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克(導演、編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於克,山東濟南生人,國家一級導演,一級編劇;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曾擔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導演,首都國慶六十周年聯歡晚會技術製作部部長助理兼導演,被評為奧運會先進個人,獲首都國慶六十周年貢獻獎;屬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濟南
  • 職業:導演、編劇
  • 主要成就:被評為奧運會先進個人
  • 代表作品:《仙女下凡》、《百童鬧春》
  • 性別:男
於克青年時代抬過鐵水下過鄉,開過車床扛過槍;最先接觸的藝術是話劇;繼而轉入戲曲、民間民族舞表演;後轉為編舞和導演;曾經在縣級文化館乾過戲劇輔導和舞蹈編舞,後又在市級文化局分管民眾文化和文化市場,又經轉地市級政府辦公室工作,後來又回到文化藝術崗位上,擔任大型藝術活動總策劃和總導演工作。期間,拿過學士學位,不是藝術,而是法律和漢語言文學。
一、與風箏會結緣,執導、策划過幾十場(種)國家級、省級大型節會開閉幕式暨大型演出活動。
於克先生於1984年與濰坊國際風箏會結緣,斷斷續續(總)導演過十二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開幕式暨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對其所產生的個人影響,於克導演說:“其實做導演並不像外行人想像的那樣風光,我們經歷的苦處和肩上承擔的責任,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
1987年第四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的時候,就有了500人“風箏舞”等大型廣場表演形式,初步展現了現代大型團體歌舞的雛形。1988年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時,開幕式的表演時間從白天轉到了晚上。“主要是為了用燈光藝術突出導演想突出的東西,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燈光遮醜,雖然那時燈光效果沒有現在這么好,但體育場準備工作時的忙碌身影,在燈光下不至於被觀眾發現。”於克導演幽默地談道。
1990年第七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上,於克作為副總導演,編導了《萬馬奔騰》、《仙女下凡》、《百童鬧春》、《夀疊羅漢》等大型地面和空中(飛機跳傘)相結合的表演形式,初步形成了個人導演風格。
1991年第八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上,於克邀請了90、91兩屆的全國名模來到濰坊,在濰坊體育場舉辦了一場《萬紫千紅總是春》大型時裝歌舞晚會,這個晚會分《春的使者》、《夏的盛情》、《秋的風采》、《冬的祝福》四個篇章,投入演員5000人,演出自始至終以模特為主線,以四季時裝團體歌舞為基礎,進行大色調的調度和渲染,將體育場營造出一個奼紫嫣紅的恢弘場面,晚會演出很成功,從那次開始,基本奠定了於克總導演的地位。
“90年代初的濰坊還不是很發達,在那個時候模特對濰坊人來說應該是個很新鮮的事物,要運用模特搞大型團體展示更是奇思怪想,所以,各方面受到很大阻力。說實話,當時我過我自己這一關就費了很大力氣。但是作為一個導演必須要學會創新,創新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如果一個導演沒有創新,那么他的導演生涯也就基本結束了。所以當時我也是頂著很大的壓力,爭取了各個方面的支持,最終的結果證明我是正確的,因為那次晚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這其中也包括一些當初激烈反對我的人。”
2000年於克編導的第17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達到了廣場團體歌舞藝術的頂峰。那次的主題是《迎著新世紀飛翔》,分《風箏魂》、《風箏情》、《風箏潮》、《風箏頌》和《飛翔吧!濰坊》五個場次,投入演員15000多人,演出是從遠古畫卷展開——‘飛天圖騰’、‘鼻祖魯班’、‘戰神韓信’、‘ 怪才板橋’,一直拉到現實中‘銀線連四海,風箏傳友誼’的美好家園,並由此展開濰坊發展的藍圖。其中山東民間藝術跟濰坊風箏有機結合,利用時空穿越和文學積澱作為烘托,使於克多年創新的夢想一一展現出來,成為於克先生藝術生涯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當然,也就從那屆結束後,國際風箏會開幕式用大型團體歌舞做為模式基本就結束了,開幕式開始轉變成座北朝南式的大舞台、大劇場形式。演出節目以大腕明星為主,導演的原創元素少了,創意設計和排練調度萬人團體演出的佇列、畫面沒有了,責任感和苦澀感減輕了許多。”
