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醫基礎理論

新編中醫基礎理論

《新編中醫基礎理論》是1996年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編中醫基礎理論
  • 作者:何裕民
  • ISBN:9787810346061
  • 頁數:199
  • 定價:23.00
  • 出版社: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07
  • 裝幀:平裝
緒論,圖書目錄,

緒論

一、中醫學的學科性質和特點
(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性
(二)基礎學科和套用學科的雙重性
(三)科學、仁術和技藝的融合性
(四)東方傳統文化的綜合性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三、中醫理論體系的結構與內容
(一)基本結構
(二)基本內容
四、中醫理論體系的建構方法
(一)司外揣內
(二)援物比類
(三)內景返觀
(四)心法和頓悟
(五)試探和反證
五、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恆動觀念
(三)辨證論治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氣一元論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內容
(一)氣是構成萬物的本原
(二)氣是運動不息的物質
(三)氣是感應現象的中介
(四)氣化和形氣轉化
三、氣一元論對中醫理論的影響
(一)說明生命過程的物質性和運動性
(二)說明人的整體性和聯繫性
(三)說明生理現象和病理過程
第二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和特徵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特徵
(三)陰陽的相關性、普遍性、相對性和可分性
(四)陰陽可概括自然變化的基本規律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陰陽的對立與互根
(二)陰陽的交感與消長
(三)陰陽的制約與互用
(四)陰陽的協調平衡
(五)陰陽的相互轉化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一)闡釋人的組織結構
(二)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三)說明人的病理變化
1.陰陽偏勝(12) 2.陰陽偏衰(12) 3.陰陽互損(12)
4.陰陽轉化(12)
(四)指導疾病的診斷
(五)指導疾病的治療
1.確立治療原則(13) 2.歸納藥物性能(13)
第三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歸類
(一)五行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五行歸類
1.直接歸類(15) 2.間接推衍(15)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1.相生(16) 2.相剋(16) 3.制化(17)
(二)五行生剋無常勝
(三)五行生剋異常
1.相生異常(17) 2.相剋異常(18)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一)說明五臟系統的生理特性及相互關係
1.說明五臟的生理特性(18) 2.闡釋五臟的相互關係(18)
(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1.相生關係的傳變(19) 2.相剋關係的傳變(19)
(三)協助診斷疾病
(四)指導臨床治療
1.控制疾病的傳變(20) 2.確定治則與治法(20) 3.指導臟腑用
藥和針灸取穴(21) 4.指導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療(22)
〔附〕氣一元論、陰陽、五行的關係及學習注意點
第二章 藏 象
第一節 髒 腑
一、五 髒
(一)心
〔附〕心包絡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附一〕命 門
〔附二〕精 室
二、六腑與奇恆之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七)腦
(八)女子胞
三、臟腑之間的關係
(一)髒與髒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45) 2.心與脾(46) 3.心與肝(46) 4.心與腎
(46) 5.肺與脾(47)6.肺與肝(47)7.肺與腎(47)8.肝與脾
(47)9.肝與腎(48)10.脾與腎(48)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三)髒與腑之間的關係
1.心與小腸(49) 2.肺與大腸(49) 3.脾與胃(49) 4.肝
與膽(50) 5.腎與膀胱(50)
第二節 形體與官竅
一、形 體
(一)脈
(二)皮
〔附〕腠理與毛髮
(三)肉
(四)筋
〔附〕宗 筋
(五)骨
〔附〕齒
二、官 竅
(一)耳
(二)眼
(三)鼻
(四)口 舌
(五)咽 喉
(六)前 陰
(七)後 陰
第三節 神 志
一、神志的分類及特點
(一)神、魂、魄 意、志
1.魂魄(59) 2.意(59) 3.志(60)
〔附〕意、志、思之間的關係
(二)感覺及其分類
(三)情志的分類
二、神志與臟腑的關係
(一)五臟藏五神
1.心藏神(61) 2.肺藏魄(61) 3.肝藏魂(61) 4.脾藏意
(62) 5.腎藏志(62)
(二)五臟主感覺
1.心主味覺(62)2.肺主嗅覺(62)3.脾主食慾(口味)(62)
4.肝主視覺(62)5.腎主聽覺(63)
(三)五臟主五志
1.心在志為喜(63)2.肺在志為悲(憂)(63)3.脾在志為思(64)4.肝
在志為怒(64)5.腎在志為恐(64)
〔附一〕“元神”、“識神”和“欲神”說
〔附二〕性、情、欲說
第四節 藏象學說的特點
一、“臟腑”是形態與功能的綜合概念
二、生命活動以五臟功能為中心
三、形神合一,心為主導
四、生理、病理和診治相互印證
〔附〕藏象學說科學性的例證
第三章 氣血津液
第一節 氣
一、氣的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行
(一)氣機的概念
(二)氣機的表現形式
四、氣的功能
(一)推動作用
(二)溫養作用
(三)防禦作用
(四)固攝作用
(五)氣化作用
五、氣的分類
