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介村

旌介村

旌介村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十三公里,東鄰綿山旅遊風景區3公里華夏名宅王家大院2.5公里,距大運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108國道橫貫村西。全村710、人口2200人。耕地面積4400畝。旌介村文化歷史悠久,其村名因旌表春秋五霸重臣介子推而名。介子推廟遺址距我村2公里,村東為商代古墓群,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省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區。旌介村是靈石縣唯一的平川地區,交通十分便利,水資源豐富。中日合資山西天石電力有限公司(國家環保煤矸石發電廠)徵用旌介村土地,投資1億元的宏源國際五星級大酒店位於旌介村。天星煤氣、電廠供熱管道途徑旌介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旌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省
  • 地理位置: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城東十三公里
  • 人口:2200人
古槐,介子推故里,寒食節介子推故里祭俗,魁星樓,古墓群,墓葬的時代與性質,

古槐

過去有“全村古槐13株,枝葉茂盛壯村威”的描述,村內只有古槐1株。據申鈺先生記載: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常在村內駐紮,少時幾百,多則千餘。為解決生火做飯問題,不得不拆廟伐樹。老百姓的私產一概不動,只有砍伐村內公樹,於是古槐先後被伐。現有古槐一株,在村西王世富門前。樹高約10米,樹徑1米多,中空。樹冠凋零,枝損葉疏。樹齡267年。因此槐年深日久,人們便把這株古槐附近的院落叫成“槐樹院”。二00八年晉中市人民政府,將此樹列為“保護古樹”。

介子推故里

“介子推者,姓王名光”。(《靈石縣誌》民國二十三年版——引西漢·劉向《列仙傳》)。“春秋時晉國大夫介之推(亦稱介山之推,又作介山之然)隱於介山,以地名為氏,後簡為姓介”。(《中國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諱之推。子推,其字也”。(張騰芳《增修介廟碑記》)靈石縣旌介村人。介子推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晉文公元年)。子推自幼聰明勤奮,拜在名師伯子常門下習文練武。沒幾年便博通經典,熟練武藝,成為德才雙馨聞名遐邇的賢人。晉獻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介子推被封為晉大夫,跟從公子重耳。獻公寵幸驪姬,因驪姬欲立其子奚齊為太子,於是進讒言於獻公,欲殺公子重耳。重耳攜數十人從蒲子(今交口縣蒲依村)出逃,“經曹過衛,之楚之秦”。在曹國地界,重耳衣食無著,饑渴難忍,子推割股奉君,一直跟隨重耳十九年,周旋艱難,不避其身。公元前636年,重耳復國即位,是為晉文公。文公賞從亡者,子犯之輩,貪冒大功,“唯介子推不言祿,祿亦弗及”。為不與子犯之輩同流,子推偕母歸隱於故里——今靈石縣旌介村。晉文公多次尋找,子推與母、妹復入林深之處藏身。文公親往,使人四處喊叫,不得其應。又聽信讒言,舉火焚林,以冀其出。竟不聽,與母、妹俱抱木而死。相傳,晉文公焚山是在旌介村舉火,著火點距村莊只有1里之遙,後人便把這片田地稱作“燒荒地”。大火焚燒,三日方熄。介子推母子身棲巨石,臂抱古柳,腳蹬黃櫨,口銜蘆子草,對周邊呼喊緘口不應。後來,人們便把介子棲身的大石頭稱作“忌板”。柳枯生柏,一大一小,雙株並列,恰似子推母子的化身,稱為“子母柏”。黃櫨長在“燒荒地”,至今半枯半榮,是大火焚燒所致。蘆子草葉片上有牙痕,乃痛極撕咬所致。介子推母子遇難,晉文公痛悔不已,但大錯已成。於是在其故里——今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對介子推進行旌表,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並“環綿上為之田”。由此“旌介里”得之村名,意為“旌表介子推在其故里”。“旌介里村”一直延用二千餘年,直至清末民初,人們為了使用方便才逐漸去掉“里”字,簡稱為“旌介村”。介子推在國家危難之時,毅然選擇跟隨重耳出亡;在重耳飢餓至絕的關鍵時刻,“割股奉君”捨身救主;在重耳返國為君之際,悄然離去。不居功,不邀寵。這種直面艱難困苦的膽氣,勇於犧牲的精神,視功名利祿為糞土的品節,實屬千古罕見,人們懷念子推,於是旌介、馬和等十八村公議,在介子推遇難的地方立廟祀之。當地人稱之推為“介神爺”,其廟叫“介廟”,俗稱“神林廟”。所焚森林稱“神林”。神林復甦後,較前更加郁蔥,“介廟神花”、“介廟松濤”為靈石八景之一。介廟、介墓香火日盛,經歷代修葺漸成規模。文人墨客過往憑弔,題句感懷,地方十八村糾首在這裡辦公。七月十三為介神爺生日,每年這個時候都要舉辦廟會——公祭介神爺、趕集、唱大戲。民國時期,石廷禎等創建介靈高校。介廟逐漸成為當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相傳介神爺相當靈驗,人們在介廟求神問卦,禳災禱雨均有所應。“其生也,有辭祿去亂之潔;其死也,有澤民潤物之惠”。宋元豐元年(1078年)天大旱,神宗皇帝設壇祭天祈雨,介子推顯靈,中原大地普降甘霖。宋神宗為之感動,下旨追封介子推為“潔惠侯”。南屈原北介子,忠孝楷模,千古並稱。介子推生於旌介,隱於旌介,死後旌表亦在旌介,是旌介人的驕傲。

