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潮級驅逐艦

日本朝潮級驅逐艦

朝潮級驅逐艦為舊日本海軍的一型大型遠洋驅逐艦。

朝潮級驅逐艦是白露級驅逐艦的改進型,該級艦修正了以前驅逐艦的一些缺點,並增加了一門主炮。朝潮級屬大型驅逐艦,速度較高但穩定性差,無法長時間伴隨航母機動部隊行動。

太平洋戰爭開戰後該級艦投入激烈的海戰,後期改裝追加了防空武器,終戰後僅餘3艘。

基本介紹

發展沿革,建造緣由,建造列表,時間表,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事件,

發展沿革

建造緣由

此級驅逐艦根據1934年第二次補充計畫建造,為白露改進放大型。
日本驅逐艦發展到吹雪級已經達到一個高峰,之後在軍備條約的限制下,只好以較小排水量裝載重型武裝,結果發生了“友鶴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此後,日本海軍檢查所有艦艇的安全性,不合格的均重新改裝,即使降低性能也要保證艦艇安全,初春,白露級驅逐艦為典型例子。
朝潮級驅逐艦由於是在軍備條約失效後建造,不受排水量限制,而且設計之初已經考慮到之前的教訓,所以是較為理想的驅逐艦。
而美國為了與之對抗,建造了本森級,格里夫斯級驅逐艦,接著日本又建造了改進後的陽炎級驅逐艦,美國於是建造了弗萊徹級驅逐艦,此時美日兩國開始了驅逐艦的技術競賽。
日本朝潮級驅逐艦

建造列表

該級艦共完成10艘:朝潮(Asashio)、大潮(Oshio)、滿潮(Michishio)、荒潮(Arashio)、夏雲(Natsugumo)、山雲(Yamagumo)、峰雲(Minegumo)、朝雲(Asagumo)、霞(Kasumi)、霰(Arare)

時間表

朝潮
1935年9月7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36年12月16日下水,1937年8月31日竣工,同一日,白露級最後一艘涼風在浦賀船渠竣工。
1943年3月3日,此艦在萊城運輸途中於俾斯麥海海戰(丹皮爾海峽的悲劇)中被美國飛機擊中,和荒潮一同沉沒。
大潮
1936年8月5日在舞鶴工作部動工,1937年4月19日下水,1937年10月31日竣工。
1943年2月20日,在海軍上將群島馬努斯島海面,護衛船隊從拉包爾至韋瓦克島的途中被美潛艇“大青花魚”號(USS Albacore SS-218)擊中,由友艦拖曳途中沉沒。
滿潮
1935年11月5日在藤永田造船廠動工,1937年3月15日下水,1937年10月31日竣工。
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中被美驅逐艦隊擊沉。
荒潮
1935年10月1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廠動工,1937年5月26日下水,1937年12月20日竣工。
1943年3月3日,在萊城運輸作戰時的俾斯麥海海戰中被美國飛機擊沉。
朝雲
1936年12月23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5日下水,1938年3月31日竣工。
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之戰中被美巡洋艦“丹佛”號擊沉。西村艦隊指揮官西村祥治中將,開戰時為少將,是朝雲,山雲的第四水雷戰隊指揮官,三年後再次成為其指揮官。
山雲
1936年11月4日在藤永田造船廠動工,1937年7月24日下水,1938年1月15日竣工。
於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之戰中被美驅逐艦“麥克德莫”號擊沉 。友艦滿潮,朝雲,主力戰列艦山城,扶桑,最上號重巡洋艦全部戰沉,只有驅逐艦時雨逃脫。
夏雲
1936年7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37年5月26日下水,1938年2月10日竣工。
1942年10月12日,在薩沃島海域被美國飛機擊沉。
峰雲
1937年3月22日在藤永田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4日下水,1938年4月30日竣工。
1943年3月5日,在布拉吉特海峽(維拉.斯坦摩爾)夜戰中被擊沉。
1936年12月1日在浦賀船渠動工,1937年11月18日下水,1939年6月28日竣工。
1945年4月7日,和大和號特攻計畫一同出戰的霞號與友艦在沖繩島北部海域坊之岬海域被美國艦載機擊中,嚴重受損,由冬月號將其擊沉,此艦為同級艦中最後一艘戰歿的。
1937年3月5日在舞鶴海軍工廠動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4月15日竣工。
1942年7月5日在阿留申群島的基斯卡港進口被美潛艇“黑鱸”號(USS Growler SS-215)擊沉 ,當時霰號從橫須賀護航千代田,阿根廷丸號(後來的海鷹號航空母艦)航向基斯卡島,由於霧濃而暫時停靠。其是10艘同級艦中最早沉沒的。

