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地鄉

新開地鄉

新開地鄉地處克什克騰旗東南部,與克旗土城子鎮、書聲鄉、南店鎮和翁旗接壤,鄉人民政府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155公里。全鄉總土地面積50.1萬畝,其中耕地8.8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0.8萬畝)。林地面積7.1萬畝,宜林地9.2萬畝,村莊占地5.54萬畝,荒地19.46萬畝。全鄉鄉級公路74.5公里,村級公路120公里。有葦塘河和東都坤頓河流經該鄉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開地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面積:50.1萬畝
  • 人口:15600人
  • 車牌代碼:蒙D
簡介,生態保護,特色種植,生態保護機制,保證種植,肉羊養殖,土豆產業,就業指導,

簡介

新開地鄉地處克什克騰旗東南部,與克旗土 城子鎮、書聲鄉、南店鎮和翁旗接壤,鄉人民政府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155公里。
新開地鄉轄7個行政村,73個村民組,3847戶,15600人,全部為農業人口,鄉村勞動力資源11167人,從事農生產5350人,從事工業人員83人,建築業從業人員69人,2005年,外出勞動力4600餘人次。
全鄉總土地面積50.1萬畝,其中,耕地面積7.9萬畝(水澆地面積0.86萬畝)。2006年全鄉農作物種植土豆3.57萬畝、小麥1.13萬畝、莜麥0.56萬畝、蕎麥0.69萬畝、玉米0.5萬畝及豆類0.11萬畝,油料0.21萬畝。牧業用地1.9萬畝,截止2006年6月末,牲畜存欄294478頭(只)。其中,大畜6440頭,小畜17259隻。林業用地面積193874畝,宜林地9.2萬畝,村莊占地5.54萬畝,荒地19.46萬畝。截止2006年6月末,全鄉共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治理面積5808畝,其中農田草場防護林4580畝,形成300M×400M和200M×300M的格線169個。控制面積30500畝;水土保持林建設面積6380畝;封山育林16000畝,退耕還林35700畝,全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達到75%以上,封育區內林草覆蓋度明顯恢復,初步顯現出良好的生態效益。截止2006年6月末,全鄉共打深井81眼,小土井43眼,小管井15眼,修建渠首1處,修建防滲渠3萬米,管灌1.76萬米,人畜飲水19處,渡槽1處,滾水壩1處,小塘壩1處。全鄉鄉級公路74.5公里,村級公路120公里。有葦塘河和東都坤兌河流經該鄉境內。

生態保護

為了加大舍飼禁牧力度,保護和鞏固全村風沙源、退耕還林等人工造林工程,克什克騰旗新開地鄉鎮黨委班子於2 007年12月4日,組織召開了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專題討論了如何對人畜毀林,破壞生態現象的遏制問題。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會上,大家集思廣益,獻計獻策。最後,經過討論通過,由全鄉現有的3名護林員增加到4名,把護林員工資提高到和村幹部一樣多。對在全鄉範圍內發生的人畜毀林和破壞生態現象,無論是被護林員還是民眾發現舉報,嚴重者要上報林業公安部門,輕者除了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外要視情節給予經濟制裁,對蠻橫無理者要對其發出由村統一印製的“破壞生態通知單”, 該通知上只要有2人以上證人證實簽字即生效,此罰款由村委會統一從退耕還林補助款或糧食補助款中扣回,由鄉里專項保存作為獎勵基金,獎勵那些在保護生態上做出突出成績的護林員和部分黨員民眾。同時還制定了,凡是有過破壞生態現象的戶村委會要對其進行記載,以後在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活動評比中不予評比,是困難戶的不予給予低保等優撫待遇救助。會後,村委會印製了保護生態宣傳單270張,在全鄉5個村民組的顯著位置進行張貼,並向各戶進行發放。通過這些措施,有力的保護了該鄉的生態資源,為實現山川秀美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打下了基礎。
為了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新開地鄉黨委、政府外出跑市場,搞訂單,積極引導農民種植適合當地生長的馬鈴薯,並逐年增加種植面積,2007年達到了5萬畝,全鄉馬鈴薯產量達到5萬噸,實現產值2800萬元,僅此一項就實現人均增收1350元的目標,成 為遠近聞名的“馬鈴薯之鄉”。在努力調整種植結構的同時,近幾年這個鄉黨委、政府還聯繫動員全鄉70%的剩餘勞動力奔赴全國各地外出打工,在外打工的村民不但掙到了大錢,接受到了新鮮事物,而且還學到了一些實用技術。如今這裡的農民早已脫貧致富,窮山溝變成了金窩窩,家家戶戶蓋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三輪車機車冰櫃電視洗衣機等一些家電也悄然進入尋常百姓家,普及率達到90%以上,富裕的家庭還購置了電腦家庭轎車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特色種植

