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村(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下轄村)

新莊村(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莊村位於洪水鎮的東部,與洪水鎮相距10公里,距武鄉縣城50公里。東與大井接壤,西與窯灣村毗鄰,南與七樹凹搭界,北與灣則相連。新莊村總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0畝,總戶數62戶,人口總數206人,其中男性112人,女性94人,男女比例為ll: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莊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下轄村
  • 面積:7平方公里
  • 人口:206人
  • 耕地面積:480畝
概況,經濟發展情況,農業方面,工業方面,第三產業,新農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文藝方面,教育方面,醫療衛生,計畫生育,體育方面,人民生活情況,地圖信息,

概況

1953年在新莊設新莊鄉,轄新莊、窯灣、拴馬、大井等村。1957年鄉制擴大,在窯灣村成立窯灣人民公社,新莊並屬窯灣鄉管轄。2000’年合鄉並鎮,窯灣鄉併入洪水鎮。

經濟發展情況

農業方面

(1)作物栽培:新莊屬於高寒山區,傳統的農作物為一年一熟的玉米、穀子、小麥、春麥、豆、高粱、蕎麥、莜麥。薯類有山藥,油料作物有小麻、小芥。建國後,由於傳統作物產量低,政府不斷推廣、引進優良品種,各種作物的品種不斷更新換代。土改後引進的品種有金皇后;70年代引進二皇后;1983年引進中單2號,1993年引進晉單系列;2005年引進潞玉3號,13號、大豐、強盛等。穀子由建國初期的黃谷、大白谷到70年代引進的母知咀,近年來又引進晉谷21號(汾州香)、沁州黃、壓塌樓、晉谷40號等優良品種。山藥種子先後引進萬斤蛋、岢嵐脫毒山藥等。與此同時,其他傳統作物品種也在不斷更新,被優良品種所代替。從1958年開始,紅薯引進試驗,在當地開始栽種。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優種、化肥的普及,計畫經濟體制下的許多作物的種植面積也不斷進行調整。小麥、春麥、扁豆從80年代開始由於氣候偏冷,產量偏低而停種,玉米面積有所擴大,小麻、大麻、高粱等小作物的播種面積大幅度減少。
蔬菜類的傳統品種有白蘿蔔、胡蘿蔔、菜根、南瓜、北瓜、白菜(灰子白)、大蔥、小蔥、大蒜、辣椒、茄子、黃瓜、水蘿蔔、韭菜、香菜等。80年代引進西紅柿、洋蔥等。這些蔬菜因受氣候、水源限制,歷來種植面積很少,只在溝渠堰邊少量栽培,
農田水利建設:自古以來,村民就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如修邊打堰、挖渠、疊壩,因規模很小,無法統一規劃。60年代在長江溝打井一眼,70年代又在英家凹打井一眼。1975年、1976年在偉相溝砸石壩1000餘米,造橋兩座。通過改河攔壩,70年代在偉相溝灘造地100多畝。
(2)畜牧、養殖:畜牧養殖作為傳統產業,在本村居民的生產、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大牲畜養殖,集體化以後,70年代集體總計有牛50多頭,騾6頭,驢30頭。1980年以後隨著農村經濟改革,土地承包,牛的飼養量有所上升,一般是3—4戶伙養一頭。1990年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不少農戶以飼養商品牛作為一種產業對待,養5頭牛以上的農戶有3戶,全村有牛80多頭。近年來,由於拖拉機的普遍用於耕地,耕牛數量逐步下降。全村僅有頭。
養羊,70年代初,集體養羊400多隻。從1980年以後,集體羊群各生產隊全部拍賣。現在我村有養羊專業戶趙效德、喬樹清、韓拴成、趙小剛4戶,總計年存欄600餘只。
養豬,1970年政府號召社員以戶養豬,要求達到戶均一頭豬的指標。到1981年,全村養豬數量達到70多頭,一般是一年出欄。改革開放後,養豬實行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而本村的養豬戶銳減,現在全村無一頭豬。
養雞,農戶養雞自古有之,但數量都在10至20隻左右,未形成大的規模。現在全村總計養雞800多隻。
養兔,70年代集體曾在羊坡建廠養兔500隻。
養蠶,1981年新莊村曾設蠶桑養殖點,集體進行養蠶,蠶繭量達到2000公斤。
(3)樹木種植
50年代,集體在老坡山種植松樹400畝。1958年以後,由於一切樹木歸集體所有,村民植樹造林積極性有所下降,但遂即政府號召開展全民植樹造林運動,有組織的大規模植樹民眾運動代替了個人零星植樹。1967、1968年在窯背,長江背種植松樹、柏樹300多畝。70年代在南角種植松樹100多畝,在西溝、陽垴頂、上嶺、前西溝種植核桃樹50畝。大隊在東溝專門種植了果園,栽有梨樹、果樹30多畝,有專人管理。在小溝、界圪梁種植山楂樹5畝。70年代後期,曾在大埋土,英家凹育大批楊樹苗。