於克在說起做導演的酸甜苦辣時,有自己的見解:“我覺得作為一個導演,必須有自己的信念,不管在最窮困低谷的時候,還是仕途官位誘惑的時候,都不能放棄,只有堅持,才會成功。”於克先生被選中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導演,就證明了自己多年來堅持的結果。可以說,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會積攢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導演經驗使他對掌控各種大型場面都從容不迫。
1987年至2008年斷斷續續擔任了十二屆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暨大型文藝(團體)演出總導演工作。
1992年擔任呼倫貝爾那達慕大會開幕式策劃、導演工作。
2001年、2002年、2003年連續三屆擔任中國蔬菜博覽會開幕式暨大型文藝(團體)演出總導演工作。
2002年擔任由團中央和央視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兒童劇調演藝術總監工作。
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擔任魯台經貿洽談會開幕式總導演工作。
2004年擔任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式暨大型文藝(團體)演出副總導演工作。
2005年擔任中超足球聯賽開幕式(濟南)大型文藝(團體)演出副總導演工作。
2006年擔任井岡山紅色旅遊藝術節開幕式策劃、導演工作。
2006年擔任內蒙古自治區全運會開幕式大型文藝(團體)編導工作。
2007年—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編、導演工作。
2009年擔任首都國慶六十周年聯歡晚會“光立方”技術和導演工作。
2010年擔任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大型文藝(團體)導演工作。
二、坎坷成長經歷,積蓄了人生財富,成就了他的文化藝術創作事業。
於克先生並不是正規藝術“科班”出身,走上藝術的道路後,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自學成材,成了一位頗有名氣的導演。
於克出生在省直機關一個幹部家庭,對於12歲前的記憶,他說非常幸福。12歲後,史無前例的運動來了,父親下放,他也隨著一起來到諸城縣城。在那特殊的年代裡,父親家庭出身地主,又是走資派,於克自然成了被改造的對象。15歲下鄉,又被分配到偏遠山區工廠挖廁所、抬鐵水,每天工作12—16小時。白天工作時,大人們翻著白眼呵斥著他;晚上睡覺,老鼠成群地跑在身上欺負他.....從未乾過重活的他抬不動鐵水,師傅說直起腰就能抬動,他便鼓起沒勁的腰向上挺,鐵水突然濺出,四處飛落,從頂棚反撒到他的衣服上,鑽進他的脖子裡,於克驚慌中趕緊縮脖,“滋啦…”鑽心的疼痛和肉的焦糊味一起湧出,他忍受著走到目的地(當時撒手就被鍋包里的鐵水化為烏有),這才捂著燒爛的脖子,跑出去面對空曠的原野號陶大哭,沒有人敢來撫慰年少的他。於克語氣有些沉重,“那時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多餘的人。”
特殊時期,於克在工廠做過翻砂工、車床工、鐵水化驗員、政工宣傳等諸多工作,乾一行精一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的演出。由於他的勤奮好學,加之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天賦,很快便漸露頭腳,成了文藝宣傳隊的台柱子。追求藝術的磨難和煎熬從此開始了,他曾經考上文藝兵,政審沒有通過,他哭過;又考上長春電影廠演員,最後政審還是拿下,他又流過淚。但是,於克始終沒有放棄。
1978年左右,因為他的出色表現,恩師的推薦,於克被調到了文化館工作。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夜以繼日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1982年第一批電大招生的時候,於克考上了漢語言文學系。“由於非脫產學習,每門課程的考試相當嚴格,當時哪個城市一起學習的有370多人,三年後能夠順利畢業的只有13個人,我就是這13人中的一個。”於克先生說,在文化館這個熔爐中,他不僅瘋狂的汲取著藝術方面的知識,還學習漢語言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一步步得到充實、完善。