08年10月6日,新開地鄉大片馬鈴薯地里,機聲隆隆,人歡馬叫。村民們正開著馬鈴薯收穫機興高采烈地忙著收 獲馬鈴薯,一些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瀋陽等地的客 商把一輛輛大貨車停在路旁,搶收馬鈴薯,到處呈現出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據了解,2008年赤峰克旗新開地鄉4.4萬畝馬鈴薯,在大旱的情況下並未減少收成,仍然實現畝收入650元,全鄉總收入2860萬元,人均收入1350元,比去年每畝增收56元的目標。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新開地鄉地處克旗東南部,屬高寒曼甸地區。由於該地區旱地較多,加之無霜期短,農作物生長單一,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收入較低,未能脫離貧困。隨著馬鈴薯在國內外市場不斷走俏,該地村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一年比一年高,使馬鈴薯種植成了這裡的支柱產業,全鄉由去年的3.6萬畝,增加到今年的4.4萬畝。新開地鄉黨委、政府為了增加馬鈴薯種植的科技含量,提高產量,促進增收,在2008年開春種地前,積極籌措資金40萬元,從河北圍場等地引進澱粉含量高且高 產的“圍薯一號”、“大西洋”、“台灣紅”、“克新一號”等馬鈴薯種子96萬斤,賒到農戶手中;同時聘請馬鈴薯專家,到村組戶進行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講座;從旗財政爭取補貼資金30萬元,給予馬鈴薯種植戶補貼;在鄉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投資15萬元,成立了“馬鈴薯合作社”;在互連網上,面向全國開通了全旗唯一的“馬鈴薯信息網站”;從資金上扶持了36處有加工能力的小型澱粉加工廠,3處大型澱粉烘乾廠。通過為馬鈴薯種植戶提供的這些產前、產中、產後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給農戶吃上了“定心丸”。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生態保護機制

為了加大舍飼禁牧力度,保護和鞏固全村風沙源、退耕還林等人工造林工程,克什克騰旗新開地鄉葦塘河村兩委班子於去年12月4日,組織召開了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專題討論了如何對人畜毀林,破壞生態現象的遏制問題。會上,大家集思廣益,獻計獻策。最後, 經過討論通過,由全村現有的3名護林員增加到4名,把護林員工資提高到和村幹部一樣多。對在全村範圍內發生的人畜毀林和破壞生態現象,無論是被護林員還是民眾發現舉報,嚴重者要上報林業公安部門,輕者除了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外要視情節給予經濟制裁,對蠻橫無理者要對其發出由村統一印製的“破壞生態通知單”,該通知上只要有2人以上證人證實簽字即生效,此罰款由村委會統一從退耕還林補助款或糧食補助款中扣回,由村里專項保存作為獎勵基金,獎勵那些在保護生態上做出突出成績的護林員和部分黨員民眾。同時還制定了,凡是有過破壞生態現象的戶村委會要對其進行記載,以後在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活動評比中不予評比,是困難戶的不予給予低保等優撫待遇救助。會後,村委會印製了保護生態宣傳單270張,在全村5個村民組的顯著位置進行張貼,並向各戶進行發放。通過這些措施,有力的保護了該村的生態資源,為實現山川秀美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打下了基礎。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保證種植