工業方面

新莊村資源貧乏,僅有石頭資源較為豐富,但一直未被村民開發利用。直到90年代,外鄉人在新莊黑老坡溝投資建石灰窯與石子廠,後由集團收購經營管理。當時石灰窯年產可達5千噸,石子廠年產達3萬方。2008年,因國家資源整合被迫停產關閉。70年代,集體曾在老墳建磚窯廠一所,年產1.4萬,技術工趙金水為最早的操作員。1982年轉由私人經營,90年代後期停產關閉。
糧食加工方面,建國初期,村民普遍用石碾、石磨加工糧食。1972年通電後,加工機械逐步更新,集體購買磨3台(碾谷機、一風吹、碾麥機),村民的糧食加工實現電氣化、機械化。
工匠方面,木匠最早的有70年代的趙金水,現有盧拴緊、盧拴成、盧新國、李新義、趙愛全、趙新德等。村民盧新國現從事油匠行業。

第三產業

該村有剩餘勞動力17人員均分布於省內。

新農村建設

1、2003年該村開始安裝程控電話,截止2010年全村安裝電話機50多部。
2、2009年4月份投資9.2萬元,完成村級活動場所、村級衛生所裝修、大院硬化、圍牆修建等工程,目前已投入使用。
3、2010年7月份投資11萬元,新建一百平米左右人畜飲水池兩個,目前正在建設中,12月份可完工投入使用。

精神文明建設

文藝方面

1967年該村成立劇團,排演《白毛女》等劇。1974年以後,隨著電影、電視的普及,村劇團解散。80年代前後,該村曾成立音樂團,但時間不長便解散。

教育方面

1969年建造國小一所,蓋房11間,到2003年,國家對學校進行整合,該村學校被迫停辦。學生遷至窯灣就學。

醫療衛生

2009年在村級活動場所院內特分出兩間房設立村級衛生所,由村內赤腳醫生盧書國任醫師。

計畫生育

1995年,村里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村支兩委組成的人口與計畫生育領導組、計畫生育協會等組織機構,由秘書負責日常事務,建立健全了計生檔案。現本村計生工作由組成李建軍,副組長趙效明領導,由計生員盧樹芳同志負責日常事務。

體育方面

由於農村經濟落後,基本沒有任何體育設施。2010年5月在村級活動場所院內安裝健身器材六架,為村民健身活動提供了方便。

人民生活情況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新的經濟政策—聯產承包責任制。從此,農村糧食產量逐年上升,經濟收入大幅度提高。改革開放,搞活了市場經濟,給農村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500元。村民吃糧除完全自足外,通過流通,白面、大米再不是稀罕物。蔬菜、肉蛋的消費接近於城鎮水平,傳統粗糧、小雜糧趨向於搶手食品。
90年代以後,我村修路1000多米,沿村大道全部用水泥灌注並鋪設了柏油路,方便了村民出行。
村民經濟收入的增加帶來了居住條件等物質生活的變化,現在有百分之六十的村民住所為磚木結構,電視、腳踏車戶戶普及,電話機、手機擁有者占百分之八十。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村民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

地圖信息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上司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