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

新雨

新雨(拼音xīn yǔ)意為初春的雨、剛下過的雨。書面語也可。比喻新朋友。語出《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雨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劉攽
漢語辭彙,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劉攽詩作,原作,賞析,劉攽簡介,

漢語辭彙

基本信息

詞目:新雨
拼音:xīn yǔ
解釋:1.初春的雨;剛下過的雨。2.〈書〉〈比喻〉新朋友

詳細釋義

典源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杜甫二·秋述〉
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昔襄陽龐德公至老不入州府,而揚子云草元寂寞,多為後輩所褻,近似之矣。嗚呼!冠冕之窟,名利卒卒,雖朱門之塗泥,士子不見其泥,矧抱疾窮巷之多泥乎?子魏子獨踽踽然來,汗漫其僕夫,夫又不假蓋,不見我病色,適與我神會。我棄物也,四十無位,子不以官遇我,知我處順故也。子挺生者也,無矜色,無邪氣,必見用,則風后、力牧是已。於文章,則子游、子夏是已,無邪氣故也,得正始故也。噫!所不至於道者,時或賦詩如曹、劉,談話及衛、霍,豈少年壯志,未息俊邁之機乎?子魏子今 年以進士調選,名隸東天官,告余將行,既縫裳,既聚糧,東人怵惕,筆劄無敵,謙謙君子,若不得已,知祿仕此始,吾黨惡乎無述而止!
釋義
1.初春的雨;剛下過的雨。
隋 江總 《侍宴玄武觀》詩:“詰曉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新雨後泥平如掌,絕無人蹤。”
2.比喻新朋友
范成大《題請息齋六言》之八:“冷煖舊雨今雨,是非一波萬波。”

劉攽詩作

原作

新雨
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賞析

《新晴》李白《春思》詩說:“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這搭說薰風是我的老伴侶,是反用其意。唐人薛能《老圃堂》詩道:“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一本正經地埋怨春風吹落他正在閱讀的書,這搭的構思與薛詩附近,但稱薰風為老伴侶,說它招呼不打一聲,排闥而入又翻書,比薛詩更識趣趣生動。又,宋釋顯忠《閒居》詩:“閒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賀鑄《題定林寺》詩:“蠟屐舊痕尋不見,春風先為我開門。”句意也附近,可比讀。 第一句恰恰和王安石“茅檐長掃靜無苔”相反,展此刻讀者面前的是“綠色苔蘚滿地”,比起劉禹錫“苔痕上階綠”來,這“苔”要多患上多。同樣描寫幽靜的境界,無苔,有苔,多苔之差是巨大的,王安石用無苔以表現“淨”,劉禹錫用上階綠之苔寫獨處陋室之“靜”,這首詩滿地之苔則因久雨初晴,其中差異不能不辨,這是提高鑑賞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句寫午夢醒來之後,雖則只見到“一樹碧無情”,但寧靜恬適的心境倒是很是好。顛末長時間雨洗之後,樹更是綠油油的,多么令人愜意!諸葛亮高臥隆中,一覺醒來,不是還高吟:“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嗎?想到這,詩人會心腸笑了。 這首詩的妙處在於後兩句。詩人把薰風寫成是1個十分詼諧而又善於戲謔的老伴侶,他偷偷地推開了門,闖了進來,還裝作愛念書的樣子,正不停地翻著書。詩報酬讀者種了一株詩苑“惹笑樹”,令人讀後忍俊不禁,發出爽朗的笑聲。其實,如許寫並非詩人創始,發現權當屬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李白的《春思》有“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融薛、李詩句於一爐,顛末磨鍊鍛造,又添上極美妙的“偷”字,表達效果遠遠跨越了原作。這絕不是“偷”,而是立異。 而詩人在《致齋太常寺以杖畫地成》中又用這一意境,寫了:“杖藤為筆沙為紙,閒理庭前試草書。無奈春風猶制肘,輕易撩亂入衣裾。”可見,詩人對於這一意境和這一伎倆是情有獨鐘。但相比力而言,照舊“偷開門戶又翻書”來患上更自然親切,也更有趣兒些。 涼爽的風翻書當然有趣兒,但也曾翻出莫大的慘劇來,金聖歎的“涼爽的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就翻出個書契獄來,丟了腦袋。悲乎,秦始皇創始的中國書契獄!

劉攽簡介

劉攽(1023-1089年),字貢父,一作贛父,號公非。與哥哥劉敞一同中慶曆六年(1046年)進士,從此步入仕途。在仕途上,劉攽一生比較坎坷。他中進士後,先在州縣做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官,才被調到中央做國子監直講。雖有歐陽修等人的推薦,但一直受到朝中權貴大臣的排擠,鬱郁不得志。再加上在政治上劉攽是保守派,曾上書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由此得罪變法派,被王安石排擠出中央,貶為泰州通判,後改為曹州知府。晚年任中書舍人。 如果說在仕途上劉攽稍遜父親和哥哥,那么在學術上,劉攽無疑應該是新喻墨莊劉氏中最傑出的代表。劉攽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首先是他協助司馬光並參與了偉大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的編纂工作。《資治通鑑》是在中國歷史上繼《史記》之後最偉大的史學經典,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劉攽在其中主要負責承擔劉姓祖先創業的兩漢部分的撰稿工作。 劉攽著作極為豐富,除了《資治通鑑》外,自己獨立完成的著作還有100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學著作有《東漢刊誤》4卷、《漢宮儀》3卷、《經史新義》7卷,《五代春秋》15卷、《內傳國語》20卷等多種。另有與哥哥劉敞和侄兒劉奉世合著的《漢書標註》。 劉攽也是宋朝的著名詩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詩歌風格較為生動,與歐陽修的風格有相似之處。他的文章更受到同時代的曾鞏和後來的朱熹等人的高度評價。他的詩文由後人結集彙編成《彭城集》40卷。
簡介補充
熙寧中(公元一〇七二年左右),判尚書考功,同知太常禮院。嘗貽書王安石,論新法不便,出知曹州。曹為盜區,重法不能止;攽為治尚寬平,道亦衰息。累拜中書舍人。為人疏雋,不修威儀,喜諧謔,數招怨悔,終不能改。
攽遂於史學,與司馬光同修資治通鑑,專職漢史,作東漢刊誤,為人稱誦。劉攽出自詩書世家,祖父劉式,南唐時舉進士,入宋後,官至刑部郎中。父親劉立之與叔伯四人俱舉進士。劉攽與其兄劉敞為同科進士。劉敞為北宋著名學者,官終集賢殿學士。劉攽、劉敞與敞之子劉世奉嘗合著《漢書標註》。世稱三人為“墨莊三劉”。“墨莊劉氏”被奉為古代親職教育典範。劉式卒後,家中除藏書千卷外別無財產。其妻指藏書對子女曰:此乃“墨莊”。將詩書作為家產教子女傳承。
劉攽著作極為豐富,除了《資治通鑑》外,自己獨立完成的著作還有100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學著作有《東漢刊誤》4卷、《漢宮儀》3卷、《經史新義》7卷,《五代春秋》15卷、《內傳國語》20卷等多種。劉攽也是宋朝的著名詩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詩歌風格較為生動,與歐陽修的風格有相似之處。他的文章更受到同時代的曾鞏和後來的朱熹等人的高度評價。他的詩文由後人結集彙編成《彭城集》40卷。又著有《公非集》六十卷,《文獻通考》及《文選類林》、《中山詩話》等,並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