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椒伯(方積蕃)

方椒伯

方積蕃一般指本詞條

方椒伯(1885年~1968年5月)名積蕃,浙江鎮海柏墅人。1905年集資在家鄉創辦培玉國小,自任校長,併兼任寧波溪海公學校長、教育參事會參事。1913年就讀於上海民國法律學校,1915年又入神州法政專門學校學習,獲律師證書,後從事商業。1918年任北京東陸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兼任上海總商會會董、寧波旅滬同鄉會常務理事等。五四運動時,上海總商會發表媚日的“佳電”,發起組織各公團聯合會,通電反對“佳電”。同年與人創辦中國毛絨廠。1920年參與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任董事,同年任上海銀行公會會董。1922年創辦大有餘榨油廠,擔任董事長;同時受聘擔任中國通商銀行南市分行經理。從該年起連任兩屆上海總商會副會長。

1923年擔任寧紹輪船公司董事長、上海公共租界納稅華人會董事長。1924年為整治上海蘇州河,發起組織吳淞江水利協會,任會長。1932年後,以從事律師事務為主。“一·二八”事變後,拒任市府秘書長偽職。抗戰期間,擔任上海難民協會副秘書長兼勸募主任。曾投資上海庶康、福隆等錢莊。1949年後任上海市政協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民革上海市委委員。1968年5月在上海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椒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885年 
  • 逝世日期:1968年5月24日  
  • 出生地浙江寧波鎮海駱駝橋桕墅方村
人物經歷,早年經歷,主持商會,支持抗戰,建國以後,曾獲榮譽,軼事典故,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方椒伯,名積蕃,鎮海人。17歲時應科舉不中,次年到上海經商。21歲集資在家鄉創辦培玉國小堂,自任校長。後又任寧波溪海公學校長及寧波教育參事會參事。辛亥革命上海光復後,參加中華民國協濟會,協助籌辦軍需。後任上海東陸銀行分行經理。此後兼任四明公所及四明醫院董事、上海總商會會董兼商事公斷處處長、寧波旅滬同鄉會會董、常務理事兼會務主任等職。
五四運動中,方椒伯發起組織上海各界同業公會及各地旅滬同鄉會等70多個團體的“各公團聯合會”,通電反對上海總商會朱葆三沈聯芳俯從日本的主張,迫使朱、沈二人辭職。1920年,上海總商會副會長沈聯芳徇日本駐滬參贊之請,將日人自己撰寫贊成交還青島由中日兩國直接交涉的電稿用上海總商會名義拍發。次日,此電在報紙上登出後,輿論譁然,一致反對。由上海各業公會、各同鄉會等70餘團體合組各公團聯合會,該會設辦事處於寧波旅滬同鄉會,推方椒伯為會長,分電華會我國出席代表及中央與各省機關團體,請一致反對上海總商會被日人利用而發出此違反民意之佳(九日)電。上海總商會朱葆三和沈聯芳兩會長,因聲名狼藉,為會員所鄙視,皆提出引咎辭職,任滿後均不連任。聶雲台秦潤卿而被選為正副會長。方椒伯因領導各公團主持正義,起而反對,遂為工商界所信任。1922年聶、秦兩會長任滿後,方即被選為上海總商會副會長,宋漢章為正會長。1924年任滿改選,方椒伯連任為副會長,虞洽卿為正會長。這四年中,因宋漢章常往醫院養病,虞洽卿時往北京活動,一切會務皆由方椒伯一人主持,且這四年中,意外的事務特別多,試舉數事以證明。

主持商會

(一) 孫美琛臨城劫車案。被擄之中外各票紛紛請總商會設法營救,於是召集特別會議,設登記處,叫被難人的家屬來會登記,募救濟品,購食物和日用品以給被擄各票,派代表赴棗莊、濟南與政府及匪方直接交涉,組救護隊攜帶藥品上山,為被難人醫治,卒能改匪為兵,盡釋中外各票。
方椒伯
方椒伯題詞
(二) 反對曹錕賄選,組織民治委員會,通電全國商會,請一致不承認賄選之政府,推派代表來滬討論應付方法,雖未能達到原定目標,而曹錕竊取大權之後,上海總商會與中央政府斷絕關係,從未有函電前往。對於中央來件一概置之不復不辦,堅持正義,難能可貴。
(三) 五卅慘案發生後召集緊急會議,徇各界之請,通告全市工商業一律罷市,並募集款項以分給罷工工人為一伙食費,提出十三條要求,交政府派來之蔡廷斡、曾宗鑒以作交涉的資料。
(四) 組織愛國募金會,分隊募款,以充辦理五卅慘案之經費,並組織提倡國貨會,勸同胞愛用國貨而抵制日貨。
(五) 組織吳淞江水利協會,召集與吳淞江有關之上海、吳縣、太倉、寶山、嘉定、崑山、青浦、吳江八縣議會與商會代表,及上海商業團體代表,反對浚浦局侵奪主權欲開發吳淞江,情願自籌巨款以修浚。
(六) 接收兵工廠,組織保衛團以保管。派員在廠內設辦事處,會同陸軍部總長吳光新及司長等處理該廠之址,變賣廠內物品。
(七) 參加反日會,通告會員以前所訂之日貨,分別封存登記。以後不許再定日貨,以示愛國熱忱,規定對私運私售日貨的處置辦法,分函全市工商界一律遵守。每天上午他準時到總商會辦公,批閱公牘甚精細,遇有秘書所擬之稿,有欠妥處,即親自動筆修改。俟總商會之公事辦畢,然後至銀行內處理行務,四年如一日,不論嚴寒酷暑從未間斷。他分析問題有辨別力,至公無私。他與傅筱庵不僅同鄉,且交誼甚深。傅慕其辦事能幹,特向總行提出在十六鋪設中國通商銀行分行,請其擔任分行行長。傅筱庵1924年、1926年兩次競選上海總商會會長時,方擔任副會長,他常主持會議,人家總認為他欲為傅奔走,但雙方會董相互攻訐,可他從未偏袒,按照議事規則辦理,所以反對傅筱庵之會董馮少山、霍守華、聞蘭亭葉惠鈞田時霖等皆敬佩其守正不阿。