寒食節介子推故里祭俗

清明節前二日為寒食節。諺雲“先寒節後清明,一百五日在當中”。寒食節乃介子推忌日,從寒節到清明,介廟周邊之民連續三日不舉火,以祭介子推母子蹈火焚身之壯舉。靈石東鄉——介子推故里祭祀祖宗上新墳(族中上年有人去世,謂之新墳)也在這一天,這是介子推故里特有之俗。緣自人們對這位鄉賢的崇敬和懷念,由祭奠介子推推而廣之,相沿成俗。包括介休在內全國均在清明節掃墓祭祖,獨靈石東鄉人掃墓是在清明前兩天(新墳寒節上,舊墳一百五日上,同族的墳塋合族人只能去一次)。掃墓之日,合族男丁聚齊到墳地對祖宗燒香膜拜,焚燒冥幣、插旗幡(也叫翻身旗)、添土、栽植松柏樹。禮畢,在其墳塋柏樹折枝,插己大門,意為蔭祖宗之恩德,趨邪扶正,人財兩旺,常青不衰。相傳,介母屬兔,子推屬蛇。因而,在寒食節,各家還必備麵食“蛇盤兔”。“蛇盤兔”蒸製大小不一,多寡不定,居家所屬成員每人至少一個。對遠走他鄉之人,也設法給捎去,還作為一種珍貴的禮物饋贈他人。諺曰“蛇盤兔,必定富,要想富,敬祖父”。

魁星樓

魁星樓位於龍天廟東南側,外彎道中部。始建於明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占地50平米。三層洞式樓閣,高達20餘米,為本村標誌性建築。底層為磚砌十字形瓮門,是早年本村出入四方的通行大道。瓮門上方東西南北各嵌石質匾額一個,東書“集翠”,西書“瀠波”,南書“毓秀”,北書“壯觀”。意為斯樓集綿峰之翠,瀠泉池之波,毓天地之秀,壯余村之觀。不僅與周邊環境相諧,且隱喻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順石階登臨瓮門頂,四周建有造型簡樸的磚砌花欄。與花欄相隔1米的走廊里,由粗壯的圓形木柱,寬厚的橫樑,可開啟的隔扇門窗,構建成壯麗的方形殿堂。殿堂內塑魁星,赤發藍面,躍身翹腿,一手捧斗,一手執筆,嚴肅的面孔,莊重的姿態,標點著狀元的中試者。再從二層攀登木製樓梯登臨三層。四角的通天木柱和雕刻精緻的木圍欄,構成了整潔的瞭望平台。佇立平台格外涼爽,遠眺四周,全村風光一覽無餘。矗立在樓頂的寶鼎祥光輝映,分外引人注目。樓角的飛檐掛鈴在微風吹拂下晃動,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響。由於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間人為損壞,魁星樓毀壞慘重。2005年7月村委投資16萬餘元重修。重修以後的魁星樓“四門洞啟,八窗玲瓏,棟宇如鳥革之峻起,檐阿似翬飛之軒翔”,寶鼎高聳,祥光四射,瓦作琉璃,金碧輝煌,風采更勝往昔。

古墓群

1976年,村人楊熙如在村東溝溝道挖掘土窯洞時發現古墓葬一座,考古發掘把這一古墓編為3號墓,出土了十餘件青銅器,經鑑定為商代墓葬。1985年元月,省考古研究所對周圍500米範圍進行了科學鑽探發掘。發掘墓穴2處,分一號、二號墓。一號墓室一槨三棺,一男二女,並有殉葬一人、一狗,狗頸上系有銅鈴,骨架保存完好。發掘銅器、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共51件,有觥、觚、爵、鼎、鹵、簋等不同物品。二號墓一槨兩棺,分男女主人,並有殉葬奴隸骨架1具。發掘隨葬器物有青銅禮器、青銅兵器、玉器、骨器和陶器87件,還有炊具數件。其中銅爵23件都有銘文,銘文分別為“丙”19件,“亞羌”2件,“天”2件。經專家考證,認為這裡應為與殷商王朝有較為密切聯繫的“亞羌”族“丙”方國所在地。墓主為其統治者。86年,又發現從商代到漢代的墓葬54座,並發現規模較大的糧倉和車馬坑。六座糧倉可儲糧50萬斤,足可供5000人食用100餘天。專家由此推定旌介附近存在著大量定居生活的人群。秦漢界休縣城即在這一範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旌介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葬的時代與性質

屬於殷商文化的一個分支,墓葬和出土器物大部分表現了較強的殷商文化傳統。大約為文丁時期。從出土青銅器看,沒有較高的技術工藝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說丙國已經掌握了較高的鑄造工藝,那么技術的先進必然是依靠強大的國力,而當時國力的強盛必然依靠發達的農業水平,所以從青銅器工藝水平推斷,這裡的社會生產水平一定與殷商王朝接近。這個小國家擁有相當充裕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旌介地處兩山之間,位置險峻,應是一個較為理想的軍事據點。可見旌介青銅器的一大部分應當是在殷墟定做的。1986年站探發現的從商代到漢代墓葬54座,有規模較大的糧倉6座,說明旌介及其附近地區食物資源的供給在時空範圍內有一定的不平衡和非連續性。這種儲備型的生存方式以及一些有煙炱青銅器的多次補鑄行為,可以推定晚商至西周早期,旌介村附近一定存在著相對穩定的過著定居生活的人群。從六座糧倉的距離看,無疑是為了滿足軍事屯糧。以每人每天食糧1公斤計,可以推出屯軍有4000-5000人。糧倉以及車馬坑的發掘,說明在墓地周圍一定存在著一個文化積澱豐富的晚商遺存,有望通過今後細仔的考古工作來揭示這個部族的更多內容,也為研究晚商政治構架、軍事布局及民族融合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數量較多且類型豐富的出土青銅器,為研究旌介一帶商代晚期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