春耕期間,為確保農民增收受益,克旗新開地鄉黨委、 政府積極採取六項措施,為農民春耕備耕服務。 一是繼續開展幹部下鄉活動。每一個村派一名科級領導幹部率領工作隊駐村召開會議,宣傳黨和國家在“三農”問題上的優惠政策,強化農民民眾對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以及糧食補貼政策的了解。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二是落實好包扶村、組、戶措施。即科級幹部包村,一般幹部包組,科級幹部、一般幹部和生活較富裕的黨員包戶的長效包扶機制。包扶幹部和黨員深入實際,幫助農民民眾制定增收計畫和增收措施,確保今年人均增收500元目標的實現。
三是積極推進科技興農戰略。針對該鄉種植土豆面積較大這一特點,從旗外聘請土豆種植專家來鄉對農戶進行科技培訓,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
四是積極協調信用資金,發放支農貸款200餘萬元,極大地緩解了農民購買農資資金不足的困難。
五是全力組織農民修渠春匯,充分利用冰、、河水等地表水資源,開動一切可以開動的水利設施春匯土地面積1萬餘畝,為農民增收夯實了基礎。
六是協調工商、地稅等部門,加大對本鄉內農資市場的檢查力度,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維護農民民眾的根本利益。

肉羊養殖

2007年以來,新開地鄉結合鄉鎮實際情況,多措並舉,齊抓共 管,加大工作力度,使肉產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到3月末,全鄉抗災保畜及接羔保育生產成績喜人,全鄉大小畜產仔50多萬頭只,其中小畜產仔48萬多隻,純良和改良仔畜占95%,仔畜成活率達98%以上。
新開地鄉新開地鄉
加強領導,繼續實行肉羊產業專項推進
鄉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肉羊產業專項推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內部各成員單位明確分工,各村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織,由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鄉政府簽定了工作責任狀,把各項任務指標分解落實到基層,並將任務指標的完成情況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目標,嚴格考核。今年全鄉繼續貫徹執行《克什克騰旗2006—2010年肉羊產業開發實施方案》。農牧業局與各鄉對分解的任務指標進行對接,把任務落實到了各個改良點。各鄉鎮指派專人負責,增強了抓好此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專項推進工作中,新開地鄉政府分管領導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檢查指導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了工作的順利實施。
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肉羊產業開發工作中,全鄉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肉羊產業專項資金的投入。通過建設育肥羊棚舍、青貯窖、購進飼草料加工機械等,提高了農牧戶舍飼育肥的能力和水平。到2006年末,全鄉新發展肉羊養殖專業村20個,新建肉羊養殖小區10個,購進優質種公羊270隻,基礎母羊8萬隻。綿羊人工授精組群上站302處,完成綿羊人工授精55.6萬隻。通過項目扶持,新建綿羊人工授精站90處,其中永久性站點20處,移動式站點70處。肉羊產業開發累計投入資金1.25億元,其中貸款和項目資金投入3800萬元,農牧民自籌投資7116萬元。
