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

族群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是焦兵撰寫的一篇論文。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族群安全困境下的討價還價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焦兵著
導師
王逸舟指導
學科專業
國際關係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國際關係 衝突 戰爭 理性主義
館藏號
D81
館藏目錄
2010\D81\6

內容簡介

本文要解答的問題是作為內戰主要形態之一的族群戰爭發生的原因。為回答這一問題,本文運用國際關係中的安全困境理論和戰爭的討價還價理論,試圖為族群戰爭提供一種理性主義的解釋。 現有對族群戰爭的解釋中,最流行的觀點是原生論或本質主義,它認為族群間固有的情感敵意是族群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而本文則拒絕這種對族群戰爭的非理性主義解釋,本文指出族群戰爭像所有的人類互動形式一樣都是個人或群體追求財富、權力、安全等物質利益的結果,而族群的情感認同僅僅是為動員族群成員參與族群戰爭所使用的戰略工具,族群成員參與暴力本質上是一種理性行為。 在假定族群戰爭的理性主義本質的基礎上,本文指出,由於族群戰爭的高昂成本,作為理性行為體的族群衝突雙方應該有強烈的戰略動機在戰前達成一個和平協定來避免高成本的族群戰爭,而族群衝突雙方之所以發動高成本的戰爭,是因為雙方不能在戰前達成和平協定。因此,對族群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就轉化為解釋族群衝突雙方為什麼不能在戰前簽署和平協定。為回答這個問題,本文引入了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安全困境理論和戰爭的討價還價理論,把族群戰爭視為族群安全困境下的討價還價的失敗所導致的後果。 儘管無政府狀態是國際體系與國內體系的根本區別,但是,本文所研究的族群戰爭絕大多數發生在中央政府缺少權威和合法性的第三世界國家,致使國內出現類似於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這就為本文運用國際關係理論研究族群戰爭提供了可能性。當無政府狀態出現於多族群國家時,國內各個族群就無法依靠中央政府為其提供安全保障,而只能依據自助的原則尋求自身的安全,由於意圖的不確定性,國內族群之間的安全互動將陷入族群安全困境。正如國際無政府狀態下的安全困境容易導致國家之間爆發戰爭,國內無政府狀態下的族群安全困境使得族群戰爭的爆發成為可能。 進而,本文引入了戰爭的討價還價理論來解釋族群戰爭為什麼從可能變成了現實。本文認為,族群衝突方之間的戰略互動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不可信的承諾和問題的不可分割性導致族群衝突方戰前討價還價的失敗,從而使得族群戰爭從可能變成了現實。“信息不對稱”是指族群衝突雙方在對彼此的政治目標、族群凝聚力和戰鬥力、戰爭意志等信息的認知上存在差異,因而族群衝突雙方不能在這些信息的判斷上形成共識,從而無法以此共識為基礎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族群協定。“不可信的承諾”是指族群衝突方出於擔心對方不會兌現他們將要在和平協定中做出的承諾,而不願在戰前達成和平協定。尤其是和平協定必然要求族群衝突一方解除武裝,如果作為衝突一方的中央政府違背和平協定而對被解除武裝的族群衝突方重新發動軍事進攻,那么,被解除武裝的一方就會處於無力防禦的脆弱地位。正是基於這種憂慮,他們不願放棄保衛自己的力量而與中央政府達成和平協定以避免高成本的族群戰爭。“問題的不可分割性”是指許多分離主義運動引發的族群戰爭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中央政府和族群叛亂組織都不願在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對於衝突雙方來說,在領土上做出讓步將危及他們各自的一系列重要利益,正是領土的“不可分割性”導致中央政府和族群叛亂組織無法在領土問題上做出妥協,從而選擇高成本的族群戰爭。 由於族群安全困境下討價還價的失敗是族群戰爭爆發的原因,要在經受族群戰爭的多族群國家重建國內和平,就必須克服這些引發族群戰爭的因素。由於這些因素是衝突雙方互動中產生的問題,單靠衝突雙方自身是不可能克服的,第三方的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第三方干預的三種途徑:第三方的調停、第三方的強制性干預以及族群之間確立權力分享協定。第三方調停的作用在於第三方向衝突雙方傳遞準確的信息,克服信息不對稱問題;第三方強制性於預的作用在於確保衝突雙方達成的和平協定得到嚴格執行,克服不可信的承諾問題;權力分享協定的作用在於通過國內制度的設計確保少數族群和多數族群的安全和權利,克服無政府狀態及其導致的安全困境。 為了檢驗本文對族群戰爭的理性主義解釋,本文選取了波士尼亞戰爭(1992-1995)和蘇丹達爾富爾危機(2003-2008)作為案例研究的對象,通過詳盡的案例分析展現了本文所提出的因果機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