塊“栴檀板”、“鳩尾板”的變形的。它主要由系肩的押付和高紐、主體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下草摺和菱縫板所組成的,引合在左肋,比大鎧要簡單很多。
豐臣秀吉大鎧豐臣秀吉大鎧
以前,經常會把胴丸和腹卷尤其是上腹卷搞混,其實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就是胴丸在左側束扎,而腹卷是在背後結紐的。胴丸的甲片數量是有規定的,一般為前立舉二段、後立舉三段、長側四段、草摺八間四段。
在平安時代的繪畫中可以看到穿著胴丸的武士的形象:頭戴無前立的星兜或者烏帽子,身著胴丸,腕上是粗糙的片籠手,光腿無褲套脛巾,赤足。所有這種形象的,都是騎馬武士的郎從,也就是後來的足輕階級。
胴丸剛出現的時候,為竹、皮質地的輕武裝,裸足的下級武士專用,多為粗製濫造的產品。到了鎌倉時代,部分上級武士也為了追求輕便而使用胴丸,當然,他們的裝備是和普通卒子不同的:鍬形前立星兜,精緻的胴丸,有袖甲,皮籠手,著臑當和皮沓——最重要的是,他們騎馬。
南北朝時代,胴丸終於上升為重武裝,並且在上級武士中逐漸流行開來。因為新時代的戰鬥模式,已經從舊的以騎射為主體,變成在複雜的地形中大規模集團接近戰為主體。因此,胴丸變成了騎乘和步戰兩用的重要甲式。
佩楯(最早是在褲子大腿處縫以皮片)出現了,太刀和剃刀被普遍使用。用來胸前結緒的非常藝術化的杏葉也出現了(見左下圖)。現在藏於春日大社中的,據傳是楠木正成使用過的黑韋縅胴丸,是日本的國寶。
腹當最早出現於鎌倉後期,作為用料儉省的下卒輕武裝,被廣泛運用。一直到室町中期,腹卷依然保持它最初的形態(它的改進型獨立分類變成了腹卷),無袖,背後沒有防護。足輕、射手廣泛使用,而上級武士只作為臨時輕武裝(比如防身、臨時巷道混戰),才偶爾使用。到了室町後期,大批鎖腹當出現。所謂鎖腹當,就是用大片的皮革連綴成甲,工藝更加簡化(參見左圖)。
江戶以後的很多當世具足,都受腹當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西洋鎧甲傳入以後,後開口的式樣日益增多(當然,當世具足背後也是有防護的)。比如桶側胴、佛胴、雪雪下胴、南蠻胴等。馬鎧札、魚鱗札等甲片連綴法,也直接來自於鎖札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