技術特點

朝潮級驅逐艦是白露級的大型改進型,朝潮型的大小與吹雪型相近,但由於增強了船體強度,所以排水量較大,較白露級增加了400噸。航速增加了1節,35節,備炮增加了1門。主炮3座前1後2的配置也和吹雪型相同,魚雷發射管則延續白露型4連裝2座的設計。特別的是,朝潮型艦內電力系統採用交流電,優勢在於可從陸上直接供應電源。同樣的,朝潮型在設計建造階段也受到友鶴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影響,船體強度和復原性都再進行了檢討加強。這樣的朝潮型性能優秀而穩定,除了在航速和續航力上,海軍方面仍感到不滿足,不過朝潮型的基本設計還是成為了後續在太平洋戰爭中作為日本海軍驅逐艦主力、大規模建造的陽炎型驅逐艦和夕雲型驅逐艦的基礎。
1942—43年,大部分“朝潮”級驅逐艦拆除2號主炮塔,25毫米防空炮增至15座,艦尾的布雷與掃雷具被移除,改為4座深水炸彈投擲器。1944年25毫米防空炮增至28座,另加裝12.7毫米高射炮4座。

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2370 噸
火炮
127mm雙聯裝炮 X3
魚雷
四聯裝61cm魚雷發射管 X2,共備雷36枚
最大航速
35.2節
艦員
200 人

