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髮紋身

斷髮紋身

斷髮紋身,成語,出自古文獻,讀音duàn fā wén shēn,即是剪短頭髮、身上紋圖案之意。"斷髮文身"是古代南方百越地區海邊、大河邊古越族居民共同的生活風尚,同時身上紋龍圖案也是古越人圖騰崇拜的反應。

修剪髮型與紋身是現代年輕人的潮流時尚,但如果將目光投向古代百越地區,就會發現這些在現代人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的習俗和時尚,其實在遠古時代已有之,並且在那裡還可以找到全新的解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髮紋身
  • 外文名:Continuously tattoo
  • 屬性:習俗
  • 流行地區百越
  • 解釋:剪短頭髮,身上紋圖案
  • 記載:《莊子·逍遙遊》、《史記》等
習俗,記載,

習俗

  • 斷髮
"斷髮"即是剪短頭髮,它與“椎髻”、“披髮”類似,都是古代越人(即今蘇浙閩粵瓊桂一帶的先民)流行的髮式。古越人不但剪髮,而且經常變換髮型,有時很短,有時又留長,這種習俗讓當時終身不剪髮的北方中原人覺得很好奇。古代北方中原人認為身體髮膚是父母授之,不敢毀傷(剪指甲除外),所以無論男女都留長髮終身不剪。
理髮理髮
如今剪髮與紋身這些習俗已遍布世界各地,成為了人們的風尚。特別是剪髮,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人的理髮習俗其實即是古代越人發明"斷髮"習俗的傳承與發展,既方便梳洗、乾淨衛生又潮流時尚。
古代越人“斷髮”等習俗,對當時從北方來的中原人也產生了影響,文獻《史記》、《漢書》都曾記載,《史記·吳世家》說太伯仲雍居於句吳,“文身斷髮,示不可用。”《左傳》哀公七年說:仲雍在吳,“斷髮文身,裸以為飾。”《穀梁傳》哀公十三年說:“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這就是說:斷髮文身,非華夏之俗,太伯、仲雍奔吳,也是從民俗也。仲雍與兄太伯體父意,主動避位,來到今無錫、常熟一帶,建立勾吳王國,斷髮文身,與民並耕,主動融入當地社會。《越世家》育越之先世封於會稽,“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也是說禹之後裔到越以後,從民所俗。《漢書·地理志》也有相同記載,但卻對斷髮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釋。《淮南子·泰族訓》對文身的解說是“劑肌膚,饞皮革,被創流血,至難也,然越為之以求榮也。”另外,《說苑》、《墨子》、《韓非子》、《禮記》等書中都有類似習俗的記載,可見斷髮文身是吳越族群的鮮明標誌。
太伯斷髮文身,與民並耕太伯斷髮文身,與民並耕
  • 紋身
身上紋圖案是由於古代越人“習水”而避蛟龍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此外近代也有學者指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種“標誌型成人禮”的遺存;如果對各種說法綜合分析,可以推斷文身是中國古代越族一種多功能的文化習俗,包含了部落標誌、圖騰崇拜和成人禮等多方面的文化含義,是帶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遺俗。直到近代,這種習俗仍舊可以在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等民族中看到。
文身象龍文身象龍
江西乾國古越人也發現斷髮文身的習俗,越人居住的地區在南方,該區溫熱潮濕而多蛇害,他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將蛇作為重要的圖騰崇拜,在人體上刺染蛇紋,免遭水中動物的襲擊。越人視蛇為“己類”,視蛇為祖宗來崇拜,文身是把它當做本民族標誌的一種手法。此外,由於乾越人長期生活在氣候炎熱、多江河湖泊的楚越水鄉,於是斷髮,以便游泳;文身,以避蛇蟲之災。這恐怕是乾越人斷髮文身的最主要原因。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有《淮南子》記載:“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這兩則文獻,都記載了古越人有“文身象龍”的習慣,其實即是古越人對龍圖騰的崇拜。

記載

《左傳·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祼以為飾,豈禮也哉。”
《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人民斷髮文身,以象麟蟲。”
善哉行》(漢·曹操):“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斷髮文身。”
《莊子·逍遙遊》:“宋人次章甫而適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杳然喪其天下焉。”周朝前期,宋國人是文化昌盛的民族,有一個商人把華麗的絲織品帶到越國去,但是越人斷髮文身,扎發的絲織品物毫無用武之地。而“汾水之陽”,是在山海經里記載的“藐姑射之山”,也就是堯帝的都城,就是現在山西的平陽。“堯帝到了“藐姑射之山”,那可是神仙住的地方,還要人去治理嗎?“杳然喪其天下焉”,人間的一切智術在其間無用,佛教所謂“應無所住”。
《史記·趙世家·正義》記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他們不梳冠,頭髮是剪掉的;文身是用礦物、植物的顏料在身上畫些圖案。黃淼章認為,對於這種習俗向來有種種解說,如美飾說、尊榮說、巫術說、圖騰說等。東漢末期應劭還認為,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