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地處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中心,緊傍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傳說中的通天河、古絲綢之路橫穿團場全景,形成了團場獨特的水利網路、自然資源和生態風光。全團地域橫跨新疆焉耆、博湖兩縣,為典型的中溫帶乾旱荒漠氣候,日照時長,熱量豐富,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的現代化農業發展優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
  • 地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中心
  • 建設時間:60餘年
  • 規模:中型團場
  • 全團總人口:1.5萬
  • 兵團產業:啤酒花產業 鵝產業
基本資料,發展體系,兵團產業,兵團事跡,

基本資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經過將近60年的開墾建設,這裡已經初步建成了水草豐美、綠洲沃野、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蘊含厚重歷史文化的“塞外江南”。團部天河鎮也已經初具規模,通訊網路、醫療教育、街區道路、辦公大樓、客運服務、人居小區等建築群拔地而起,成為二十七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整個團場的地緣區位也有明顯優勢,325省道、和庫高速公路、南疆鐵路橫穿天河鎮,距新疆第二大城市庫爾勒市40公里,距焉耆、博湖兩縣城不足10公里,距南疆最大的民航機場60公里,堪稱新疆南北疆交通樞紐的要塞和“咽喉”。
古絲綢之路營造了這裡厚重的歷史文化,屯墾戍邊之舉又創造了這裡燦爛的綠洲文化,兩種文化底蘊在這裡碰撞融合,譜寫了二十七團發展歷史上的特色篇章。60多年的屯墾戍邊歷史,造就了這個具有光榮傳統的老團場。二十七團的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軍步兵六師十七團炮兵直屬營,1952年2月整編為生產部隊,當年開始籌建畜牧場。1954年10月,為了祖國新疆的長期穩定和發展,在疆部隊,根據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關於在新疆組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這一千古之策的決定,新疆十萬官兵就地集體轉業,開始了“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具有偉大戰略歷史意義的“屯墾戍邊”壯麗事業。這支老部隊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二師種馬場和二十六團。從1956年起到1966年,國家團場先後從河北、山東、河南、甘肅、江蘇、四川、上海、東北等“五湖四海”匯聚了大批知識青年、支邊青壯年以及大批轉業復員軍人參加團場建設,並建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二師二十七團。在此期間,二十七團廣大幹軍墾戰士在亘古鹽鹼荒灘發揚“南泥灣”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品格,艱苦奮鬥,住地窩子,吃窩窩頭,風餐露宿,用一把坎土曼、一把鐮刀、一副籮筐,肩挑背扛,歷經幾十年,先後三代人,在鹽鹼地上開挖了數百公里的排灌系統,開墾了數萬畝耕地果園,也留下了許許多多感人肺腑的屯墾戍邊故事,寫下了艱苦環境中生存與發展的輝煌篇章。二十七團的老一代人感慨的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獻了青春獻子孫,獻了子孫獻終身。”就是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人生信念,堅守著無私奉獻的精神,一手拿鎬,一手拿槍,一邊生產,一邊保衛邊疆,一邊建設,一邊維護邊疆穩定,默默無聞的生存並耕耘在這片土地上,才使這裡有了生機勃勃、富饒美麗、溫馨快樂的新家園。

發展體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間,又一代二十七團人繼承老一代的光榮傳統,發揚老一代二十七團人特別能吃苦的奉獻精神,充分發掘團場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地緣優勢,積極開闢市場,全面掀起了建設屯墾戍邊新型團場、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建設高潮,不但在產業上形成了“啤酒花種植加工業、鵝養殖繁育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三大產業支柱,而且還在建設邊疆家園的過程中作出了積極努力,頑強的從地窩子、土坯房、土院牆、土道路、土環境中走了出來,建成了磚木結構的新住房和百花盛開、草木蔥蘢的新景觀。團部天河鎮還建成了與城鎮化、現代化生活水平同步的人居小區,形成了既有新疆少數民族風情、又有屯墾戍邊文化氛圍的團場新面貌新環境。
現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已成為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中型團場,全團總人口1.5萬,職工2453人,離退休人員2987人。團場土地總面積44.02萬畝,其中耕地5.8萬畝,山區草場28萬畝,林地面積1.2萬畝,林果面積0.23萬畝,住宅、交通用地1.88萬畝,水域3.31萬畝,未利用土地3.64萬畝。團轄農林牧副、工交建商、科教文衛等企事業單位20個。主要農業產品有啤酒花、番茄、辣椒、甜菜、小麥、打瓜籽、優質瓜果等。主要工業產品有糧食加工產品、啤酒花加工、番茄醬、油料及其他副食品加工等。主要畜禽產品有鵝及鵝系列加工產品、豬、羊、氂牛等。200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990萬元,職均工資性收入及承包收入18800元,人均庭院經濟純收入1180元,全年實現利潤417萬元。目前還是兵團級貧困團場。
在西部大開發的大環境中,最近幾年建設成果,已經成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起點新亮點。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他們瞄準市場,抓住機遇,先後提出了“十大工程”建設、“二十個抓”措施、“六個年”平台、“十字”要求、“八字”目標、“十六字”精神等工作體系,形成了全員抓經濟、科學抓規劃、制度抓建設、和諧抓發展的嶄新局面和工作格局,為全面推進團場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經濟社會各項建設事業上,二十七團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產業發展和社會事業發展上,凸顯了“第一產業提高單產求發展,第二產業盤活存量引進增量謀發展,第三產業政策引導多元投資拓發展,社會事業依託城鎮建設不斷進步求發展”的特點。在產業上,已經初步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紅(番茄、辣椒製品)、綠(生態農業產品)、白(鵝養殖及系列產品加工)、藍(以博斯騰湖為依託的旅遊業和湖畔特色產品開發)”的產業結構,顯現了比較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強盛的發展活力。