服役事件

朝潮
1937年7月在佐世保試航的朝潮號1937年7月在佐世保試航的朝潮號
1935年9月7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36年12月16日下水,1937年8月31日竣工,同一日,白露級最後一艘涼風在浦賀船渠竣工。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朝潮,大潮,滿潮,荒潮4艘姊妹艦組成第八驅逐隊,隸屬於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二水雷戰隊是當時日本海軍由最新型驅逐艦組成的水雷戰隊,有12艘陽炎級和4艘朝潮級驅逐艦。
戰爭爆發後,朝潮號擔任菲律賓登入作戰等南方作戰支援任務,1942年1月末,參加了安汶及望加錫攻擊作戰。2月19日,參加巴厘島海戰,和大潮攜手對荷蘭驅逐艦“皮得.海因”號實施魚雷攻擊及艦炮攻擊,將其擊沉。之後,在望加錫及菲律賓方面行動。同年6月中途島海戰時,,此艦編入攻擊部隊的支援部隊,,護航由最上級巡洋艦編成的第七戰隊。6月6日,由於碰撞事故而嚴重破損的最上和輕微破損的三隈退避西方之際,此艦和荒潮擔任護航任務,負責抵達美機進攻,雖然被擊中受輕傷,但也擊落兩架美機。三隈號沉沒之後,此艦又擔負起救助其乘員的任務。
1942年7月,此艦在佐世保完成修理,10月20日編入第八艦隊,進出所羅門海域,從事瓜島,布納方面運輸任務。1942年12月8日,開戰一周年當天,此艦在紐幾內亞的布納東方海面,又遭到美機進攻,輕微受損。
1943年3月3日,此艦在萊城運輸途中於俾斯麥海海戰(丹皮爾海峽的悲劇)中被美國飛機擊中,和荒潮一同沉沒。
大潮
攝於1939年試航之時的大潮攝於1939年試航之時的大潮
1936年8月5日在舞鶴工作部動工,1937年4月19日下水,1937年10月31日竣工。
大潮,滿潮,荒潮均在第八驅逐隊,開戰時隸屬於第二艦隊,支援南方全面作戰。1942年1月末開始,參加安汶,望加錫攻擊作戰,活躍於2月的巴厘島海戰。
巴厘島海戰中,大潮,朝潮同在第一小隊,荒潮和滿潮在第二小隊。最早發現盟軍艦隊的是第一小隊,,經過3次進攻,終於將荷蘭驅逐艦“皮得.海因”號(HNLMS Piet Hein)擊沉。之後經過兩個小隊配合,擊傷了荷蘭輕巡洋艦“特羅姆普”號(HNLMS Tromp)和美國驅逐艦“斯圖爾特”號(Stewart,DD-224),但是此艦也被炮彈擊中。在友艦對此艦施救的過程中,又受到美國B-17轟炸機的攻擊,由於被近失彈命中而導致浸水,航速降低到10節,增援的第二十一驅逐隊若葉號為其護航,返回望加錫。
此艦在舞鶴維修進行維修至12月末,1943年2月1日到2月7日,3次從事瓜島撤退作戰。2月20日,在海軍上將群島馬努斯島海面,護衛船隊從拉包爾至韋瓦克島的途中被美潛艇“大青花魚”號(USS Albacore SS-218)擊中,由友艦拖曳途中沉沒。
滿潮
1937年10月31日攝於藤永田造船廠的滿潮號,竣工交接不久1937年10月31日攝於藤永田造船廠的滿潮號,竣工交接不久
1935年11月5日在藤永田造船廠動工,1937年3月15日下水,1937年10月31日竣工。
1942年10月,滿潮號在橫須賀結束修理,之後,進出所羅門海域,從事瓜島運輸作戰。11月13日,在肖特蘭島遭到美機轟炸,至1943年11月約一年的時間內,再次返回橫須賀接受修理,未出戰前線。1943年末重返太平洋戰場,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時,擔任第三航空戰隊的護航任務。當時,除了此艦,第八驅逐隊其餘3艘驅逐艦全部葬身所羅門海域。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時,此艦和同級的第九驅逐隊倖存的朝雲,山雲組成第四驅逐隊,編入西村祥治中將所率領的第二戰隊,從另一個航道航入蘇里高海峽。
西村艦隊史稱“悲慘的艦隊”,這個艦隊是由戰列艦“山城”“扶桑”號,重巡洋艦“最上”號和4艘驅逐艦組成,置身於雷伊泰灣伺機而動的美國魚雷艇的魚雷攻擊和戰列艦部隊的炮火中,海上和空中都沒有任何支援,除了驅逐艦時雨號倖存外,其餘全部被擊沉。
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中被美驅逐艦隊擊沉。
荒潮
1937年12月21日攝於神戶港的荒潮號1937年12月21日攝於神戶港的荒潮號
1935年10月1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廠動工,1937年5月26日下水,1937年12月20日竣工。
