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水(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於水(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於水,男,1966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MPA教育中心主任。學術兼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智庫專家、江蘇省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江蘇省人民政府特約研究員、第四屆江蘇省人民檢察院人民監督員、江蘇省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省信訪局特聘專家,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特聘專家,江蘇省交通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高校研究基地“地方治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公共管理綜合訓練中心”主任等。主要研究領域與方向:鄉村治理與政策、公共危機管理、行政體制改革、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徐州
  • 出生日期:1966.4
  • 職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主要成就:鄉村治理、公共政策、危機管理
  • 代表作品:鄉村治理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                  —以江蘇為例
個人經歷,教學履歷,科研項目,個人成就,

個人經歷

於水,男,管理學博士,政治學博士後,現任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MPA教育中心主任。曾任行政管理系主任,南京農業大學科技處兼產學研合作處副處長。南京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碩士,南京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博士,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後。主要研究領域與方向:地方治理與政策、公共危機管理、公共行政改革。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國家軟科學計畫項目、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農業部軟科學計畫項目、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重大、重點、一般項目、江蘇省人民政府政策諮詢重點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5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6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多項研究成果獲獎,並獲中央、省領導批示、對服務決策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和作用。曾獲全國MPA優秀教師,南京農業大學第二屆、五屆教學質量標兵,南京農業大學教學優秀獎,南京農業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教學履歷

目前主要承擔的課程有:本科生的行政管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的行政學理論與方法,行政法專題;MPA研究生的公共管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行政法學,案例分析;博士生研究生的鄉村治理理論與實踐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提出了“融合、共享、提升”的教學指導思想,不斷探索新體系創設和新模式改革,組織開展了主題鮮明、形式新穎、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鐘鼎學術沙龍”“我與MPA學長面對面”“MPA沙龍”等;建立健全教學團隊的有效運行與激勵機制;加強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鼓勵設立課程小組,實行首席教師制,加強協同開發,促進開放共享,形成與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優質教學資源。不斷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注重體驗與互動式教學,圍繞互動模擬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和雙語教學開展改革與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構建“一條主線、三個層面、五個綜合訓練項目與過程控制”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交叉融合,學生綜合能力顯著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顯著增強。至2016年已連續17年34次獲南京農業大學教學質量優秀評價。完成的教學成果《農林高校公共管理拔尖人才能力提升的實踐與創新》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13年);獲南京農業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2012年),主持完成了南京農業大學精品課程《行政管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和《公共管理學》等課程建設,主編普通高等教育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和“十二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行政管理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年版),主編《公共管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教材,科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版),指導的本科生論文兩次獲南京農業大學優秀畢業論文特等獎,指導的本科生論文兩次獲江蘇省優秀畢業論文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首屆“案例中心杯”全國公共管理案例比賽獲三等獎一項,優秀獎一項(2017年),指導MPA研究生獲南京農業大學專業碩士學位優秀論文獎(2016年),組織建設了江蘇省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基地“公共管理學科綜合訓練中心”任中心主任,組織建設了江蘇省公共管理(類)本科重點專業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層信訪“碎片化”治理及其法治化研究(15AZZ012) 2015年10月-2017年12月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於財政資金管理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機制創新(07BJY084) 2007年7月-2011年3月
(3)國家自然基金應急項目:太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與管理研究(70741023) 2008年1月—2008年10月
(4)國家軟科學計畫項目: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研究(200719) 2007年3月-2008年12月
(5)國家星火計畫項目:農業科技培訓模型建設研究(0200727) 2007年3月-2008年3月
(6)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鄉村債務形成機理與治理研究(20090451184)2009年—2012年
(7)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項目:群體性事件影響因素與預警指標體系構建(201003564)2010年10月-2012年6月
(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項目:2017中國民生指數研究(江蘇)(2017001)2017年6月-2017年12月
(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項目:2016中國民生指數研究(江蘇)(2016001)2016年6月-2016年12月
(10)農業部軟科學項目:農村人口“空心化” ——本源、困頓及未來指向(Z201321)2013年4月-2013年12月
(11)農業部軟科學研究項目:公共財政資助開發品種智慧財產權的公共產品屬性研究(2130135)2011年5月-2013年12月
(1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農民工群體性事件預警防範與治理研究(10YJAZH108) 2010年7月-2013年3月
(1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機制創新(07JHQ0046)2007年1月-2009年12月
(14)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鄉村治理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研究(06JA790053)2006年6月—2008年12月
(15)江蘇省社科重大套用研究課題,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雙立項):江蘇產業轉型與特色小鎮發展研究(17WTA012) 2017年4月-2017年12月
(16)江蘇省人民政府政策諮詢重點研究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雙立項):江蘇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思路與對策研究(JSZY2016006) 2016年3月-2016年11月
(17)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公共危機視角下縣域信訪治理機制研究(K0201400701)2014年7月-2017年12月
(18)江蘇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重點研究課題,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雙立項): 提升江蘇政府治理能力研究(JSZY2014005) 2014年3月-2015年3月
(19)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農村群體性事件治理研究(09JD039) 2009年7月-2012年12月
(20)江蘇省軟科學計畫研究項目:財政資金支持江蘇新農村建設實證研究(BR2008053)2008年3月—2009年6 月
(21)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習型組織理論中國化及學習型組織長效機制研究(04SHB005)2004年10月-2006年8月
(22)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項目: 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三年行動計畫研究(2016002) 2016年5月-2016年11月
(23)南京市發改委項目:南京市十三五循環經濟規劃編制研究2015年10月-2016年4月
(24)南京發改委項目: 南京城市土地空間資源再開發研究2014年10月-2015年3月
(25)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推進南京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K0201400774) 2014年6月-2016年12月
(26)江蘇省體育局項目:體育系統職工績效研究2012年6月-2013年12月
(27)南京市軟科學重點研究項目(201002038)青奧會背景下全面提升南京城市國際化水平的對策研究 2010年4月-2011年4月
(28)南京市農林局重大招標項目農業發展、制度創新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2010N01)2010年3月-2011年12
(29)南京市農林局項目:村級農技員績效研究2009年3月-2010年3月
(30)江蘇省科協軟科學研究重點資助項目江蘇新農村建設實證研究——對3示範村公共資金使用的考察(R0704)2008年3月-2008年12月
(31) 南京市軟科學研究計畫(200602013)南京科技城市形象認知與設計研究2006年7月-2007年7 月
(32)南京市軟科學重點研究計畫項目(201706008)城市化背景下南京鄉村“空心化”對策研究,2017年7月-2017年12月