保重點,抓典型,推動全面工作在肉羊產業開發工作中,全鄉繼續採取了抓大戶、帶小戶,抓典型、促全面,抓培訓、提素質,抓改良、增效益,抓防疫、保全全的綜合配套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抓重點:鄉鎮抓重點村,發展綿羊人工授精專業戶,推行“四位一體”模式,達到標準的專業戶,在肉用種羊的購置中給予30%的補貼。在農區發展流動站點。全旗發展30個專業戶。
二是抓短期育肥:以經棚鎮永勝村農牧業合作社為基礎,發展肉羊養殖專業村。以新開地鄉高地村、新道梁村為基礎,發展短期育肥專業村,引進羔羊搞專業育肥,發展羔羊育肥專業村。
三是抓難點:選擇牧區重點嗄查開展綿羊人工授精和冬羔生產,擴大牧區冬羔生產規模,推動牧區的綿羊人工授精工作。
開展技術培訓和綜合配套服務為確保肉羊產業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新開地鄉2007年將繼續加大技術培訓和服務力度。一是舉辦綿羊人工授精培訓班,培訓人工授精技術員,實現技術人員持證上網。二是鄉家畜改良技術人員包鄉鎮、包點,實行改良、飼養管理、舍飼育肥出欄綜合配套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一包一年,把各鄉鎮的工作情況與技術員的工作業績掛鈎,嚴格考核。同時,為調動人工授精技術員的工作積極性,實現家畜改良工作由政府推動向專業戶帶動過渡,對配種專業戶實行政策扶持,優先安排專業戶的配套建設項目,對專業戶所購置的種公羊進行補貼。
抓好種畜繁育基地建設現有喜鵲溝家畜胚胎移植中心、好魯庫德美羊業公司、金峰公司三個種畜繁育企業,為確保肉羊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現有品種的優勢和潛能,確定在細毛羊生產區以澳美羊為主,對高代雜種羊以德美羊為主,對低代改良羊、蒙古羊小尾寒羊以肉羊改良為主的雜交改良方案,在全鄉區別不同類型重點發展。以三個種羊企業與農牧戶掛鈎組建利益共同體,實現種羊企業與農牧戶的雙贏。對種羊企業實行政策扶持,加快種羊企業發展。2004年政府協調資金1200萬元從澳大利亞引進肉羊1200隻,使胚胎移植中心具備了建設肉羊繁育基地的雛型。支持金峰公司“養羊聯合體”的發展,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全鄉肉用種公羊實現了自給有餘,為建設全區牧業大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大畜群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良種化進程
全鄉以肉羊產業開發為依託,加大改良工作力度,鼓勵發展家畜改良專業戶,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服務,推動肉羊改良工作由政府主導向改良專業戶自主經營方式轉變,建立了農牧戶與改良專業戶在契約約定下的有償服務合作關係。同時,注重發展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組織農牧民到典型戶參觀學習,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利用典型戶輻射和帶動周邊農牧戶統一畜種和品種,擴大養殖規模,降低養殖成本,實施捨飼育肥、當年出欄,實現規模效益。