(一)元氣
(二)宗氣
(三)中氣
(四)營氣
(五)衛氣
〔附〕氣的分類及各自特點簡表
第二節 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運行
四、血的功能
(一)營養和滋潤全身
(二)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輸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潤與濡養作用
(二)調節與中和作用
(三)運載與排泄廢物作用
第四節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一、氣血關係
(一)氣能生血
(二)氣能行血
(三)氣能攝血
(四)血為氣母
二、氣津關係
(一)氣能生津
(二)氣能行津
(三)氣能攝津
(四)津能載氣
三、津血關係
〔附〕精氣神學說
第四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和組成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十二正經
一、命名
二、走向與交接規律
三、分布規律
四、表里配合
五、流注次序
六、循行路線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第三節 奇經八脈
一、督脈
二、任脈
三、沖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陽蹺脈
六、陰維脈、陽維脈
第四節 經別 別絡 經筋 皮部
一、經別
二、別絡
三、經筋
四、皮部
〔附〕經別、別絡、經筋的循行部位
第五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及其套用
一、經絡的生理功能
(一)溝通表里上下內外,聯繫臟腑器官
(二)調節全身機能,使其和諧平衡
(三)感應傳導,傳遞信息
(四)通行氣血,濡養全身
二、經絡學說的套用
(一)闡釋病理變化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
(三)用於疾病的治療
〔附〕一、脈、經絡、血脈術語的演變
三、經絡學說的現代研究
第五章 體質
第一節 個體的生理特性
一、體質的概念
二、影響體質的因素
(一)主要因素
1.先天因素(113) 2.年齡因素(113) 3.性別差異(114) 4.地
理氣候因素(114)
(二)其他因素
1.飲食因素(114) 2.疾病因素(114) 3.攝養因素(114)
三、體質的特點
(一)體質是個體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
(二)體質的普遍性和複雜性
(三)體質的穩定性和可變性
(四)體質的連續性和可預測性
四、體質的構成和分類
(一)體質的構成要素
1.體型(115) 2.臟腑(115) 3.精氣血津液(115) 4.生理功
能(116)
(二)體質的分類
1.病態體質(116) 2.正常體質(117)
第二節 個體的心理特性
一、氣質的概念
二、影響氣質的因素
(一)主要因素
1.稟氣偏頗(118) 2.教化作用(118) 3.社會角色塑造(118)
4.重大精神創傷(118)
(二)其他因素
1.飲食因素(119) 2.居處因素 (119) 3.疾病因素 (119)
(三)氣質的改善
三、氣質的特點
(一)氣質是個體心理特性的總和
(二)氣質的普遍性和複雜性
(三)氣質的相對穩定性
(四)氣質與體質的相關性
四、氣質的構成和分類
(一)構成氣質的要素
1.習性 (120) 2.內外向(120) 3.情感類型(120) 4.行為類
型 (121)
(二)氣質的分類
第三節 體質學說的套用
一、指導修身養性
二、指導防範疾病
三、指導診治疾病
(一)體質是辨證的基礎
(二)體質是論治的重要環節
1.區別體質、氣質特徵施治(123) 2.區別體質 氣質 注意方藥忌
宜(124) 3.善後調理兼顧體質氣質特徵(124)
〔附一〕《內經》的體質分類
〔附二〕體質學說的現代研究及其發展意義
第六章 病 因
第一節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一)六淫致病的共同特點
(二)六淫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風邪(129) 2.寒邪(130) 3.暑邪(130) 4.濕邪(131)
5.燥邪 (131) 6.火(熱)邪(132)
二、癘 氣
(一)流行的原因
(二)致病特點
第二節 內傷病因
一、七情內傷
二、飲食失宜
(一)饑飽失常
(二)飲食偏嗜
(三)飲食不潔
三、勞逸過度
(一)過 勞
(二)過 逸
第三節 繼發性病因
一、痰 飲
二、瘀 血
三、結 石
四、積 食
第四節 其他病因
一、外 傷
二、寄生蟲
三、中 毒
(一)藥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
四、醫源因素
五、先天因素
(一)胎 弱
(二)胎 毒
第七章 病 機
第一節 發病機理及類型
一、發病機理
(一)邪正與發病
(二)影響發病的因素
二、發病類型
1.卒發(150)2.緩發(150)3.伏而後發(150)4.暴發(150)5.間發(150)
6.繼發(150)
第二節 基本病機
一、邪正盛衰
(一)邪氣亢盛則實
(二)正氣不足則虛
(三)虛實夾雜
(四)虛實真假
二、陰陽失調
(一)陰陽偏盛
(二)陰陽格拒
(三)陰陽更勝
(四)陰陽偏衰
(五)陰陽互損
(六)陰陽亡失
(七)陰陽離決
三、恆動失序
(一)運行障礙
(二)升降悖逆
(三)出入失常
四、形質虧損
(一)生命物質虛虧
(二)形體傷損
(三)臟腑傷損
五、神志失常
(一)意識障礙
(二)感知覺異常
(三)情感失度
(四)睡眠失常
(五)神志失常的病理特點和意義
六、內邪滋生
(一)內生“五邪”
(二)內生有形之邪
第三節 疾病的傳變與轉歸
一、疾病的傳變
(一)病位轉移
1.病邪出入(177) 2.病位移易(177)
(二)病性轉化
1.寒熱轉化(180) 2.虛實轉化(181)
二、疾病的轉歸
(一)痊癒
(二)死亡
(三)纏綿難愈
(四)留後遺症
三、疾病的復發
第八章 養生與防治原則
第一節 養生要則
一、順應自然,弛張有道
二、養性全神,最佳化氣質
三、慎事攝身 行為有序
四、堅持鍛鍊,強壯體魄
五、針對偏頗,食膳調補
第二節 “治未病”原則
一、未病注重防病
二、既病注重防變
第三節 治則
一、治療觀
(一)治病求本
(二)知常達變
(三)因勢利導
(四)以平為期
二、基本治則
(一)正治與反治
(二)治標與治本
(三)扶正與祛邪
(四)燮理陰陽
(五)調和氣血
(六)治理臟腑
(七)疏通經氣
(八)形神兼顧
(九)病證結合、證症相參
(十)因異制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