竣工後編入第八驅逐隊,該驅逐隊和第九驅逐隊均由朝潮級驅逐艦組成,第八驅逐隊以潮字號驅逐艦組成,第九驅逐隊以云為名,各有4艘。其餘兩艦霞,霰號和下一級的陽炎級驅逐艦陽炎號,不知火號組成第十八驅逐隊。
根據上述編排方式,陽炎級驅逐艦黑潮以後4艘潮字號編為一隊,以風為名的12艘編成3隊,每四艘為一對,這樣編隊整齊統一。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此艦的作戰行動和朝潮號相同。1942年2月20日活躍於巴厘島海戰。此次海戰起因是日軍企圖登入臨近爪哇島東方的巴厘島,盟軍想阻止日軍的行動,雙方發生了這么交火。擔任運輸船隊護航任務的第八驅逐隊,在日軍登入成功後,遭遇了盟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艦隊,雙方發生海戰,荷蘭巡洋艦“特羅姆普”號和美國驅逐艦“斯圖爾特”號均被不同程度的擊傷。“斯圖爾特”後來被日軍俘獲改名“警戒艇102號”。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此艦編入攻擊部隊的支援部隊,在最上,三隈巡洋艦受損撤退時,其和朝潮奉命援助護航。雖然遭到美機攻擊,但仍然完成任務。
11月在佐世保完成修理後,此艦進出所羅門海域,參加布納運輸作戰和馬當攻擊作戰,1943年2月,3次從事瓜島撤退作戰。
1943年3月3日,在萊城運輸作戰時的俾斯麥海海戰中被美國飛機擊沉。
朝雲
攝於1939年9月14日在館山灣試航的朝雲攝於1939年9月14日在館山灣試航的朝雲
1936年12月23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5日下水,1938年3月31日竣工。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朝雲隸屬於南方部隊的第四水雷戰隊第九驅逐隊,參加了婆羅洲攻擊作戰,之後在荷屬東印度群島活動。1942年2月的泗水海戰時,其與友艦協同作戰獲得戰果,但自身也在海戰中受損。緊接著6月的中途島海戰,此艦隸屬於近藤信竹中將的攻擊部隊,但並未直接參戰。
1942年8月以後,戰爭焦點轉移到索羅門群島,此艦也轉戰於此,以第四水雷戰隊旗艦身份參加了六次瓜島增援運輸作戰,以及11月份的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期間在海戰中受損。
1943年2月,此艦參加瓜島撤退作戰,3月3日參加俾斯麥海海戰,期間,日軍對陷入苦戰的紐幾內亞守備部隊運輸增援,這些運輸船隊及護航的驅逐艦被美軍艦載機發現,受到猛烈的攻擊,幾乎全部被擊沉。因為戰場在新不列顛島和紐幾內亞之間的海峽,即以海峽命名這次海戰,即“丹皮爾海峽的悲劇”。此次海戰,日本損失荒潮,朝潮,白雪,時津風號驅逐艦,此艦僥倖生還。
1943年7月,此艦加入基斯卡島撤退作戰,參加此次撤退行動的有多摩巡洋艦等16艘艦船。
其最後一次作戰是雷伊泰灣海戰,其和栗田健男率領的主力部隊分別採取行動,以雷伊泰灣為目標,隸屬於西村艦隊第四驅逐隊的朝雲和滿潮,山雲攻入蘇里高海峽,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之戰中被美巡洋艦“丹佛”號擊沉。西村艦隊指揮官西村祥治中將,開戰時為少將,是朝雲,山雲的第四水雷戰隊指揮官,三年後再次成為其指揮官。
山雲
完成性能改進後於1939年9月15日在館山海域試航的山雲完成性能改進後於1939年9月15日在館山海域試航的山雲
1936年11月4日在藤永田造船廠動工,1937年7月24日下水,1938年1月15日竣工。
1938年2月10日其姊妹艦夏雲也在佐世保造船廠竣工,日本海軍將兩艦編成第四十一驅逐隊,這是驅逐隊番號首次突破四十。隨後,朝雲,峰雲陸續竣工編入此隊。次年11月改稱第九驅逐隊迎來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此艦隸屬於第二艦隊第四水雷戰隊,當時第四水雷戰隊司令是西村祥治少將,之後此艦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戰沉時隸屬於第二戰隊司令西村祥治中將管理,令人感嘆命運安排的奇妙。
此艦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隸屬於南方部隊,菲律賓至婆羅洲之間行動,並參加了爪哇島攻擊作戰和泗水海戰。1943年9月此艦編入第四驅逐隊,次年6月加入馬里亞納海戰,10月參加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海戰中,此艦和之前編入西村艦隊而倖存的同級艦滿潮,朝雲,於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之戰中被美驅逐艦“麥克德莫”號擊沉 。友艦滿潮,朝雲,主力戰列艦山城,扶桑,最上號重巡洋艦全部戰沉,只有驅逐艦時雨逃脫。