兵團產業

啤酒花產業—按照“標準化建園、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方針,已形成了“農戶+基地+企業+市場+品牌”的產業化模式。加工產品也以甲酸含量高、品質優良而聞名國內市場。“天湖”啤酒花已經被認證為“綠色食品”,並榮獲“中國名優品牌”、“新疆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天湖”商標也榮獲“新疆著名商標”。藉此優勢,二十七團正在促使啤酒花產業向醫學保健、化妝美容、精深加工方向推進,進行效益型、實力型、科技型開發建設。
鵝產業—按照“標準化繁育、飼草化養殖、區域化發展、多元化發展、現代化加工、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模式,積極推進鵝產業發展。目前,已經初步形成鵝孵化、養殖、銷售、疫病防治、品種研發、飼料加工、鵝羽絨加工、鵝產品加工等較完善的產業化體系,成為西北地區最大規模的鵝養殖基地。養殖規模已經突破30萬隻,建成繁育基地2個,“十二五”末,不但要在規模上翻番,而且還要在系列加工產品上有重大突破。
由此形成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農產品加工業整體的不斷發展與壯大,除了全團已經建成天湖鵝業、啤酒花顆粒加工、賽特色素、鵝羽絨廠、風鵝廠、醬菜加工、番茄醬廠、苯板廠等13家企業外,還依託啤酒花、辣椒、鵝產品等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進程,挖掘優勢農副產品資源的增值潛力。先後建成了3個工業園區,並以此為基礎,積極推進經濟方式和經濟結構的大調整大轉變,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親商、幫商、扶商、愛商的胸懷延伸招商、選商、引資鏈條,敞開懷抱迎接八方商客,全方位、多層次招商引資。
一二三產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帶動了團場生產生活環境的不斷改善。團場境內環境建設,與博斯騰湖的生態環境、鄰近縣鄉的新農村建設環境、附近城鎮的現代化建設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凸顯了“休閒旅遊型、文化城鎮型、民族風情型、生態人居型、真誠服務型、現代管理型、市場運作型”的發展優勢和潛力。這種現狀,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發展思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二五”期間,二十七團將進一步調優“三大產業”,利用團場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特色農業,並以團場特色農業為依託,重點發展以農產品加工為主流的新型工業,還要通過完善生產和生活性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招商引資發展團場工業,帶動團場三產產業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二十七團還將突出“三個重點”,實現“三大突破”:即突出發展鵝、啤酒花和農產品加工這三個重點產業,實現以農業產業化為主要特徵的農業現代化,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徵的新型工業化和團場城鎮化建設的三大突破。另外還要實施五大戰略:即項目帶動戰略、優勢資源轉化戰略、科教興農戰略、人才強團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積極提升“七個水平”,即:提升團場農業產業化水平、新型工業化水平、城鎮化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團場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社會安全穩定和文明水平。保障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7869.1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40000萬元,職均收入2.6萬元以上。力爭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幾十年來的發展與壯大,離不開國家領導人、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指導。早在1952年2月,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就發布整編命令,將駐新疆部隊整編為生產部隊,命令部隊擔負起了屯墾戍邊的神聖使命。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鄧小平、江澤民也對新疆兵團的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江澤民提出了“五個力量”的具體要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新疆兵團的建設更加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2006年9月親臨新疆及兵團視察工作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兵團更好地發揮推動改革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建設大軍作用,增進民族團結、確保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作用,鞏固西北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銅牆鐵壁作用。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8月考察新疆及兵團工作時,要求兵團要建設“三大基地”、發展“六大產業”。這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賦予兵團的新任務,是黨中央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為兵團制定的新的戰略部署,既體現了中央組建兵團的戰略意圖和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兵團作用的總體要求,又凝聚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兵團工作的更大重託。

兵團事跡

去年7月5日,烏魯木齊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同類事件中人員傷亡最多、財產損失最大、影響最惡劣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7·5”事件發生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堅持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工作意圖,全力以赴做好各項處置應對工作。此後胡錦濤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期間,專門針對兵團的神聖使命和現狀提出了“新疆兵團是戰鬥隊、工作隊、生產隊、宣傳隊”的原則要求。兵團各級黨政和廣大幹部職工民眾堅持以更好發揮“三大作用”,當好“四個隊”為己任,再次經受住了生與死、血與火的嚴峻考驗。
這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又對兵團的經濟社會發展路徑提出了要求,指出了走城鎮化建設、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道路。在這樣的大機遇面前,二十七團黨委將積極帶領全團廣大幹部職工以不斷改革開放的戰略眼光,以誠實誠信的精神狀態,以卓有成效的建設成果,全力打造生態團場、商機團場、投資團場、品牌團場、資本團場。立足團場地緣和氣候優勢,瞄準庫爾勒市半小時經濟圈、焉耆縣近郊的特殊區位,以改革創新之勇和大手筆之智,積極挺進建築業、房地產業和城鎮服務業,大膽開發,抓緊謀劃、儲備和建設一批以科教文衛等行業、產業、交通、城鎮建設、生態保護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目前,已經營運和貯備建設新項目68個,計畫總投資為124340萬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二師二十七團熱情歡迎兄弟省市企業、商客和社會各界朋友前去二十七團參觀考察,融資融智,參與建設,共享資源,共同開發,共謀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