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村(山東省日照市下轄村)

新羅村(山東省日照市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羅村是唐朝時期韓國新羅人在中國東部沿海一帶,特別是山東, 江蘇沿海一帶形成的聚居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羅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中國華東
  • 人口:5164人
  • 建村:唐朝
結論,歷史,基礎設施,經濟,人口,

結論

通過前文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發現:
新羅村
第一,在九世紀以及十世紀初,唐朝山東地區登州牟平縣的邵村浦、乳山浦,文登縣的赤山浦周圍的赤山村、劉村以及旦山浦、長淮浦,萊州即墨縣嶗山一帶的南升家莊,密州諸城縣的大珠山一帶,還有其他一些沿海地區,分布有一些新羅僑民村落。
第二,這些新羅僑民村落的形成,緣自淄青鎮割據時期掠賣新羅人口的活動和以後唐朝解放新羅奴婢的政策,也與新羅張寶皋在東北亞地區的海上經營活動有關。而從淄青鎮割據勢力李氏家族的高句麗人背景看,他們對掠賣新羅人口活動的放縱也反映出高句麗人對新羅人的敵意。它表明,在新羅統一三國後的一個多世紀裡,高麗人和新羅人還沒有完全消除他們之間的原先國家意識。
第三,“勾當新羅押衙所”的存在和它的“押衙”等職由新羅僑民來擔任等情況表明,新羅僑民社會在唐朝具有自治權,它反映了唐朝政府對於外來民族的“懷柔”政策,但他們並沒有治外法權。
第四,登、萊、密諸州沿海地區的新羅僑民村落是作為新羅與唐朝的海上交通基地而存在的,不僅當地各個村落之間聯繫密切,而且這些村落的新羅僑民與楚州、揚州等城新羅坊內的新羅僑民也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當時在唐朝的新羅僑民之間具有極強的民族凝聚力。或許,這也是新羅能夠統一朝鮮半島三韓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

我的遠祖與圃隱先生
李稷
“據祖上傳說,我的先祖來自韓國永川市,新羅時期(唐朝)被販賣到中國的東部沿海(日照縣)作奴隸,在日照縣的新羅村居住了許多世代。在唐宋期間,日照因為有鹽場和鹽官,成為琅琊一帶富庶繁華之地,那裡的新羅村人口也最多。明洪武年間,圃隱夢周先生出使中國到日照縣。那時我的遠祖任新羅村村長,圃隱先生及其隨行人員就住在新羅村里。由於長期漢韓混居,那時山東沿海這樣比較典型的新羅村已不多見。新羅村情況不是太詳細,只是說在日照縣南面的一個大鹽埠和碼頭附近。離碼頭不遠處有一座小山,曾經是遠古中國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新羅村就坐落在其中一條山谷之中,人們以曬鹽捕魚和務農為生。
圃隱先生曾為新羅村辦了三件大事。第一,出資在新羅村對面新羅寺附近建設新羅書院,成為新羅村有史以來第一所學校;第二,到新羅村東側小山頂上約800年樹齡的白果樹下賦詩,以“日照縣”為名,詩文曰:“海上孤城草樹荒,最先迎日上扶桑。我來東望仍搔首,波浪遙望接故鄉”。抒發了新羅人懷念故鄉的情懷。白果樹為第一代新羅移民所植,是人們出海時的坐標,也是人們眺望大海遙望故鄉的地方。後人將詩文刻碑置於白果樹下以示紀念;第三,從新羅村帶了幾個年輕人回到韓國,我的遠祖也有幸成為回到故鄉省親的第一人。
如今我在古稀之年有幸從海外回到日照來探訪先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但是新羅村、新羅寺、新羅書院都不在人們的記憶之中,白果樹也不見了蹤影。經過反覆考察,終於找到了那個鹽埠和碼頭。這個鹽埠和碼頭在日照縣舊址南約20公里,叫濤雒鎮,在明清時期因販鹽而成為一個繁華碼頭和重鎮。鎮南面有座小山叫鳳凰山,山上的確曾經有一棵古老的白果樹,此山不大,但是俯視大海,白果樹的確是人們出海當坐標用的。但是白果樹的樹齡以及來歷人們就無從說起了。遺憾的是,鳳凰山因採石而滿目蒼夷,山上的白果樹在文革期間被砍掉了,那塊刻有圃隱先生詩文的石碑也無人知曉。
在鳳凰山的西側有山叫做大寨山,山頂平台上似乎有石頭壘的寨牆的遺蹟,淹沒在雜草叢中,十分荒涼,給人以有人居住過的樣子。據村民講,山下的山谷叫望仙澗,是秦始皇到這裡祭祀太陽神和求仙祭祖時賜名。望仙澗中有一佛教寺廟,叫石鳯寺,因鳳凰山而命名。如今石鳯寺已經不在,只有一部分石頭牆基埋在泥土裡,大量的破磚碎瓦散落在草叢中。根據磚瓦的年代判斷,有的磚瓦可能在宋明之間,有的較為滯後,屬於清朝產物。據村民說,石鳯寺曾經發生過一件怪異的故事。當地人有一在石鳯寺趕廟會的習俗。據說清朝時期有一年,廟會上演戲的演員用木刀砍下一個人頭,從此石鳯寺就敗落了。這個石鳯寺是否就是原來的新羅寺呢,值得考證。山谷的谷頂上有一塊圓形巨石叫太陽神石,是遠古先民祭祀的寶石,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破四舊打掉了一塊,殘石仍然可見。
這一切都似乎說明,這裡應該是我的先祖居住過的地方,親切之感油然而生。但是望著這面目全非的模樣,我心中又充滿了悲傷。使我不禁想起美國的一部叫做“根”的電影,那電影敘述的是美國黑人追尋先祖蹤跡的歷程。而我的先祖有誰來追溯呢,他們的屍骨或許就埋在這裡的泥土裡呢。唯有寫下這份永恆的記憶,使我的子孫記得,儘管中韓兩國的血液在我們身上流淌,但是腳下的這片熱土是我們的新羅祖先曾經居住生活過的地方,這裡有他們的痛苦,他們的歡樂,他們的愛情,他們的夢想,經常來看看,永遠不要遺忘”。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經濟

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