夏雲
攝於1939年11月22日,性能改進後在館山海域試航的夏雲攝於1939年11月22日,性能改進後在館山海域試航的夏雲
1936年7月1日在佐世保海軍工廠動工,1937年5月26日下水,1938年2月10日竣工。
太平洋戰爭初期此艦隸屬於南方部隊,從事婆羅洲攻擊作戰,爪哇攻擊作戰。1942年末,其隸屬於第四水雷戰隊第九驅逐隊參與泗水海戰。當時第九驅逐隊由朝雲,山雲,夏雲,峰雲4艘姊妹艦編成。
6月份的中途島海戰,此艦和朝雲編入攻擊部隊出擊,但並未直接參加戰鬥。之後轉戰所羅門海域,從事3次瓜島運輸作戰。
1942年10月12日,在薩沃島海域被美國飛機擊沉。
峰雲
1937年11月4日在大阪的藤永田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的峰雲1937年11月4日在大阪的藤永田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的峰雲
1937年3月22日在藤永田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4日下水,1938年4月30日竣工。
1941年6月23日,此艦在日向灘與夏潮發生碰撞事故,當時正值聯合艦隊訓練結束,此艦撞上夏潮右舷中央部位,接著,緊隨其後的黑潮艦首又撞上此艦的左舷後部,此艦立即返回吳港修理,五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此艦結束修理工作,編入第四水雷戰隊第九驅逐隊。
此艦從菲律賓方面開始,加入婆羅洲攻擊作戰,之後參與爪哇攻擊戰,接著參加泗水海戰。1942年秋參加瓜島增援作戰,10月5日在行動中遭遇近失彈攻擊而嚴重受損。
1943年3月5日,在布拉吉特海峽(維拉.斯坦摩爾)夜戰中被擊沉。
1936年12月1日在浦賀船渠動工,1937年11月18日下水,1939年6月28日竣工。
朝潮級驅逐艦按照竣工時間每四艘編成一個驅逐隊,最後2艘的霞,霰號以及下一級的陽炎級驅逐艦的陽炎,不知火號一同編成第十八驅逐隊,隸屬於第二水雷戰隊,在太平洋戰爭第一戰偷襲夏威夷時,和第一水雷戰隊第十七驅逐隊陽炎級驅逐艦及秋雲號同時被選為擔任機動部隊護航警備部隊。之後直到1942年4月,在拉包爾攻擊作戰,錫蘭島攻擊作戰中和航空母艦部隊一起行動,之後將護航任務交給第十戰隊,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時,霞號擔任攻擊部隊警戒部隊。
1942年7月5日,霞號在阿留申群島基斯卡島附近,遭到美軍潛艇“黑鱸”號一枚魚雷擊中,船體前部斷裂,嚴重受損。當時同級艦霰號被擊沉,霞號僥倖返回舞鶴,花費一年時間修理,直到1943年6月末。1943年9月,霞號在北千島方面從事船隊護航任務,途中除了12月擔任羅伊島運輸任務,直至1944年6月末均在北方行動。之後又從事硫磺島,父島運輸作戰。
1944年10月爆發雷伊泰灣海戰,第十八驅逐隊損失了霰號及陽炎號,僅剩霞與不知火,後編入志摩艦隊參加蘇里高海峽海戰,海戰結束後護航那智,足柄航向科隆灣。不知火負責救援鬼怒號巡洋艦,但在返航途中在錫布延海域被美軍航母艦載機擊沉。
第十八驅逐隊最後一艘驅逐艦霞號返回馬尼拉之後,3次從事奧爾莫克運輸作戰,之後在12月26日參加民都洛攻擊作戰(禮號作戰),之後返回隆加錨地。1945年2月,其護航伊勢,日向號返回1內地,進駐吳港。
1945年4月7日,和大和號特攻計畫一同出戰的霞號與友艦在沖繩島北部海域坊之岬海域被美國艦載機擊中,嚴重受損,由冬月號將其擊沉,此艦為同級艦中最後一艘戰歿的。
1937年3月5日在舞鶴海軍工廠動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4月15日竣工。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霞,霰,陽炎,不知火編成第十八驅逐隊,編入夏威夷機動部隊,護航航空母艦出戰。直至1942年春,和號稱無敵的南雲機動部隊共同行動,期間曾經參加拉包爾攻擊支援作戰,錫蘭島攻擊作戰。
1942年6月,其離開航空母艦部隊,編入攻擊部隊的護衛隊,出戰中途島。
1942年7月5日在阿留申群島的基斯卡港進口被美潛艇“黑鱸”號(USS Growler SS-215)擊沉 ,當時霰號從橫須賀護航千代田,阿根廷丸號(後來的海鷹號航空母艦)航向基斯卡島,由於霧濃而暫時停靠。其是10艘同級艦中最早沉沒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