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非闇木筆山鷓圖

於非闇木筆山鷓圖

《於非闇木筆山鷓圖》是民國畫家於非闇創作的一幅國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非闇木筆山鷓圖
  • 創作時代:民國
  • 作者:於非闇
  • 類型:國畫
作者介紹,評價,

作者介紹

於非闇(1888—1959),原名於照,字非廠,別署非闇。滿族。1935年到故宮古物陳列所(今故宮博物院)工作,臨摹、研究了故宮收藏的大量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他曾擔任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館的導師,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師範學校、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相繼擔任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畫師、副院長等職。

評價

辛夷,俗稱木筆辛夷花在沒有開放的時候,花苞上長有長長的細毛,形狀如同毛筆,故此得名。花開時節,辛夷花的形狀很像是一朵小小的蓮花,紫苞紅焰,有著和蓮花一樣的清香氣。白色的辛夷花就是人仃倔常說的玉蘭花。山鷓,是山鵲鳥的別稱,民間稱之為藍喜鵲。藍喜鵲的尾巴很長,喙和爪呈朱紅色,山鷓的性情很是兇悍。於非圈在這幅《木筆山鷓圖》(見圖)中所畫的“山鷓”有兩根尾羽很長,兩翼也有明顯的羽乾紋,這個特徵倒有些像壽帶鳥。壽帶與山鷓的形體大致,頭、頸、和羽冠也都呈現出深藍的輝光,但身體的其餘部分呈白色而且有黑色的羽乾紋。綬帶鳥中間的兩根尾羽很長,形狀如同綬帶,故此得名。又因為壽與綬同音,民間常把綬帶鳥稱為壽帶,寓意著長壽吉祥。
“筆”與“墨”,是中國畫創作的關鍵所在。對於工筆畫而言,線條就是“筆”的具體表現。工筆畫的線條雖然不像寫意畫那樣有很大的自由表現空間,但它同樣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色彩,甚至是有生命的。於非闇是工筆畫大家,他用筆的能力已然是駕輕就熟、成竹在胸了。看這幅作品中鳥的尾羽,幾條淡墨的長線,既輕柔勁爽,又瀟灑酣暢,沒有絲毫的滯澀感。鳥喙的線條雖短,但沉穩有力,果斷乾淨,具有很強的質感。
對於工筆花鳥畫來說,能否很好地描繪出樹木的枝幹如同勾線設色一樣,都是檢驗一個工筆畫畫家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參照。在工筆畫中,如果把處於次要位置的枝幹刻畫得過於細緻精到,雖然形象逼真,但在整體效果中就會顯得喧賓奪主,影響主題。如果把枝與乾的形態弱化,忽略它的存在,即使是突出主題,但對於畫面本身就會缺乏協調,整體效果不夠統一。有的畫家之所以用寫意的方式在工筆畫中表現枝幹,就是迴避了這方面的欠缺。
看於非闇的這幅作品,小枝與主幹之間不僅在穿插避讓上井然有序,主次關係明確,表現技巧也更生動自然。主幹的線條雖然粗獷卻不顯粗糙,筆勢穩重結實’,細緻的皴擦使枝幹具有很強的立體效果,再加上淡赭色的渲染,很有些西畫的韻味。盛開的辛夷花嬌柔輕靈,給人以恬淡寧靜、端莊秀麗、平和安詳之感。層層暈染的花瓣豐滿滋潤,仿佛是由晶瑩的瑪瑙雕琢而成,那輕靈滋潤的樣子,讓人心曠神怡。
於非闇是用色的高手,在他的作品中有些色彩雖然強烈卻不失沉穩,沒有絲毫的火氣。在這幅作品中,由藍、白、黑、紅四種顏色組成的兩隻飛鳥在金色背景的襯托下顯得典雅高貴,而由紫與白組成的辛夷花瓣,更是別具韻味,如同沐浴著月光一般,有一種夢幻般的美妙意境。
自宋徽宗開創“瘦金書”之後,這種特色鮮明的書體為許多的工筆畫家所鐘愛,這不僅是因為“瘦金書”能夠鍛鍊筆力,而且這種瘦硬的書法風格與工筆畫相得益彰。於非闇是傑出的“瘦金書”高手,他在作品中用酣暢挺拔的“瘦金書”題寫了一首白居易的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紫彩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頗見其趣。從款識里可知,此畫是用百餘年前的老紙畫的,作於195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