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林蛙

日本林蛙

日本林蛙(學名:Rana japonica)為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 雄蛙體長34~59mm,雌蛙體長39~67mm。頭長大於寬;吻端鈍尖,出於下頜,吻棱鈍,頰部略向外傾斜,頰面凹陷,鼻子位於吻、眼之間,近吻端,眼間距小於鼻間距,顳褶細弱。鼓膜大而圓。犁骨齒位於內鼻孔之間,向後斜向中線而不相接。舌卵圓形,後端游離,缺刻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日本林蛙
  • 拉丁學名:Rana japonica
  • 二名法:Rana japonica (Guenther, 1858)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蛙屬 
  • :日本林蛙 
  • 分布區域:寧波,日本 
形態結構,生活習性,鑑別特徵,國內分布,經濟意義,

形態結構

體背部及體側皮膚常有少數圓疣,在肩上方有八字形長疣,背側褶細而窄,一般在眼後鼓膜背方向外側彎曲,與顳褶相渦後向中線彎曲。
前肢細長,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細長,指端圓球狀,指長順序為3、1、4、2,關節下瘤發達,二掌突略成橢圓形,後肢細長.脛跗關節前達鼻孔前緣,甚至吻端;左右跟部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端圓,第三、五趾等長,趾蹼發達,雄蛙蹼緣無缺刻,或有很小缺刻,雌蛙蹼緣有較深缺刻,關節下瘤明顯,內躐突大,外踱突小而不明顯。
日本林蛙日本林蛙
生活時體色變異頗大,雄性一般為橄欖棕色,棕灰色或棕褐色,有的為綠灰色,腹下方略呈粉紅色。鼓膜處有明顯的黑三角斑,頜腺為淡棕黃色或乳白色,兩眼間有一條深色橫紋,背側褶間及體側有稀疏的淡色疣粒,有的疣粒周圍為黑色,四肢背部有深色橫紋。腹面為淡棕色或橘紅色,雌蛙股基部為粉紅色或紅色。液浸標本為灰棕色,腹面色淺,顯有斑紋。雄蛙第一指上婚墊很顯著,灰色或灰棕色。可分4團,其上密布細自刺疣。

生活習性

生活于海拔20一1800米丘陵山區,非繁殖季節棲息在山上或山腳邊的草叢間、林木下。產卵季節群集於山丘及其附近的靜水坑、水溝以及春花的積水溝中。在杭州、寧波地區,1月下旬至4月產卵,2—3月產卵比較多,浙南地區產卵早於浙北。繁殖時,雄蛙有爭雌現象,曾觀察到6個雄蛙爭抱1雌。夜間產卵,陰雨天尤多,產卵場所水較清澈、腐殖質少、水層較淺,水溫7~9℃。產卵數因個體而異,卵團含卵數少者402枚,多者1273枚。在水溫9℃時,受精卵6—7天孵出小蝌蚪,在杭州,4月中下旬,可以見到第一批變態幼蛙。繁殖期後,成蛙陸續進入山地,分散於草叢或林間。捕食動物有:蝗蟲、蝽象、蠅、蚊、金龜子、葉甲蟲、蟻類以及蝸牛、蚯蚓等。

鑑別特徵

與昭覺亞種R.japonica chaochiaoensis相近似,但日本林蛙顳褶窄細,在顳褶部略成彎曲;蝌蚪唇齒式為I:2—2(3—3)/Ⅱ:1—1(Ⅲ),下唇乳突齊整而無缺刻。

國內分布

國外分布於日本、朝鮮;國內分布於甘肅、河南、四)ll、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貴州等省。廣西見於全州,為廣西新紀錄。

經濟意義

有益係數62.86%,能捕食多種農、林業害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