在走上藝術道路上,有兩位恩師他永遠難忘,第一位是傳授戲劇藝術的韓春宵先生,第二位是傳授舞蹈藝術的龐寶龍先生。韓先生早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在戲劇藝術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龐先生是山東省群藝館舞蹈科科長,在舞蹈編舞方面有著廣泛的實踐經驗。兩位先生的諄諄教導,多方面、多層次的身教言傳,嚴格的紀律,做人的風範,使於克在藝術知識、藝術修養方面快速地成長起來,為以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於克先生的畢業證、學位證書卻與藝術無關,一張是漢語言文學,另一張則是法律,並沒有藝術類的證書。但他憑著勤奮自學、恩師的指導,在八十年代初,就熟讀了前蘇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導演體系和中國人藝焦菊隱先生的系列書籍,使之導演之路越走越暢。熟識於克的人都說他是一個特別有靈感的人,他的想法往往出人意料卻效果斐然。他笑著說,“很多人說我經常在談吐間好點子就出來了,或者說我不經意間就有了全新的想法。一次兩次,可以這樣理解。但是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大部分的靈感是來自長期的琢磨與思考,長期的藝術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將靈感瞬間激發。”
憑著突出的工作成績,一紙調令將於克先生從文化館調到了市文化局工作,分管民眾文化和文化市場工作,這給了他一片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壤。
1978年(與韓春霄老師合作)導演的歌舞劇《誰的本領大》獲央視歌舞演出一等獎。
1979年該劇《誰的本領大》又獲山東省文化廳歌舞、戲劇調演一等獎。
1980年(與韓春霄老師合作)導演的歌舞劇《百花盛開》獲山東省文化廳歌舞調演二等獎。
1981年創作並編舞的舞蹈《苦菜花》獲山東省文化廳民眾文化調演二等獎。
1982年(與韓春霄老師合作)導演的歌舞劇《俺給爺爺來畫像》獲山東省文化廳歌舞調演二等獎。
1983年創作並編舞的舞蹈《路》獲山東省文化廳民眾文化調演一等獎。
1984年導演的歌舞劇《雪天的早晨》獲山東省文化廳調演二等獎。
1985年導演的歌舞劇《聰明的鉛筆頭》獲山東省教育廳文藝調演二等獎。
1986年創作並導演的話劇《尋根》獲文聯戲劇調演一等獎。
1987年攝影的《藍天作證》獲文聯專業藝術攝影二等獎。
1988年創作並編舞的舞蹈《娃娃樂》獲山東省文化廳、廣電廳(錄像)調演創作演出一等獎,並參加了當年的央視春晚演出。
1989年該舞蹈《娃娃樂》又獲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藝創作二等獎、全國調演創作演出一等獎;同年個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進少兒工作者稱號。
1990年創作並編舞的舞蹈《虎娃》獲山東省文化廳、廣電廳調演一等獎。
1991年創作並導演的歌舞劇《花環獻給誰》獲山東省文化廳、教育廳等文藝調演二等獎。
1992年創作並編舞的舞蹈《漁童》獲山東電視台春晚演出一等獎。
1993年作詞(劉歡作曲)的歌曲《留下春天留下情》,成為第十二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主題歌(劉歡首唱)。
1994年創作並導演的音樂劇《小山鷹奇遇》獲山東省戲劇
家協會調演一等獎。
1995年編劇並導演的電視短劇《亮亮的槍》獲省電視台短劇評選特別獎。
1996年攝影的《寵兒》獲山東省文化廳、文聯專業藝術攝
影二等獎。
1997年創作並導演的小品劇《火續真情》獲國家公安部
春晚二等獎。
1998年(與他人合作)編舞的舞蹈《講故事的孩子》獲省教育廳藝術教育調演一等獎。
1999年創作並導演的音樂劇《小蘿蔔頭》獲國家文化部“蒲公英”文藝調演創作、演出金獎。同年作詞的歌曲《風箏魂》在《歌曲》2000年11期刊發,成為第十七屆國際風箏會主題歌(屠梅華首唱)。
2000年創作並導演的音樂劇《山林衛士》獲全國文聯音樂表演唱二等獎。
2001年創作並導演的音樂劇《海力布》、《少年號飛船》,舞蹈《風箏舞》、《灰喜鵲》,話劇《倔強的小紅軍》、《愛在每個角落》等七件作品均獲省教育廳素質教育匯演一等獎;同年作詞的歌曲《迎著新世紀飛翔》,成為第十七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主題歌(劉維維、吳琳首唱)。
2002年創作並導演的《捕蟬趣》獲聯合國“北京綠色童謠”創作演出一等獎;
2003年創作的音樂劇《一隻蘋果》獲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新劇本創作一等獎。
