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方城關
  • 地理位置:河南葉縣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方城關
  • 出處:《後漢書·郡國志》
  • 人物:盛弘之
地理位置,歷史記載,

地理位置

該圖摘自李元芝《歷史文獻中的葉縣》該圖摘自李元芝《歷史文獻中的葉縣》
楚方城關在葉縣西南方城古城西側

歷史記載

《後漢書·郡國志》曰:葉縣有方城。酈道元注《水經》,引郭仲產曰:苦萊、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
晉·盛弘之《荊州記》從襄陽渡江、經南陽,出方關(即方城關)是通周、鄭、衛之道;其東津經江夏,出平澤關是陳、蔡、齊、魯之道。
魏·酈道元《水經注·淯水》:淯水又西南徑《史定伯碑》南,又西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謂之瓜里渡。自宛道途,東出赭陽,西道方城。
賀次君輯校 唐·李泰《括地誌》卷三許州葉縣方城山在許州葉縣西南十八里。
清·程恩澤《國策地名考》:方城:《西周策》韓魏移地章:則楚方城之外危。高註:方城,楚塞。鮑註:南陽郡注,葉公邑,號方城。補曰:正義雲,方城山在葉縣西。恩澤案:左傳雲楚國方城以為城,杜注,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淮南子》:天下九塞,方城其一。
《地理志》:葉縣南有長城,號曰方城。韋昭曰:方城,楚北之厄塞。服虔曰:在漢南。非是。《荊州記》:葉東界有古城,始犨縣東,至瀙水,經泌陽界,南北連連數百里,號為方城,一曰長城。《水經注》: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築列城於北方,以逼華夏,號曰萬城。臧氏琳曰:萬城者,合葉縣與陳、蔡、不羹四城言之,即所謂列城也。
《丹鉛余錄》以《左傳》方城古本作萬城。似誤。亦曰:方城蓋置城于山上,以為要隘。其山連線南陽唐縣、葉縣之境,幾數百里,故曰長城,又曰萬城。
郭仲產曰:苦菜、於東之間有小城名方城,東臨溪水。苦菜即黃城也,及於東通為方城矣。今在河南南陽葉縣南四十里,跨裕州界。朱子曰:荊州地勢四平,其守當在外。
楚人謂方城為城,漢水為池是也。盛宏之曰:酈縣有古城一面,未詳里數,號為長城。即方城之西隅,其間相去六百里。南北雖無基築,皆連山相接,而漢水居其南,故屈完云云。林氏曰:宛在方城內,葉在方城外。外有方城,內有冥阨,而宛、葉為之表里。高士奇曰:其後拓地漸東,又以申息為重鎮,申在方城內,居西,即南陽縣。息在方城外,居東,即息縣。
錢穆《史記地名考》:方城山,今河南葉縣南四十里,跨方城縣境。又湖北省竹山縣東南三十里亦有方城山,此服氏所謂漢南之方城也。當以葉縣南者為是。
經實測,此城在葉邑古城西南十八里。城址東、西長260多米,南、北寬130多米,橢圓形分布,殘高2到5米不等,周長約二里,內多房舍遺址。
當地民眾俗謂闖王寨。稱是明李闖王所築。但清康熙《葉縣誌》稱其為劉盆子寨。其北面即為楚長城遺址。城西有古代由葉縣經方城的拐河、博望到南陽的古道。現古道遺蹟猶依稀可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