個人成就


1. 《中國民生指數研究》(研究報告)及相關研究研究,報送黨中央和國務院,得到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江蘇省民生髮展報告(2016)刊在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調查研究報告》2017年2月20日,第8號,《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新變化》刊發在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參考專報》2017年2月16日第16期報江蘇省人民政府石泰峰省長,為中央決策提供了科學支撐。
2. 承擔了“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相關研究工作。①普查江蘇土地確權試點,考察近年來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的變化。②我省規範農村土地資源市場、增加農民的財產權、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成果考察。③考察相關工作機制、專業培訓學習狀況、工作經費落實比例、發證率等情況。④梳理當前土地確權登記工作進展中的九大失衡問:規章制度不健全、思想認識不統一、經費保障不充足、技術薄弱缺人才、登記程式不規範、遺留問題難解決、政策標準有歧義、“一戶多宅”成困境及證書發放不達標等。研究對發揮高校智庫,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政策支持作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必須解決九大問題》(研究報告)等相關成果在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內刊《參考》發表,2015年1月12日獲得“江蘇發展研究獎”一等獎,並獲得江蘇省省委常委、副省長徐鳴同志批示,並在《中國土地科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民眾》等期刊發表論文12篇,形成兩篇博士論文,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與學術影響。
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創新》(論著):第十二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人民政府,2012年。
4.《鄉村治理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論著):第十一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政府,2011年。
5.《多中心治理與現實套用》(論文):第六屆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2008年。
6.《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研究》(研究報告):江蘇省社科套用精品工程二等獎;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社科聯,2008年。
7.《蘇南農業現代化對全國農業現代化的啟示》(論文):江蘇省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江蘇省委宣傳部、新華日報(思想理論版),2008年12月17日。
8.《鄉村治理研究》(研究報告):江蘇省軟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江蘇省科協,2007年。
9.《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創新》(研究報告):江蘇省社科套用精品工程二等獎;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社科聯,2007年。
10. 承擔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研究工作。①深入分析江蘇PPP投融資模式發展取得的成效與存在問題。②提出構建PPP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戰略思路和關鍵舉措。③把握江蘇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的總目標和相關需求,分析江蘇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需要。④分析江蘇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的可行路徑與相關的政府職能改革。研究成果《著力破解當前PPP模式的十個突出問題》在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參考》第32期,《參考專報》2016第49期刊發,並報送江蘇省省長石泰峰、副省長黃莉新、張雷、馬秋林等同志,為完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流程、提升合作效率、增進合作效益、完善合作保障,實現合作目標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成果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等期刊發表論文12篇,並形成2篇碩士論文。
11.主持完成的南京市“十三五”循環經濟規劃編制研究,其階段性研究成果《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亟需提供五大保障》刊登在江蘇省人民政府內刊《調查研究報告》上(2016年3月31日,第16號),報送中共江蘇省委、省人民政府領導。於2016年11月23日,經南京市市長簽署,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寧政辦發﹝2016﹞166號)頒布實施,產生了較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關研究成果在《江蘇社會科學》、《行政論壇》、《中州學刊》等期刊發表論文,並形成博士論文1篇。
12.承擔了“基層信訪碎片化治理與法治化”的研究工作。①明確信訪法治的基本原則與實踐標準,確定信訪法治的調整範圍和對象,構建信訪工作的法治框架,規範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制度性負反饋溝通渠道,促進各類非訴訟機制發展,探索多元化的信訪矛盾化解機制,解決信訪治理“碎片化”困境。②討論法治中國進程中的信訪法治化問題,包括法治化與信訪的關係,信訪法治化的路徑,信訪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內容;釐清信訪制度的功能定位,擺正其在憲政框架下的位置,明確信訪機構的法律地位與權責體系,推進信訪法治化改革及其配套制度的建設與完善。③通過國家制度體系的整合,探尋信訪制度與行政訴訟、行政複議、中央巡視制度的有效對接,重塑基層政府治理能力,避免重複上訪和多方投訴造成的社會資源耗費和政治信任流失。④以改革精神和法治精神為統領,探索實踐“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的路徑,推動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信訪治理,推動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和穩定性;以信訪法治化為契機形成政策最佳化機制,低成本地規範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相關研究成果在《江蘇社會科學》、《中國土地科學》、《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理論與改革》、《中州學刊》、《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行政與法》等期刊,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等全文轉載,研究諮詢報告《推進基層信訪治理法治化報告》、《信訪複查覆核制度碎片化研究報告》2篇報江蘇省信訪局主要領導,並形成博士論文1篇,碩士論文5篇。負責人被聘為省信訪局處理疑難雜症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