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

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

《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是當代作家王堯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3年1月。

作為一所僅存八年的臨時大學,西南聯大未受到歷史的局限,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它短暫卻輝煌的歷程成為一段無法複製的傳奇。該書是典型的學者型歷史散文,文獻紮實,言之有據,讀者能夠在熟知的西南聯大“神話”之外,看到它的更多側面,如聯合辦校的困難、師生生活的窘迫、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的堅守、五四運動的餘緒等等。作者帶領讀者回到聯大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回到他們鮮活的經歷中,去聆聽日常的弦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
  • 作者:王堯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3年1月
  • 字數:11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西山蒼蒼,滇水茫茫。僅存八年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現代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高峰,關於它的著述亦瀰漫著傳奇色彩。王堯另闢蹊徑,於日常生活中聆聽弦歌,在歷史迴響中抵達現場,西南聯大於是有了一個全新的講述。
“三駕馬車”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大師巨匠陳寅恪馮友蘭,名士風骨朱自清聞一多鄭天挺……作者回到困境、歡愉、黑暗、光明、約束、任性、革命、保守、崇高和卑微等鮮活的肌理中去敘述西南聯大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物。論聯合,“在動亂時期主持一所大學本來就是頭痛的事,尤其要讓三個個性不同歷史各異的大學共同生活”;論制度,“三校的傳統便是學術獨立,教授治校”;論社會,“昆明一隅,九儒十丐”;論知識分子,“他們一直思想和生活在新文化與舊道德的雙重秩序中”;論生活,“在那樣一個紛亂的年代,能夠放下一張書桌並讀書,便是心安之處”……
西南聯大的迴響遙遠而清晰,後世讀史者怦然而生敬意。西南聯大何以可能,大學之道何以相傳,知識分子何以自處,這些問題延續至今,文明之火亦藉此而光焰不熄。

作品目錄

弁言
支柱艱危的“孤臣孽子”
昆明一隅,九儒十丐
“五四”的光和影
“在動亂時期主持一所大學本來就是頭痛的事”
“我是大時代中的一名小卒”
《新潮》:“夜貓”喊叫催黎明
參考書目

作品鑑賞

為了寫出點新意,王堯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進入西南聯大。《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開篇,不是講“聯大三常委”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而是負責總務工作的總務長鄭天挺。校舍宿舍如何安置,院系如何調整,面對各有個性的教授們又如何居中調停,消除一些派系之間處於萌芽狀態的對立……這位明清史大家不得不被這些十分繁雜、瑣碎的行政事務所糾纏,可謂“支柱艱危的‘孤臣孽子’”。王堯寫昆明時期通貨膨脹下教授們極度窘困的生活:典賣衣服書籍、營養不足、衰弱生病、兒女夭折,消耗最後的資本——健康和生命。目睹教授們慘況的費正清十分震驚且憂心:“他們正在頑強地戰鬥,但是不可能持續太長時間”。然而聯大人結茅立舍,弦歌不輟,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
在王堯筆下,堪稱偉大和傑出的人物,也有卑微和瑣碎的一面:朱自清敏感而自尊,在和豪放不拘小節的聞一多交往時,常有被冒犯之感。但聞一多遭槍殺之後,朱自清第一個站出來要去捐款,並著手整理聞一多文集,一直到生命最後。“和常人們一樣,朱自清他們也在一地雞毛中度過日常生活”,但“這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大時代中,更不應論此等小事’,這就是朱自清和他們這一代人的境界”。王堯不是重複“民國之後無大師”的老生常談,而是將這些人物拉近,鏡照當下。朱自清很長時間主持清華大學中文系,也一度兼任聯大中文系主任,現代大學中文系的成熟與朱自清的貢獻有關。但他在聯大講授宋詩、文辭研究、文學批評等,教學效果並不理想,他在日記中記載,“文辭研究”這門課全班只有一個學生王瑤來聽課,有一次王瑤缺課,他只好回家洗衣服。他開的“宋詩選”,很多學生也不選。他對經常逃課去泡茶館的汪曾祺印象不好,拒絕了羅常培讓他收汪曾祺當助教的提議,理由是汪曾祺不上他的課。“沈從文經常課上到一半要去查資料,還有一位大師經常忘記上節課講到哪裡……若在今天,他們的教學測評結果堪憂。”
在熟知的西南聯大“神話”之外,讀者從《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中看到它的更多側面,如聯合辦校的困難、師生生活的窘迫、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的堅守、五四運動的餘緒等等。王堯對聯大歷史的複雜性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根本上,他認為“五四”精神是西南聯大成功的根基,“聞一多不在了,朱自清不在了,他們的校長梅貽琦也不在了。但‘五四’在,聞一多、朱自清、梅貽琦在‘五四’中,西南聯大在‘五四’中。”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3月1日,《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入圍3月文學報好書榜。
2023年4月21日,《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入圍“大眾好書榜”2023年第一季榜單。

作品評價

近些年來,關於西南聯大的作品問世不少。從陸續發掘的史料中,越來越多的人得以知曉動盪時局中的這段傳奇。正如學者王堯所認為,缺乏人物,只有數量化的非人性力量互動作用的史書,必然是一部乾癟蒼白的歷史。因此,以新作《日常的弦歌》,他試圖重建的是一個日常的、鮮活的西南聯大。從詳盡的日記、會議記錄、薪金收入、回憶錄等入手,在層層細節的整理和重構中,作者關注的是令西南聯大成為傳奇的一個個具體、血肉豐盈的人,也寫出了自己身為知識分子的思考。讀者也跟隨他一起思索:看似瑣碎的生活中,究竟是思想賦予行動,還是行動支撐了思想,令這些智者在國家危亡之際的條條岔路面前,作出了艱難而無私的選擇。(《文學報》評)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
2023年1月
譯林出版社
978-7-5447-8892-2

作者簡介

王堯,作家、評論家。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理論批評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出版學術專著多種,另有長篇小說《民謠》、散文集《一個人的八十年代》《紙上的知識分子》等,在《南方周末》《收穫》《鐘山》等多家報刊開設散文專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