2004年音樂劇《一隻蘋果》獲團中央、中央電視台全國第二屆兒童劇比賽創作、演出金獎。本人被授予新世紀兒童劇特殊貢獻獎,並被評為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05年創作並導演課本音樂劇《一隻蘋果》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六一晚會”演播並獲演出一等獎。
2006年創作並導演的音樂劇《大愛飛翔》獲中國教育學會全國大學生文藝調演二等獎。
2008年被評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先進個人。
2009年獲首都國慶六十周年活動貢獻獎。
三、為教育留京,施展和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和廣泛興趣,為少年兒童的素質藝術教育做點實事。
於克先生具有編劇、編舞、攝影攝像、視頻剪輯、作詞作詩等業務專長;已獲國家級(政府)創作獎16項;獲省部級(政府)創作獎29項。近年來,於克不僅參與了幾部電視劇大製作,譬如:2006年電視連續劇《奮鬥》的拍攝和導演助理工作;2006年—2007年電視連續劇《闖關東》(第一部)策劃工作;還擔任北京市中國小金帆藝術團編劇、導演工作。輔導的學校有北京朝陽第二實驗國小、北京中學、北京海淀中關村第三國小和第四國小、北京大興第二國小、北京興隆國小、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嘉峪關學校、濰坊濰城實驗學校等十多所學校。
2003年為山東省濰坊青年路國小創作並導演的兒童電視劇《特別夏令營》(長度40分鐘);獲首屆中國少年兒童藝術節創作演出一等獎。
2004年為山東省濰坊青年路國小(與梁明先生合作)策劃並導演的專場民樂演奏《快樂的童年》大型素質藝術展演晚會,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了匯報演出。
2005年為山東省濰坊櫻桃園國小創作並導演的兒童電視劇《班裡的調皮鬼》(長度45分鐘);獲山東省電視劇藝術創作演出二等獎。
2006年為山東青島市膠州向陽路國小策劃並導演了《向陽花兒開》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
2007年為山東省濰坊濰城實驗學校策劃並導演了《快樂大課堂》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
2009年為北京市中關村第四國小策劃並導演了《我們在一起》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北大百年禮堂)。
2010年為山東省青島嘉峪關學校策劃並導演了《走進善的桃花源》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青島人民劇場)。
2010年為北京市朝陽興隆國小策劃並導演了《走出課堂的學習》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北京八十中禮堂)。
2011年為北京市朝陽管莊中心國小策劃並導演了《大愛家園》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中國傳媒大學禮堂)。
2011年為第二十七屆教師節策劃並導演了《托起朝陽的人》大型文藝慶典晚會(中國傳媒大學禮堂)。
2012年為北京市朝陽區第二實驗國小策劃並導演了更名儀式典禮活動(中國傳媒大學禮堂)。
2012年為北京市大興區第二國小策劃並導演了《北京少年 北京精神》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北京大興劇場)。
2013年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三小策劃並導演了《好大的家》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中國劇場)。
2013年為北京市朝陽區第二實驗國小策劃並導演了《多彩童年》大型素質教育綜合展演晚會。
2013年為北京中學策劃並導演了開學授牌儀式典禮活動。
近年來,創作和導演的作品有:音樂劇《二小放牛娃》、《又學習又玩耍》、《老奶奶的故事》,話劇《爺爺的鳥籠》、《節能無忌》、《陽光少年》,舞蹈《花翎舞》、《雛鷹展翅》、《未來少年》,新編兒童京劇《智斗》、《義激猴哥》等二十多部作品(以上大部分作品獲北京市一等獎)。同時,並以學校的名義推薦到台灣“國父紀念館”、美國林肯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加坡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獲得了成功和讚譽。
其實,於克先生有句話說的很耐人尋味:我寫戲排劇不為獲獎,不為評審,不為藝術,只為少年兒童;少年兒童自己演自己,自己喜歡自己演的戲才是硬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