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縣革命舊址

旌德縣革命舊址是位於旌德縣廟首鎮廟首村老街33號的舊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旌德縣革命舊址
  • 地址旌德縣廟首鎮廟首村老街33號
  • 時間:1934年12月8日
  • 類型:舊址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廟首宿營地舊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洪川宿營地舊址,李會全烈士故居,江福喜、江金根烈士故居,紅色經濟學家朱劍農故居,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廟首宿營地舊址

位於旌德縣廟首鎮廟首村老街33號右前方10米處。1934年12月8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撤離旌德縣城,經蔡家橋向廟首方向前進。當夜宿營廟首村,宣傳抗日救國,戰士們在牆壁寫標語,如“白軍兄弟們起來暴動,跟我們北上抗日去!”等等。12月9日,紅軍在廟首召開大會,向民眾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同時將沒收的土豪劣紳的財物分給勞苦百姓。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洪川宿營地舊址

位於白地鎮洪川村晨光組西200米處。1934年12月10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湯口會師後,沿公路向北轉移進入譚家橋。14日上午9時許,與國民黨軍隊發生激戰,紅軍失利,部隊傷亡很大。為了保存實力,先遣隊從譚家橋向旌德孫村轉移。紅軍路過洪川,為了不驚動洪川老百姓,他們露宿在洪川的道路兩邊。部分傷病員和指揮員,就在洪溪橋邊擺石庵一座破廟以及一個路亭里歇息。次日,20多個傷病員留在洪川養傷,其中6個重傷員在蔡家灣山上的一個石洞養傷,還有20個在一個大山溝里的莊屋養傷,傷愈後返回江西。該址處的路亭基本還保存著,但破損較重。

李會全烈士故居

位於旌德縣蔡家橋鎮湯村花花碓13號。
李會全(1881-1927),蔡家橋鎮湯村人。1925年入黨。1927年3月,受北伐軍影響,李會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成為朱旺第五區分部湯村分部負責人,發展黨員100多人。3月下旬,第五區黨部召開全體黨員大會。會議提出“打倒土豪劣紳!”“擁護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口號,號召大家團結起來,與封建勢力作鬥爭。會後,在李會全的領導下,組織農民把湯村土豪湯學樂關押了起來,當地百姓歡呼雀躍,揚眉吐氣。李會全遵照縣黨部的旨意,在旌德北鄉湯村、朱旺村等地組織成立了北鄉農民自衛軍,積極協助農會發動平民百姓鬥地主、打土豪,與地方封建勢力展開鬥爭,掀起反封建勢力的民主運動。
1927年5月16日,旌德農民暴動爆發。由於起義隊伍分散,時間上沒有統一,計畫泄密,攻城失利。李會全率部來到城下時,遭敵人圍殲而被捕。當日,王庭甫、李會全和其它12名自衛軍骨幹同時被殺害在城東水岡門外,壯烈犧牲。
李會全故居始建於民國初期,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為兩層樓式結構。因其後人家境窮困,該故居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和完善。

江福喜、江金根烈士故居

位於旌德縣白地鎮江村上街96號(進修堂南側)。
江福喜(1890-1941),又名江戟門,白地鎮江村人。1929年入黨。1932年3月,中共旌德縣委在江村秘密建立,任縣委委員、旌西區委委員、江村團支部負責人。1934年初,任江村黨支部書記,負責江村黨組織工作。1934年7月,江福喜遭逮捕關押,刑訊逼供,用盡極刑。他堅貞不屈,終因證據不足交保開釋。1938年秋,新四軍軍部駐皖後,旌德黨組織恢復,江福喜與其子江金根同時被派往新四軍軍部學習。年底回家鄉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40年3月受胡明指派在旌德、績溪邊境王家莊等地發展黨員。皖南事變後,反動派大肆搜捕地下黨,江福喜父子雙雙被捕。慘遭殺害。

紅色經濟學家朱劍農故居

位於蔡家橋鎮朱旺村村中小河西岸。
朱劍農(1910-1986),蔡家橋鎮朱旺村人,1928年入黨。建國後,朱劍農曆任湖南大學財經學院院長、教授,中南財經學院院長、教授,中國科學院武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湖北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發表各種經濟著作近20種,學術論文100餘篇,共300多萬字。他畢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領域中勤勉耕耘,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
他的故居垂裕堂坐落在朱旺村中小河西岸。坐西朝東,建於清朝中期,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20平方米,為三進兩層樓式結構。其中,前廳為四合屋,天井居中,天井下方為麻石鋪砌的水池,最為突出的是整個廳堂和房間木窗上木雕古樸精緻,畫面內容豐富,手法精細。2001年11月,被旌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正在申報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