支持抗戰

1932年起開始律師業務,曾任復旦大學校董、上海商會執行監察委員等職。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任上海難民救濟協會副秘書長兼勸募主任。
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爆發,方椒伯時任寧波旅滬同鄉會會董兼會務主任,自願負責籌劃救濟各地來滬麕集租界避難的同鄉,設立難民收容所10處,後又由同鄉會出面分批免費遣送同鄉難胞20多萬人返甬。不久,全市性的“上海難民救濟協會”成立,方椒伯任該協會副秘書長兼勸募主任,經手募集捐款1000餘萬元,先後接濟全市難民11萬餘人,直到抗戰勝利前夕結束。1939年10月傅筱庵投敵,充任偽上海市長後,曾多次強邀方出任市府秘書長偽職,都被他堅拒,並曾忠告傅應義不事敵,傅不聽,次年終被刺身亡。
1949年國民黨軍隊潰退時,寧波遭到蔣機瘋狂轟炸;損失慘重,寧波旅滬同鄉會募款救濟,方任勸募組組長,募集捐款舊人民幣20多億元,匯甬救濟。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方椒伯1955年起任上海市政協委員。1956年被推為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代表。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任民革上海市委員會委員。1967年“文革”期間因有人半夜闖入臥室內,受驚得病,1968年5月24日在滬逝世,終年84歲。

曾獲榮譽

在1926年費城世博會上,方椒伯的大有餘機器榨油公司參展,其食用油榮獲“丙等金獎章”。

軼事典故

方椒伯的涵養功夫特別好。抗戰前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大世界對面步留坊附近,有一個寧商總會,是上海有名的總會,租界照會不限時刻,可以通宵營業遊玩,當時稱之總會,類似現在的俱樂部。俱樂部里可以賭博、可以飲酒、可以叫局。這個總會是寧波旅滬巨商聚集之處,入會要有兩個會員介紹,而且繳納會費在100元以上。傅筱庵、謝蘅牕、袁履登、虞洽卿、方椒伯等諸巨商,公餘都在此處消遣,每天下午三四時起,至夜半止,有時要至次日天明,猜拳聲、骨牌聲、歌唱聲,不絕於耳。方椒伯不飲酒不叫局,喜搓麻將。有一天方椒伯的下家有一副大牌,可和三抬,此人秉性粗暴,連輸數天,肝火甚旺,想在這副牌上可以撈進幾文,可有一張牌被方椒伯扣住,結果被他家和去。此人察看方椒伯的底牌,他的和張在內,方椒伯扣而不發,情願另拆搭子被他發覺。他恨極,站起身來扇了方椒伯一記耳光,在座其餘兩家見此情形,認為方椒伯必欲反抗。豈料,方椒伯坦然自若,不以為然,並無表示,照常搓下去。散局後,有人問方椒伯何以吃了一記耳光,一聲勿聲。方椒伯說:此人性情粗暴,我所素知,這幾天他輸錢太多,即欲翻本,今天有此大牌,被我扣去和張而和不出,怒火中燒,手不由主,打我一記耳光以出氣,我若反抗,勢必爭吵而傷和氣。公餘來此打牌,是消遣作樂,如若爭吵,有悖娛樂本意,且這記耳光,動手尚輕,我不覺痛,與我無損,何必認真,諒他事後必追悔舉動太粗,清夜自思,天良發現,自己會覺得過分。如當場與他爭吵,則其時他火氣未除,反不肯認錯,必至多一番口舌,則又何必。事後,此事寧商總會內全體會員聞之,皆佩服方椒伯之寬宏大量,而恨此人之粗魯無理,相戒。自此之後,不再與此人搓麻將,他連來數日,見同人都對他冷淡,不與他賭,他知己驚動了眾怒,自覺無顏,設法賠罪。某日,他設宴請方椒伯,邀前日同局之人陪席。席上,自動聲明那天動手扇方耳光之不是,請方椒伯寬恕。方椒伯很大度的說:本不介懷。在座各位皆佩服方椒伯料事之準,涵養功夫之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