土豆產業

為了做大做強土豆產業,克什克騰旗新開地鄉從培育良種入手,加大土豆種植的科技含量,今年首次培植的50畝土豆良種田長勢喜人。新開地鄉是克什克騰旗有名的土豆大鄉,年種植馬鈴薯4萬多畝,占全鄉耕地總面積的60%以上。多年來,年種植的120萬斤種薯有4萬斤是農民自己選留,80萬斤靠從外地調運,不僅成本高,而且品種雜,產量低。為了提高土豆產業的科技含量,降低種植成本,今年新開地鄉依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協調旗農牧業局良種推廣站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以便利的水利條件,採用現代大壟雙行覆膜技術,在廣華村培植水地馬鈴薯良種試驗田50畝。春播以來,從種植選種、選肥、灌溉等方面旗農牧業局良種推廣站先後5次深入田間進行技術指導,現在50畝試驗田長勢喜人,每株馬鈴薯繁育能力10餘個左右,看現在的長勢,到秋天每個種薯都在2兩以上,預計每畝可產種薯1萬斤以上,畝收入可在2800元左右。
新開地鄉位於克什克騰旗東南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肥沃的沙質土壤,最適宜土豆的種植。2003年全鄉種植土豆2萬畝,每畝純收入達500元,嘗到甜頭的農民種植土豆的熱情空前高漲。2005年全鄉種植土豆3萬畝,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引導,認真做好產前、產後服務,培育生態洋芋,打造綠色食品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空間把土豆的質和量在網上公布,使得北京天津山東河北等地的客商紛至沓來。在克什克騰旗新開地鄉大營子村馬鈴薯種植地里,喜不自禁的農民朋友或在揮鋤為馬鈴薯培土,或在為馬鈴薯施肥,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紛紛預測今年馬鈴薯的收購價要比往年好,由於鄉政府實行訂單農業,外地客商現場收購,現收現付,為農民解除了後顧之憂,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2006年全鄉馬鈴薯種植戶3000餘戶,種植面積4萬畝,每畝產出1500至2000公斤,農戶畝產收入600至800元。以往用來養豬的山藥蛋,成為新開地鄉農民增收致富的“金元寶”。新開地鄉馬鈴薯的起步得益於金融機構鼎力相助,在該鄉馬鈴薯產業,從農民零散種植到政府引導科學栽培,再到產業初具規模的發展歷程中,當地的金融機構給予了大力支持,人民銀行以扶貧貼息貸款方式,配合土豆種植的推廣和品種更新,此項貸款遍及家家戶戶,解決了農戶種植土豆生產資料的不足。自2005年以來克什克騰旗人行小額信貸投放達2930萬元,涉及農戶2000餘戶,貸款滿足率達90%。小額信貸的發放有效地緩解了貧困農戶土豆種植所用種子化肥之急。
土豆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土豆產品深加工企業的壯大,僅新開地鄉就有大大小小的澱粉加工企業34家,其中資產百萬元以上的2家,外資企業1家,資產達600萬元,這無疑是當地金融機構扶持的結果。2006年克什克騰旗人行共向34家澱粉加工企業累積放貸300萬元,接受採訪的楊文杉、徐立雲兩位企業家說,沒有人行的支持,就沒有他們澱粉廠的今天。小土豆為新開地農業發展撬開了一個廣闊的市場。
在人行的帶動下,新開地鄉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在脫毒馬鈴薯種植和加工上狠下工夫,把小土豆做成了大文章,形成了新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2007年全鄉種植面積達4萬畝,種植戶3000餘戶,總產量達6000萬公斤,銷往外埠的近3000萬公斤,有3000萬公斤就地加工成澱粉出售。僅馬鈴薯一項人均收入達1500元。

就業指導

增收問題說到底是農民的就業問題。農民就業難是農民增收難的一個重要原因。面對新開地鄉人均土地面積少、剩餘勞力資源豐富這一特點,新開地鄉依託人力資源優勢,千方百計地擴大就業,使大量的富餘勞動力轉移出來。勞務輸出工作成為了新開地鄉促進農民增收的又一亮點。新開地鄉總人口16000餘人,其中富餘勞動力達9400餘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業,已不適合當代經濟發展的要求,農業內部持續增收難度加大,這就要求部分剩餘勞力從農業中解放出來,尋找其他就業增收空間,針對農業增收的壓力,新開地鄉結合全鄉實際,成立了新開地鄉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市場的建為富餘勞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就業平台。依託勞動力市場,新開地鄉勞務輸出工作實現了二個結合。
一是崗前培訓與實地指導相結合。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就業方式以勞動型人才為主轉向了以技術型人才為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建立一支龐大的技術人才隊伍,為此新開地鄉以基層組織陣地建設為依託,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我鄉進行科技講座,加大對種類專業技術人才的崗前培訓力度,同時長年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實地技術指導。近幾年來,新開地鄉年均集中組織培訓達3次,培訓人員達1500人次,逐步把農民增收轉移到依靠科學技術的軌道上來。
二是內部消化與外向輸出相結合。新開地鄉黨委、政府把勞動力轉化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切入點,依託現有的勞動力市場,先後在河北北辰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船舶製造重工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企業公司建立勞務輸出基地2處,年有組織輸出勞力1000餘人,同時,依靠當地的鉛鋅礦業開發、澱粉加工企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實現勞動力就地轉化,年實現勞動力轉化500餘人次,實現了個人增收與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